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得好吗?待在这里好吗?农民工子女教育比较_留守儿童论文

流动好?留守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民工论文,子女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农民工流动不可逆转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到底是应该选择跟随父母流动或是应该留守在家乡,哪个是理想的选择?两种选择在相对比较的情况下会有什么优势与劣势?这一问题目前在研究界还是模糊不清的。本研究立足于当前我国城乡结构与农民工流动的背景,利用社会学与教育学相关的社会化理论,对留守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结果进行总体分析与检验。

本研究所用调查数据来自2005年4~7月对浙江省三类地区的调查。所谓三类地区是依据浙江省统计局2004年9月2日公布的对全省11个设区市的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的结果,对城镇外来人口的“来源省份和地区”进行分类,第一类是受浙江直接辐射影响的邻近省份抽中安徽、江西;第二类是受浙江间接辐射影响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抽中河南、湖南;第三类是省内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抽中金华磐安县、丽水青田县。对三类来源省份和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进行多阶段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农民工子女,对农民工子女的客观评价部分由家长回答,共得到有效调查问卷516份,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296份,流动儿童220份。样本基本概况是:男性276人,占53.5%;女性240人,占46.5%;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及以下的有70人,占13.6%,1~2年的有102人,占19.8%;2~3年的有84人,占16.3%;3~5年有104人,占20.2%;6年及以上的有118人,占22.9%;38人未回答外出打工年限,占7.4%。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有198人,占38.4%;父母均外出的有318人,占61.6%。

一、教育社会化的比较

教育社会化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在考虑留守与流动儿童教育社会化的效果时,我们从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学习质量与水平、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四个方面,对流动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社会化结果进行比较——这四个指标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上述四个指标的操作化过程中,交作业晚或旷缺的次数代表学习习惯的培养,次数越多,得分越低;作业是否吃力代表学习质量与水平,做作业越感到吃力,得分越低;学习兴趣代表学习状态,学习兴趣越小,社会化得分越低;求知欲代表学习主动性,求知欲越弱,得分越低。每一单项指标的赋分均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为1~5分,此四项指标总分为20分,留守与流动儿童在此四项指标上所得分相加得该个案教育社会化维度的总分。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教育社会化的比较中,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学习习惯的培养情况、学习状态、学习主动性三个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只有学习质量与水平即做作业时的吃力程度差异显著。为什么前三个方面及教育社会化总体水平会无差异呢?我们分析发现,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留守的儿童占67.5%;流动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占6.5%;流动在民办民工子弟学校就学的占26.0%,这就是说流动出来的农民工子女是以民工子弟学校就学为主——他们事实上享受的不是城市教育,大多数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与农村的教育质量和水平不相上下,在儿童学习习惯与素质的培养上与真正的城市教育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流动儿童在民工子弟学校中所处的学习状态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学习状态也就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家庭生活社会化的比较

在现代变动的社会中,家庭关系及家庭形态发生了千变万化,但家庭关系仍然是最紧密最持久的纽带,对于儿童而言,家庭对其影响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取代的。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的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影响及指导,儿童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和行为规范。我们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化做一定的比较,具体内容包括横向家庭关系、纵向家庭关系、主观生活质量、生活独立性等。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生活社会化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纵向家庭关系、主观生活质量与生活独立性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对横向家庭的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社会化总体水平及主观生活质量差异的不显著,我们认为与农民工的总体社会地位及其生活方式有关。虽然农民工外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收入状况,尤其是对子女的流动提供了可能,但他们的收入水平不足以改变他们在整体社会结构中的农民地位,他们的身体在城市中劳动,但他们并不享受城市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当然,他们的子女仍然过着与在家乡没有本质区别的生活,他们与城市生活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身心健康社会化的比较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本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相对来讲业余生活不够丰富,尤其是本研究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测量对农民工子女来说还比较遥远,他们更多关心的是基本生存问题。所以我们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肌体健康社会化的比较,主要集中在运动锻炼情况、生病次数、身体素质评价、饮食习惯等等。

从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对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客观评价(生病次数)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所以总体的身心健康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有70.2%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有25.5%是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有4.3%是与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的。这说明留守儿童大多是处于一种隔代家庭的生活环境中。

为什么隔代家庭中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差呢?第一,就生理条件来讲,大多数留守老人抚养孙子孙女在力量上不堪重负,照看子女的子女时显得力不从心,加上耕种田地的辛苦,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抚养与照顾的质量与流动儿童在流动地父母的抚养与照顾质量相比,无论是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家庭气氛、亲子互动的频率与亲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而所有这些不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第二,就家庭代际关系来讲,不少老年人是在子女的“压迫”下抚养孙子孙女的,他们急切地想摆脱这一负担,但由于子女的“啃老”而不得不承担下来。如此被动地抚养,其对孩子照顾的质量及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第三,就儿童自身社会化的需求来讲,处于隔代家庭环境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祖辈的关系肯定比不上与父母间的亲子关系。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们大多有急切与父母见面的想法,这种急切既有物质上改善的需求,更有情感体验的需求;流动儿童由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亲子互动及家庭氛围往往比物质生活本身更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人际关系社会化的比较

人类交往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当代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技能。在社会和文化领域内,人际交往被看作是人们进行意义建构、文化分类、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在本文中是指儿童在性格上倾向于开放或是封闭,与家长、老师和同学交往的程度,与同学有矛盾时处理矛盾的方式,这既包括儿童的性格倾向,也包括其人际融合能力,还有解决矛盾和争端的能力。因此,对农民工子女进行人际交往社会化的比较分析,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将有更深入的理解。人际交往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的家庭成员交往、同辈群体交往、朋友数量、师生交往、人际关系需求与评价等。

