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电力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特别是基层供电所服务对象直接、复杂,任务艰巨。基层供电所作为服务、管理单位,提供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供电管理的能力关系重大。
关键词:基层;供电所;管理
1基层供电所管理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基层供电所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以往基层供电所管理中,由于智能化的缺乏,导致其管理效率不足。而借助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基层供电所管理中,使基层供电所管理的科学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就目前基层供电所管理的现状而言,“网格化”服务已经受到了管理者的普遍重视,并通过对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充分明确了基层供电所管理的责任主体,从根本上提高基层供电所管理员工能力和团队协调性。在日后基层用电所管理发展进程中,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对策。
2基层供电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1基层供电所建设不能满足基层民众需求
基层供电所一般处于乡镇,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供电所,在基础建设方面由于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较市、省级供电公司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电力服务还是用电管理都无法完全满足用户、企业的用电,比如电压不稳定、供电线路故障频繁等,对供电企业的企业形象有较大程度上的损害。
2.2基层供电所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能满足需求
基层供电所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供电所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当下,基层供电所管理人员的引入把关不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抑或是在人员培训方面重视不足,使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法持续提升,加之工作态度中对基层供电不重视,导致日常用电经常出现诸多问题,包括用电高峰期的停电,比如夏季,正是用电高峰期,而由于管理人员没有预见性地对用电情况进行摸排,从而导致电压不稳,甚至频繁停电的事故。基层供电管理人员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思想上不能顾全大局,阻碍了基层供电管理的规范性。
2.3基层供电所供电相关业务管理不成体系
正如前文所提,人员素质不高就会导致供电业务不规范,首先是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业务和管理制度、流程,存在着“依经验办事,靠旧方法解决问题”的现象。其次是责任主体不明确,在管理过程中对责任的划分十分模糊,没有形成明确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从而导致管理混乱,经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再者就是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机制,致使基层供电所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管理模式拘泥于传统框架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受到限制。这都对基层民众的用电需求、供电所的服务质量形成一定制约。
2.4基层供电所供电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基层民众用电安全识别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基层供电所加强供电安全的建设与事故预防。目前,基层供电所供电安全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供电安全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要求,以输电电线杆为例,电线杆比较贴近生活区,甚至紧靠居民家庭,埋入地下的拉线就成为安全隐患,甚至出现过拉线伤人事故,导致死亡。二是家庭用电的漏电保护设施还没有普及,使得电压不稳定时容易引发居民家庭火灾。三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对于违章操作在思想上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按照制度文件进行规范操作,安全员履职尽责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规范基层供电所管理的具体对策研究
3.1加强对供电所“网格化”服务的重视
在规范基层供电所管理时,需要充分加强对基层供电所“网格化”服务的重视。通常情况下,在基层用电所管理过程中,实施“网格化”服务,可以在丰富基层供电所服务内涵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效能。借助“网格化”服务,可以使基层供电所员工的服务,更加贴近客户的生活。根据对客户用电情况及需求的了解,充当用电客户服务员;根据对用电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充当安全用电宣传员;根据对电能源需求及可持续发展现状的了解,充当节约用电指导员。由此,借助“网格化”服务,可以从比较全面的角度上,实现对基层用电所的管理。随着近年来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基层供电所在管理过程中也不断改革与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逐步广泛应用。在应用“网格化”服务管理时,因地制宜的对该地区的供电所组织构架和人员进行重新分配,按照供电区域的实际情况,成立了运维组、采集组和营销组,完成了对生产经营和优质服务的合理分配。
3.2进一步明确基层供电所管理的责任主体
在对基层供电所管理加以规范时,结合基层供电所的实际发展情况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部分基层供电所在管理中存在职责不明的现象。因此,可以结合基层供电所的实际发展情况和人员构成,加强对供电所的智能化管理,对供电所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加以划分,将职责下达到个人。一方面,借助计算机,对供电所的管理现状加以掌握,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从智能化与合理化角度出发,将岗位分配标准和职责所属权限进行合理的划分,并要求供电所员工严格遵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基层供电所要根据管理制度,对员工的责任进行详细、严格的划分,充分解决责任不明确的问题。比如某基层供电所,通过计算机对内部人才需求的调查,了解到总共需要管理人员人6名,配电维护5名,一般岗位员工9名。该供电所在对上述员工进行管理时,依据其该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对各员工的岗位进行分配。同时,在合理分配员工的岗位后,依据岗位进一步划分各自的职能和责任,明确供电所1名,班长3名等。有职位的员工可以对其他常规员工进行工作指导,对所员工开展管理制度和还指责的培训,在明确基本员工作内容和职责基础上,实现对供电所员工责任的明确划分。
3.3提高基层供电所管理员工能力和团队协调性
从某种角度而言,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调性,对于单位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当前基层供电所存在的员工能力和协调性不强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团队协调性,是尤为必要的。一般来说,可以通过重视员工招聘,促进员工合作的方式,提高员工能力和团队协调性。在对基层供电所员工进行招聘时,需要借助智能化计算机,对供电所员工的人才需求情况加以分析。要充分了解应聘者的学历及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实现对应聘者的综合考察。同时,要关注供电所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从根本上保障其专业性。此外,在促进员工合作时,可以通过成立小组的方式,实现对各种不同专业团队的建设,从而提高团队小组的整体合作力。
4结论
在现阶段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基层供电所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针对此现象,本文分析和探讨了规范基层供电所管理对策,主要从加强对供电所“网格化”服务的重视、进一步明确基层供电所管理的责任主体、提高基层供电所管理员工能力和团队协调性方面,展开研究。期望通过本文关于基层供电所管理规范相关内容的探讨,为日后促进基层供电所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蔡新蕾.基层供电所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7(31):144+149.
[2]廖建斌.规范基层供电所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0):111-112.
[3]张琪.基层供电所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农电管理,2017(10):40-41.
[4]张华.基层供电所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2):312-313
论文作者:李沛洪1,杨迪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供电所论文; 基层论文; 员工论文; 网格论文; 能力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责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