教育实习过程非常态现象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态论文,对策论文,现象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02)02-0032-05
心理学认为,人在新奇、异常、挫折的情境下会产生复杂的内心体验。[1]师范教育实习通常是异地生活,新空间环境、新人际关系、教书育人新实践领域等物理环境的改变,造成实习生心理环境相应激变。因此,实习期间,师范生明显表现出种种非常态现象,实习管理部门或带队老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引导,妥善处理。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实习过程较易出现的非常态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一、生病和请假现象
实习生因潜意识对陌生环境的抗拒,生理上出现普遍不适应,生病现象是追随实习生活始终的一道独特风景,双休日请假成为普遍现象。
实习最初两周,生病现象最频繁。实习生最常犯的是感冒、食欲不振、肠胃炎、胃病、牙龈炎等疾病。咽喉冒烟十分普遍,实习生初上讲台,发音不善用技巧,班级学生数多,上完一堂课喉咙容易疲劳,声音沙哑,甚至声嘶力竭,课后保养不当、不及时,喉咙疼痛,声带紧张就不可避免,重者病变为咽喉炎。因为,“持续的环境刺激或剥夺”会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2],教育实习生离开母校外出,“持续的环境”被剥夺,又必须面对陌生环境,不适应突变的生活节奏,不习惯新的生活方式,饮食规律和口味也被迫改变,许多实习生因此产生心理性障碍。对实习景况的认识普遍不充分,许多细节问题如该带多少钱、该带哪些衣物都很茫然。譬如,离开母校时适逢气温较高,即使初春,许多实习生携带的净是晚春时节的衣服,寒潮回流,感冒必不可免。许多带队老师都有出借或替实习生借衣服的经历。加之,大学生活相对轻松舒适,实习食宿条件历来艰苦,“不良的工作环境使人容易产生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疲劳,甚至引起疾病。”[3]心理性障碍和短时期内急骤加重的实习任务导致病理性突发,实习生垮下生病便成平常事。对此,带队老师可以:(1)提前预防。实习前,向实习生阐明实习将面临的客观环境、可能遇到的麻烦情况,要求他们对教育工作的艰苦性、繁重性有充分的心理认知,有足够的物质准备,有备无患。(2)预备上述病例的对症药物,防患于未然。(3)实习阶段,强调饮食卫生,讲究生活规律,得病及时陪护治疗。
即使实习动员再三强调实习纪律规范条例,实习管理也一再重申“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制度,但周末请假现象仍然普遍。请假者选择的可能去向大致有三种:(1)生病回家。“病儿最娇”,他们多数期望回到亲人身边,得到生活的照顾和精神的安慰。(2)探望特殊意义的异性朋友。部分实习生不堪离别思念,“特别是在情绪状态(痛苦或是快乐)时,立即就会渴望他的朋友在身边”[4]紧张、疲劳的身心,期望在朋友那儿得到休憩放松。(3)“找工作”。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师范生也无法回避就业难题,有的实习生就以此为借口请假。带队教师必须具体分析这些特殊的请假理由,不能“一视同仁”开绿灯,否则,“找工作”可能成为实习生屡试不爽的最佳请假“通行证”。其实,生病与请假现象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实习生心理压力过大。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中,实习生对自己能力素质是否足以克服实习困难,心中无数,教育实习因此具备某种程度的威胁性,这就构成了压力。实习初期,实习生普遍反映“度日如年”。在短期性的压力下,“个性的生理反应是应急性的”,应急反应的两种形式之一是“逃离现场”。[5]因此,实习生希望通过请假,双休日暂时逃离紧张的实习环境,作心理调节,自我放松。对此,带队老师在把好“请假关”的同时,应该予以理解。日常生活细致关怀,热情帮助,生病成员倍加呵护,视病情轻重妥善安置。努力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安抚、鼓舞士气,激发团结互助精神,指导帮助实习生消除焦虑感、无助感、孤独感。双休日鼓励开展课外辅导、家访、拜访指导老师等活动,适当增加娱乐内容,如与实习学校老师进行文体比赛,举办舞会等,既调节生活,又增进了解。