从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交往态度方面两类儿童并无显著差异,在横向的同辈群体交往、纵向的师生交往、性格倾向等方面均是留守儿童优于流动儿童。在总体的人际关系社会化方面是留守儿童优于流动儿童。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受到社会排斥,而留守儿童没有这一因素。

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为流动儿童的同龄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留守儿童则不会遇到这一问题;流动儿童期望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网络——除了与其他流动儿童组成群体之外,他们也倾向与流入地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但是现实经济地位的差异使他们与流入地(本地)儿童之间的交往过程存在文化差异与冲突,城市儿童自身及其家长大多也会考虑到这一点而排斥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由于文化背景与经济条件无法融入到流入地同辈群体的生活当中,正常的社会人际关系难以建立。对于流动儿童而言,虽然身在城市,他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还是和他们有着相同经历的流动儿童建立有限的人际关系网络。由于城市儿童这一比较坐标的参照,大多流动儿童会在心理上对人际交往产生自卑与封闭的趋向。

五、知识面广度及他人评价的比较

鉴于研究目的,我们设计了客观评价指标以对比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社会化结果的情况,从日常生活常识到电脑知识的了解程度,从儿童的自我总体评价到家长与老师对儿童的总体发展评价,均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赋值。

110、119、120等常用的电话号码,对于孩子在遇到意外时的求助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对这些号码的认识和了解的比较中,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并无显著性差异。在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对电脑知识了解程度的比较中,流动儿童接触电脑和了解电脑的状况好于留守儿童。从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对自己知识面的自我评价来看,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留守儿童更加地趋于自信,而流动儿童更加趋于保守。在“比大多数同学窄很多”的选项中,有10.2%的流动儿童选择了该选项,而留守儿童为6.1%;而在“比大多数同学宽很多”的选项中,4.1%的留守儿童选择了该选项,而选择该项的流动儿童只有2.8%;在“彼此差不多”的选项中,有50.7%的留守儿童选择了该项,而选择该项的流动儿童为61.1%,大大高于留守儿童。

从T检验可以看出,从知识面广度到农民工子女的自我评价,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我们前面对流动儿童在流动地的教育社会化、物质生活质量等方面并不高于留守儿童的分析再次得到了证实。流动儿童的客观生存环境虽然比留守儿童有某些方面的改善,但就基本生活常识——这一社会化结果来看,流动儿童并未超出留守儿童的水平,身在城市但与城市儿童的知识广度还存在本质的差距。进而,流动儿童对自身社会化的评价与留守儿童无差异,也证实了在感觉上流动儿童并不是与城市儿童属于“同质群”,而是与留守儿童属于“同质群”。

六、小结与讨论

鉴于上述各项目的分析,我们对所有指标进行综合,五个维度综合成百分制的农民工子女社会化指标体系,用总社会化程度得分来比较两类儿童的社会化结果。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总体的社会化结果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社会化均值分高出留守儿童1.819个百分点,检验结果表明此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水平。具体到各个维度来看,智育社会化与生活社会化方面,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儿童优于流动儿童。为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关于教育社会化的无差异,我们认为流动农民工子女,在打工地是外来人口,不具备本地居民上学的制度条件,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是在民工子弟学校上学。由于民工子弟学校大多存在办学不够规范、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虽然暂时性地解决了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但实际上民工子弟学校与农村的学校相比,教学质量不具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在教育社会化上,流动儿童所受教育与留守儿童差异并不显著。

2.关于生活社会化差异的不显著,我们认为农民工子女无论是流动或是留守,他们都是底层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横向流动的地理位置并不足以改变他们的社会生活,这与他们不能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的道理相同,流动儿童并不能享受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所以流动出来的农民工子女在生活重量上与留守儿童并无显著的差别。

3.在身心健康方面,流动儿童由于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生活相对完整,亲子间的互动及父母的照顾使流动儿童在身心发育方面相对更健康,尤其是把子女带出来的农民工对其子女身心健康的评价更倾向于积极。

4.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留守儿童处于鸡犬相闻的熟人社会当中,从小就在邻里之间扎下了交往频繁的根,同辈群体均为熟悉的伙伴,老师可能就是邻居家的叔叔阿姨或伯父伯母,这给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带来了较强的正效应;而流动儿童大多是处于城市的异质文化群中,并且受到文化冲突与社会歧视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较差。

5.在知识面广度与客观评价方面,留守儿童相对处于一个信息闭塞的世界,而流动儿童的社会环境更为开放,信息流更大,接触面更广,无论是科技知识或是日常生活知识,流动儿童见过的甚至是尝试过的均高于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知识面较广,进而得到的评价也更高。

6.综合各个维度的总体社会化水平,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化优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既符合我们的研究假设判断,也符合青少年一代自身发展的需要,符合中国由目前的人口大国向未来的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趋势,符合中国社会转型期加快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促进城乡和谐的需要。国务院研究室2006年4月16日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表明,我国农民工正在发生三大转变: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流动向融入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农民工子女教育既是老一代农民工的关注焦点和稳定基点,也是下一代成长起来的农村劳动力真正实现三个转变的最佳途径。

标签:;  ;  ;  ;  ;  ;  

流得好吗?待在这里好吗?农民工子女教育比较_留守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