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不同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关键分析论文_沈梅,张小燕

沈梅 张小燕

(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湖北宜昌443002)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给予不同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分期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分期组给予不同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传统组和分期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分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2.3±23.4)分显著高于分期组(41.8±21.6)分,分期组的护理满意度43例(93.48%)显著高于传统组34例(73.91%)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对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给予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133-01

目前,临床上对于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而言,通过根据患者肢体Brunnstrom分期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和指导,进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1-3]。本次研究选择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患者,给予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确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和分期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6例,排除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其中,传统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9.12±12.38)岁;分期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59.84±12.56)岁。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并无明显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传统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开展常规的康复指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分期组给予不同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呈现正确体位,并且每间隔2h更换体位一次。于Brunnstrom1期,患者处于瘫软的肢体状态,加之偏瘫一侧的肱骨头处于关节囊外,此时,患者的肩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患肢的肌张力以及肌力同样薄弱,使得肩关节周围结构的强度大大降低,加之患者患肢本身的重力影响,将会增加肩关节半脱位的情况发生。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的肩胛骨处于正确位置,并且使得患者患侧卧位时患肢位于下方,并且指导患者患侧上肢向前伸展,与躯干之间的角度不得<90°,同时,前臂后旋,腕部被动后伸,进而使得肩胛骨内缘靠近患者胸壁,能够对于患者患侧进行刺激和牵拉,使得患者的痉挛症状得以减轻。健侧卧位时的患肢处于上方,并且使得躯干与床面保持90°,偏瘫一侧上肢由枕头支撑,并且上举100°左右,进而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有效预防水肿的发生;Brunnstrom2期时,则需要护理人员则需要指导患者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并且由健侧带动患侧举过头顶,进而使得患者肩关节得到充分伸展,同时,确保患者患侧肘关节伸直,最后将双侧上肢放置于腹部。在此期间,患者需要遵循动作缓慢、到位的原则,并且以并不影响肩关节力度为主;Brunnstrom3期,此时,需要以关节独立运动以及活动的协调性作为康复重点,因此,需要指导患者在日常活动当中进行自主训练,如:将患肢放置于桌面,进而减少患肢重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同时,还可以避免肩关节半脱位症状的加重。此外,指导患者患手则放置于胸前用于固定餐具,使用健手用餐。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传统组和分期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组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对

两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分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2.3±23.4)分显著高于分期组(41.8±21.6)分,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生几率,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血管阻塞导致血液难以流入大脑所致,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将会严重危害患者上肢功能的应用,在此期间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十分严重[4-6]。经过本次的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两组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分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2.3±23.4)分显著高于分期组(41.8±21.6)分,分期组的护理满意度43例(93.48%)显著高于传统组34例(73.91%)P<0.05表示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因此,通过采取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日常功能的恢复。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对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给予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肯定。

【参考文献】

[1]张兰香, 吴红琴, 王速敏. 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康复护理[J]. 江苏医药, 2016, 42(1):120-121.

[2]王盛, 顾昭华, 龚晨, et al. 新型手臂吊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 纠正作用及对转移能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8(2):122-125.

[3]余荣杰. 针刺结合肩吊带治疗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60例[J]. 浙江中医杂志, 2016, 51(1):54-54.

[4]张业贵, 李洪亮. 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4):186-187.

[5]孙茹, 刘春梅, 王影茹.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5):273-274.

[6]衣春娜, 毕朝晖, 王青芳, et al. 充气式与普通型肩吊带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比较[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3):332-334.

论文作者:沈梅,张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脑卒中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不同Brunnstrom分期康复护理关键分析论文_沈梅,张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