生病、请假看似平常小事,但直接反映实习生身心健康问题,“忽以善小而不为”,实习管理应从细微处着手,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注意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保持与提高。实习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提高工作精神和实习效率。
二、被排斥心理和交往分寸感失度现象
实习生面对陌生人际的茫然,与指导老师关系处理上,突出地表现为被排斥心理、角色规范无意识逾越或交往中分寸感难以掌握。
1.被排斥心理。尽管实习学校大多数指导老师、班主任都能热情、友好、坦诚对待实习生,有的甚至表现出充分信任的态度。然而,“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情感基础”[6],而实习生与指导老师最初的关系,毕竟近似“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关系”,“彼此间不存在心理性联结”,实习仅仅为他们空间接近提供机缘,“在接近的条件下要想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互相接纳”还需要时间。[7]何况,部分指导老师由于性格、责任心过重等因素,对实习生不放心不接纳,不肯过多放手。实习生发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感慨,被排斥感相当强烈。这种心理感受,若不及时引导调节、协调消除,交往障碍随之产生,正常交往会显得微妙,心灵沟通变得困难。即使不经意的小细节,也会引起误会造成不快。带队老师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其一,要引导,即引导实习生分析面临的客观情形和主观交际焦虑,增强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引导,使他们明确,这份全新的人际关系尽管望而生畏,却无法敬而远之。只有直面现实,消除消极心理,增强主动性,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主动接近指导老师,“只有个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往来才能更容易实现认知上的相同、感情上的相容和行为上的近似,进而为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合作奋斗”[8]。实习内容、疑难多征询指导老师;课余时间,多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批作、下班级辅导、家访、打开水、办公室搞卫生等。(2)主动表露亲和情感,亲和情感“是人们之间友好相处的必要条件”,“交往和互动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9],与指导老师的友谊才会形成。如中文系的实习生实习前就给指导老师寄新年贺卡,逢三八节为女教师过节。(3)明确“以礼待人,尊重指导老师是大胆工作的前提”,请教时虚心好学,工作中谦逊有礼,礼仪因素“有利于沟通人们之间的情感心理,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10]。
其二,要帮助,即根据实习生具体表现、实际能力,在他们遇到实际问题时予以帮助,着手解决。遇上个别指导老师刁钻出难题,还应该帮助实习生出谋划策,指导他们如何巧妙应对、度过难关。比如,常见一种情况,实习生费尽千辛万苦备好的教案,试讲已顺利过关,偏在开课前一天,教案被指导老师否定,要求“全面调整教学环节和授课步骤”。对此,实习生往往会觉得前功尽弃,翻倒重来,不仅自己能力不及,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因而感到束手无策。此时,带队老师为实习生分忧解难责无旁贷。首先,要做好指导老师的工作,设法让指导老师对实习生讲一讲为什么要全面调整,如何调整。在领会指导老师意图后,调整课堂结构,而原来准备的内容尽可能采用。这样做,可以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总之,实习生言行没有过错、要求确实合理,就应该爱护帮助,鼓励他们消除顾虑、放手大胆开展工作。
其三,要沟通,即带队老师应担负中介人职责,起沟通协调作用。收集信息:定时召集实习组长会议,定期收集实习生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深入实习生活,及时准确掌握实习生信息;加强与指导老师联系,增进友谊,经常了解他们对实习生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评价或要求。反馈信息:及时将双方的信息委婉反馈给对方。增添“催化剂”:伺机适当向指导老师转达实习生的仰慕之心,对自尊心、荣誉感或个性较强的指导教师,尤其需要这样做。而对责任心重不肯放手的,带队老师只有投入双倍努力,做好双方工作,才能缓解生硬、紧张的人际氛围,让指导老师从心底接纳乃至悦纳实习生。以利于实习任务更顺畅地完成。
