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_汪怡婕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_汪怡婕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以及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教学亦然。教学贵在实效,难在创新!一节精彩、成功的课,除教学理念新颖、课堂调控灵活机智外,必定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情感的有效发展,是语文教学本质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意识;精神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巧引妙导激趣,树立创新意识

  产生创造力的前提就是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只有树立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方法。因此,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等,选择适宜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例1:一位教师教学《蛇与庄稼》一文时,在板书课题之后,突然对学生发问:“你们怕蛇吗?”在大多数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之后,教师话题一转,又提出新问题:“今天要学的课文里却写到有个地方没有蛇,农民却要特意去外地买蛇养,这是什么原因呢?”质疑设问式的导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探求答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例2: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当学习“瓜”这个字时,有一学生举手说:“这个字与‘爪’很相似,不过‘瓜’下面的一点让我想到了一粒种子,所以就把它俩区分开了。”这时,我及时肯定了这个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在学习生字时,要多比较、找异同、巧记忆。后来在学习“己”与“已”、“坐”与“座”等生字时学生果然各抒已见,效果极佳。这样的引导,能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途径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空前活跃。创新意识得到极大的肯定和培养。

  二、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敢于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挑战,教学要有创新,教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要树立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意识;要树立标新立异的意识。只有在强烈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发挥创新才智。创新意识是一个人不愿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创新活动中,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时机,启动创新思维,产生创新方法。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敢于提问题的学生,要表扬,哪怕提的问题很简单,或根本无意义,教师都必须做到,根据情况认真作答;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对提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因势利导及时展开讨论。在老师创设的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培养,创新激情才能得到激发。有的学生的顾虑是很多的,总怕老师的责备、抱怨,同学的歧视、嘲笑。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他们一个轻松的空间让他们放飞心灵的翅膀。比如在教学《愉快的春游》一课时,首先,我们可以把孩子们带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让小朋友看看蓝天白云,摸摸大树,听听鸟鸣,观赏各种各样的花朵,使他们的精神和思维完全处于兴奋和放松的状态,没有丝毫的拘束感。并初步建立起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认识。

  三、灵活运用方法 , 营设高效课堂

  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1、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2、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3、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三为主”高效课堂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三为主”高效课堂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流程,学生在预习检查、班内交流汇报、达标检测中,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同、赞扬,学生觉得自己的思考结果得到认可,心中就无比高兴,就会有更高的思考欲望。

4、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

5、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否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对于能否自学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一个人的创新性个性品质,最主要的是要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精神状态及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对小学生来讲,虽然不必要求过高,但也应从小塑造与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综合运用课本中的创新素材,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材中,关于对历史人物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二是通过教师榜样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最具感召力,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性个性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三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还与一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教堂,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我们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要大胆改革,积极探索,要相信学生,只要给他们适当的环境,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就能异常活跃和丰富,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就能充分地得到发展。

论文作者:汪怡婕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_汪怡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