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课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社会及环境相联系。将科学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于他人交换意见,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纵观小学阶段的教材,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束缚,放开手脚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小学科学课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社会及环境相联系。将科学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于他人交换意见,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1 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的问题。
2 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实验探究。需要老师设计合理的研究计划。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单个学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教师将学生分组来完成。要注意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经过探究过程,学生要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或者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不同的学生或者团队可以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释或看法。他们要能够将自己的结论清楚地表达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在学生探究时,教师应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例如在种子发芽实验中,第一部分学生对种子发芽时需要的光进行控制,学生想了许多办法如:把几个种子放到箱子里用布盖好,加水时先把自己盖在箱子里在浇水,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加水时种子可以不被光线照到,另外的几个种子作为参照实验加相同的水,在裸露的阳光下为了保湿两组种子下面都用卫生纸垫底。实验证明两组都会发芽,但无光照的种子发芽快,所以得出结论:种子发芽不需光照。第二部分学生对种子发芽时的温度进行控制,学生把种子一组放在冰箱里、一组放在冰箱外。需要一提的是种子这时都加相同的水,用相同的布进行铺盖,实验证明: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快。第三部分学生对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水分进行了控制,这一部分条件比较容易满足,学生将种子分成四组。一种为没有用一点水的、一种为用了少许水的、一种为水分适量的、一种是将种子泡在水中的。实验证明:水分过多种子膨胀、不发芽或发芽慢,过少也不发芽,只有水分适量种子才会发芽生长。在学生发现了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得出了自己的实验数据和资料后,学生本身已在无意中将自然或实验观察的结果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超越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结果的新的理解。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通过组内讨论、班级汇报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收获表达出来。以便比较各自的研究结果,补充缺少的、修正错误的,使其对探究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在学生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有可能会产生出新的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再次进行探究实验,以便解决问题,为学生研究新问题提供机会。同时教师要注意调控问题,不要出现深究不放、过深、过广,而达到学生无法理解的程度。如:在种子发芽实验总结时,有的学生提出问题说,如果要将他们的种子继续种下去,应该怎样做呢?会长成什么样?可以和田里的植物一样么?我在这里及时引导学生就新问题继续实验。两周后,学生汇报了结果,大部分种子都死了。有一部分种子却长的很好。有十几厘米长。总结经验是因为种子在发芽后还需要许多条件。学生有的满足了它需要的条件,就长的很好。有的不满足,就渐渐枯死。
科学课的教学特点在于创新,思路在于探索,思维方式上要独具卓识,具有新的创见,做出新发现,实现新突破。科学教师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思维不能局限于一格之中,创新不需要天才,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不断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交流的机会。要张扬孩子们的独特内心世界和感受,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和约束学生,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灵感和偶然的现象。帮助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要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思考问题,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满快乐,在快乐中学在学中探究,有力的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科学课的教育目标也就圆满完成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红水镇西坝小学
论文作者:刘助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学生论文; 种子论文; 科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科学知识论文; 《教育研究》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