总之,带队老师应该在实习生与指导老师这“双边关系”问题上下苦功,发挥好“润滑剂”作用。
2.角色规范无意识逾越。“人际关系实际上是‘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之间的交往则是一种‘角色交往’的形式”,[11]在实习这一特殊的情形下,实习生承担“学生”和“教师”双重角色。实习生如何自我定位的问题,很值得注意。(1)信念中,实习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教师角色”,而“学生角色”意识却比较模糊。他们对自己第一次被唤作“老师”记忆深刻,这标志他们的角色和地位由学生开始向老师发生质变。多年“媳妇”终于熬成“婆”,他们惊喜、兴奋、陶醉。随着实习日程的推进,实习生这一质变心理日益强化明显,“学生角色”意念逐渐淡化。与指导老师“比肩而坐”,超出“学生”角色规范,“额外”介入指导老师“私人空间”,诸如对指导老师个人情况过分关注好奇,不识趣参与指导老师与同事间闲谈之类的教学外交流,对指导老师意见、建议不重视,不采纳,摆“资格”,给人“角色错位”的不良印象。(2)言行举止方面,双重角色容易混淆,自我身份定位不当,造成角色规范逾越或角色错位。学生跟前,与指导老师“主”“副”不分,工作中配合协助精神不够,为指导教师设身处地考虑得不多;管理学生时,热情有余、理智不足,温柔有余、刚劲不足,“学生气”过重,有的甚至跟学生称兄道弟,缺乏为师尊严。近年来,指导老师普遍反映实习生班级管理能力薄弱,此为根本原因。上述现象关键在于实习生未能充分认识自己“学生”兼“准老师”的双重角色,自我定位发生偏差、错失。结果,指导老师面前象“老师”,学生面前象“学生”,完全颠倒了双重角色规范。
对这个问题,带队老师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帮助解决:(1)要求实习生充分理解指导老师的苦衷。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实习客观上会给实习学校带来诸多不便。就班级管理而言,实习生大多以爱治班,用“怀柔政策”对付他们第一批学生,这与指导老师从严管理会形成巨大反差,加上实习生青春洋溢,朝气勃发,短期内,有些学生会更倾心实习老师,势必影响指导老师的权威感。就教学而言,实习生上课毕意是实习,教材内容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学生基础素质和年龄特点把握等不可能相当到位,势必影响相关内容的教学质量。这正是许多中学领导和教师不欢迎实习生的原因,认为短期实习往往扰乱“军心”。实习结束,留给指导老师的是教学补课和教育管理调整两大繁重工作。基于此,实习生每次开课或开展班级活动都应事先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不耻下问,虚心吸纳。对指导老师课后查漏补缺行为给予理解,并能从中检查自身差距。(2)强化实习生双重角色意识,要求区分场景,明确角色规范。指导老师跟前依然保持“学生本质”,以完成实习任务为天职。有指导老师在场开展工作时,注意分清角色“主”“次”。日常交往,注意细节处理。与某些异性指导老师相处,既得体大方、注意礼节,又自尊自爱、不失分寸,以免产生误解、错觉徒添烦恼;学生面前保持“教师尊严”,不一味“怀柔”,身手“太嫩”难树威信。对学生必须严慈相济,才能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分寸把握失度。分寸把握困难或失当,是实习生与指导老师呈“三角关系”时一个普遍突出的问题。教育实习由教学、班主任工作两大块构成,指导老师也有学科教学指导和班主任工作指导的区分,实习生如果遇到的指导老师一身兼此二任,是大幸。否则,短时间内处理好微妙的“三角关系”绝非轻易事。实习生如果疏忽其中微妙,可能给指导老师以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的印象,实习生本人因此会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十分烦恼,造成精神和时间无谓的耗损。我院97级有一学生,更偏向亲和班主任指导老师,学科指导老师因此不悦,结果“三角关系”相当僵硬。实习初,带队老师就应该指导实习生考虑此种人际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状态,交往中,要求他们正确掌握和运用沟通与相互作用的交往机制,注意距离和分寸把握,不偏不倚,尊重每一位指导老师,建立和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实习生若出现情感偏好,适时提醒,及时调控,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
综上所述,在实习生面临陌生人际“迷津”时,带队教师应该担当“引渡者”角色。“交往不但是青年社会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是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12]这就意味着,教育实习不仅是教育技能的学习,也是实习生社会化的一次锻炼,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起点。如何引导、帮助实习生走好“社会化”第一步,不仅影响实习成效,也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三、患得患失、情感脆弱现象
在全新的实践中,实习生十分关注他人对自己能力和表现的评价,看重实习成绩,成就动机强烈,但缺乏冷静理智的态度,容易患得患失、情感脆弱。“内部心理环境是否稳定、是否乐观和积极,将影响整个心理状态,左右行动”[13],影响他们应有水平的发挥。
实习生患得患失心态往往伴随实习始终。情感脆弱,易喜易怒,情绪波动大,稳定性差。上讲台局促不安捏把汗,下讲台等待反馈忐忑不安;开课成功喜形于色,开课失败即使稍有失误则叹气落泪。有些自我加压过重,处处跟其他同学较量,本想一试身手,谁知愈比愈紧张,以至寝食不安。有些心理素质原本就差,自我要求过于苛刻,“自我意识的提升”,结果反而影响了他们的实习成绩。[14]授课时连应有水平也发挥不出。有些备课努力,开课自信心也足,只因为课后没听到预期评价,就表现出沮丧劲儿,这种灰心丧气的心理暗示直到实习结束还不能驱除。分析原因有四:(1)“情绪与动机有关”[15],以动机为基础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就产生情绪。[16]对实习成果的关注,对自我知识、能力得以认可肯定的期盼,汇成实习生强劲的工作动力。为此,他们普遍吃苦耐劳,兢兢业业,虚心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然而,许多人付出的努力与所得评价不全成正比,开课成功,个体的动机“获得满足则快乐”,开课失败,动机未获满足而痛苦,甚至产生恐惧、沮丧等复杂情绪。[17]时喜时悲,情绪易不稳定。(2)估计不足。自我期望过高或缺乏相应自信心、把握度,对教育实习可能面临的困难,由于思想认识不充分、心理准备不充足等,极有可能给实习工作造成失误,自身期望与实际水平不对号,产生挫折感,心理健康基础下降,易闹情绪。(3)教育焦虑。“人们面对某种公开的行动时,会感到焦虑。”[18]教育实习行为的公开化,对实习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情绪易受刺激。(4)青年人好胜心强,好自我表现,青年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青年情绪的强烈性和不稳定性,情绪易失控。[19]对此,带队老师应该:(1)多运用表扬艺术,采用激励策略,对心理素质弱者尤其需要特别关照,他们的点滴闪光处都值得努力挖掘、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每增强一点自信都减少一点焦虑,这又导致下一次更自信”[20],从而调整好心态。(2)要求实习生学会情绪控制和自我心理调节。一个人如果“处在特殊的心境中,他的任何评价很可能根据错误的理由而产生偏见”,[21]因此,既要他们充分认知自身优势和劣势,如实自知,客观自评,又要冷静对待他人评价,打消自卑、气馁的心理。提高应付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理智地思考,心理状态才能达到控制自如的程度,从而挖掘潜力,发挥优势。(3)成绩确定尽量切近实习生实际。评价时,不以一课论成败,尽量多听几次课。评定时,不唯教学效果定成绩,而要全面考虑他们的个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学生反应、身心状况等综合因素。
四、旧人际关系激变现象
实习生大学阶段建立起来的原有人际关系,在新环境中会发生激变。这种激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男女生恋爱有增现象。在校期间,男女生由于公寓住宿分流管理,同班异性同学课外单独接触机会少;野炊、晚会等班级课外娱乐活动以集体行动居多,男女生一对一的相处机缘较少。实习期间,实习分组的随意性,男女生极有可能同组共事,合作中,由于双方“为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协调一致采取联合行动”,“从而导致亲密的人际关系的形成”。[22]在互相听课评课、切磋备课、互相协助管理班级等紧张充实的工作中,男女生距离拉近,陌生环境更强化了同窗友谊,友情迅速发展成爱情。尽管近几年,师范院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衡,但就历年实际看,同一班级实习生恋爱,短期急速滋长现象较为普遍。如果带队老师放任自流,实习生在教室办公室间形影不离过分亲昵,给正值懵懂年龄的中学生造成的影响将会十分恶劣,留给实习学校的印象也将极坏,这正是许多实习学校的大忌。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人们近年的隐患共识,实习生若不注意自身形象,无疑为早恋火势添柴加油,起负面导向作用。对此,带队老师必须以实习纪律管束制止,耐心开导,提醒他们一切以实习任务为重,理智把握特殊感情,一言一行符合师表风范。
2.同学之间的内讧嫉妒现象。竞争,是青年人的“一种思想特点,又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23],就业危机、素质教育对能力的强调重视,师范生竞争意识普遍增强,普遍严阵以待实习任务、看重实习成绩。实习使他们面临人际相互作用中两种基本形式:合作与竞争。原来的同窗好友变成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人际氛围大变。许多实习生只看到竞争“可能导致对立或冲突”[24],没看到竞争“也可以促进合作”;只看重竞争结果所区分出的优胜劣败的个人名次或顺序,不顾实习生群体形象的维护,内讧嫉妒现象产生。原本友好的同学关系笼罩上灰色阴影,给紧张热烈的实习生活制造不和谐音符。在同一组实习成员间,这种不协调关系最易发生,表现为彼此隐瞒班队活动计划,藏匿教案,为争得指导老师好感背着组员单独行动——下班级、请指导老师评点、帮助指导老师或班主任做额外工作等。互相提防,互不信任各自为阵,慢慢发展成互相拆台、扯皮,极端者最终互相攻击谩骂。带队教师应该尽早做好实习生思想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关键是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显然要胜过个人努力”,合作不仅“促进智力的发展”,“使能力较差者改进工作”,而且有助于“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凝聚力”[25]。实习日程中,每天定时组织实习生试讲、评课、开短会,提供参与集体讨论、发表个人见解的契机,让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消除狭隘自私,增进沟通,精诚团结,维护群体形象。
3.注目带队教师。人在旅途需要向心力、凝聚力,高师带队老师作为实习群体的领导者,掌握评定实习成绩的“生杀大权”,是实习阶段各种反馈信息、意见建议的聚扰点,起着领头雁作用。因此,实习生注目带队老师的一举一动,十分在意带队老师的评价,有时连评价措辞和语气都很敏感。比如,表扬某人时,措辞稍不留神,就可能“否定”了其他人,树起一个,打倒一片,适得其反。可以说,实习生的言行很大程度受带队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带队老师应该:(1)起表率作用。严于自律,身先士卒,与实习生生活趋于同步,同甘共苦。(2)观颜察色,当好实习生的“心理医生”。对他们因新环境、新角色、新任务引起的心理紧张和焦虑,应该洞察秋毫,善于体谅,及时引导调整放松。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实习前聘请心理学老师开设讲座,就实习阶段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现象作深入讲解,进行教师职业心理训练,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改善实习生的心理环境,使他们的心理生活健康、愉快、丰富多彩。(3)爱护实习生,给以安全感、归属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通过带队老师与实习生群体的交往,既可以满足实习生“个体的安全、归属、社交、尊重、工作成就等需要,又加强了群体的凝聚力”。[26](4)尊重每一位实习生人格,保护自尊,激发自信。(5)顾全大局,关注全面。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友爱氛围,促进实习生之间友谊,对每一位实习生,都不抱成见,平时褒贬奖惩、最终成绩评定,以实习生实际作为作依据,力求公平合理、公正民主。“一个群体领导人的管理作风对士气影响颇大”,凡领导者民主,群体士气都比较高昂;“一个士气高涨的群体,其成员间的凝聚力很强,而很少有彼此冲突、敌对的现象”。[27]“端平一碗水”,一视同仁方能使全体成员拧成一股绳,共同面对这陌生的一切。
标签:实习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