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服务贸易 开拓就业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国务院[1](2021)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发[2021]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23日"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国务院[2](2021)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发[2021] 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8月23日"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张婷[3](2021)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旭文[4](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2021)在《关于杭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文中认为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杭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杭州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进"六新"建设,
武汉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6](2021)在《武汉总结2020服务外包:疫后重振势良好 产业发展超预期》文中指出2020年,面对疫情,武汉市扎实开展防疫保供工作,坚定不移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恢复态势良好,主要发展指标好于预期,市场信心和活力明显增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商务部、湖北省商务厅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武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开展防疫保供与复工复产工作,坚定不移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目前,武汉市服务外包产业恢复态势良好,主要发展指标好于预期,市场信心和活力明显增强。
李华林[7](2020)在《服务外包高端增值业务日益扩大》文中研究指明服务外包逆势上扬,不仅是生产性服务出口的主要实现途径,更成为疫情下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稳定、可持续发展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服务外包快速发展,在稳外贸、稳就业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服务外包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专家认为,加速数字化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是打开新局面的重要思路。
李俊杰,郭言歌[8](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地区服务业呈现"分量重、效应强、增速快"特征,但起步晚,基础弱,抗风险能力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优化民族地区服务业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运转,重创旅游业全产业链,创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机遇,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基于疫情影响,提出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对策:传统基建与新型基建合力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内部危机管理与外部政策支持纾解服务业企业困境,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实现服务业价值链延伸和风险分担,提高服务业人力资源质量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迟明园[9](2019)在《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和生态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由于一些资料难于获取,所以本文中对于东北地区的研究范围只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由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多依赖重工业发展经济,加上体制机制存在弊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相比缺乏活力,动能不足。特别是服务贸易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发展水平低,活力不够。近几年,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2016年,东北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为15.7万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21%,服务进出口额为8019.7亿元,占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3.3%,从而也带动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当前在我国外贸步入新常态、货物贸易负增长的背景下,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可以引领我国外贸整体的转型升级。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的正面影响,有利于东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研究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究东北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笔者首先尝试运用泰尔指数对东北地区服务贸易特征进行梳理并进行差异性分析,提出问题;然后用实证研究方法对东北地区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就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得出主要结论:1.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存在明显问题;2.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经济增长;3.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对就业呈正向影响;4.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有利于产业关联性的加强;5.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最后,对东北地区服务贸易推动经济增长、就业以及产业关联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叙述了研究背景,进而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系统的梳理和归类。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归类与评述。最后,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等进行简要说明,提出本文的理论研究思路与框架。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部分,对本文中涉及到服务贸易基本概念、服务贸易理论基础进行总结与概括,为以后各章的分析研究打好基础。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部分,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建立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服务贸易对就业、服务贸易对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阐述服务贸易对三者的作用机制。研究东北地区服务贸易的特征与问题部分,首先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服务贸易特征进行阐述;然后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服务贸易、就业、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五个方面差异性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部分,在对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说明、变量定义和数据采集,运用模型实证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业的影响以及产业关联性的影响。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对策建议部分,结合了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前文的实证和分析研究结果,从经济增长、就业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对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笔者阐述论文的结论,指出文中的不足,并对以后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尹伟杰[10](2016)在《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发达国家服务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贸易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很多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部门已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的的主要源泉。中国劳动力总量大,面临的就业压力也大,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经济的关注点。随着服务贸易不断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影响日渐突出。因此,研究探讨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等理论,在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和就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贸易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贸易的规模呈快速扩大趋势,占服务贸易总体的比重高,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竞争力水平低,贸易结构逐渐趋于优化;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支柱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但同时,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放缓,吸纳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在缩小;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快,占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不断上升,但相对较小,总体就业吸纳能力还没充分发挥,就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改善;另外,生产性服务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在发展变化上具有同步协调性,两者总体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相似。因果关系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及出口、进口额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均存在影响联系,均是引起其就业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回归分析表明,生产性服务出口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有促进效应,生产性服务进口对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具有替代效应,且出口就业效应大于进口就业效应,说明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能促进就业增加。据此,提出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促进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形成生产服务贸易发展坚实基础;制定合适战略规划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条件地开放生产性服务市场;提升劳动力资源素质,加强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发展服务贸易 开拓就业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服务贸易 开拓就业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4)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关于杭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三、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
(一)农林水项目 |
(二)交通能源项目 |
(三)工业项目 |
(四)社会发展项目 |
(五)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
(六)现代服务业及其他项目 |
四、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
(6)武汉总结2020服务外包:疫后重振势良好 产业发展超预期(论文提纲范文)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
1.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执行额增长超预期 |
2.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端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
3.主体培育加快推进,活力持续增强 |
4.贸易伙伴更趋多元,“一带一路”市场发展动力强劲 |
5.新兴就业形态扩展就业空间,稳定大学生就业作用明显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
1.统筹完善服务外包管理体制 |
2.持续健全服务外包政策体系 |
3.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
4.巩固培育服务外包市场主体和载体 |
5.充分发挥贸易促进活动平台作用 |
6.着力提升人才支撑引育水平 |
7.切实优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 |
2021年新打算 |
1.全面推进服贸创新试点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
2.推动重点领域提档升级 |
3.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
4.组织做好统计数据报送 |
5.加强服务外包园区建设 |
6.谋划重点贸易促进活动 |
(7)服务外包高端增值业务日益扩大(论文提纲范文)
规模水平显着提升 |
助力升级带动就业 |
新形势需要新思路 |
(8)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研究现状 |
1.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研究。 |
2.服务业风险防范研究。 |
二、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
1.民族地区三产结构。 |
2.民族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 |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民族地区服务业的影响 |
1.干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正常运转。 |
2.重创旅游业全产业链。 |
3.创造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机遇。 |
4.倒逼加强教育、医疗等领域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 |
四、优化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民族地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
1.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
2.强化内部危机管理,加大外部政策支持,纾解服务业企业发展困境。 |
3.拓宽发展空间,实现价值链延伸和风险分担。 |
4.提高服务业人力资源质量,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冲击。 |
(9)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服务贸易相关研究综述 |
一、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
二、服务贸易与就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
三、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服务贸易内涵 |
二、区域经济发展内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比较优势理论 |
二、要素禀赋理论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四、新贸易理论 |
第三章 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一、服务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二、服务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 |
第二节 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机理 |
一、国际贸易的就业效应理论 |
二、服务贸易影响就业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理 |
一、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效应分析 |
二、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四章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一、辽宁省服务贸易特征 |
二、吉林省服务贸易特征 |
三、黑龙江省服务贸易特征 |
第二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
一、服务贸易差异 |
二、经济增长差异 |
三、就业差异 |
四、产业结构差异 |
五、社会文化差异 |
第三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作用中存在问题 |
一、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较低 |
二、就业质量较低 |
三、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不足 |
四、服务贸易产业缺乏关联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一、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二、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
一、服务贸易就业影响的界定 |
二、服务贸易就业影响的模型构建 |
三、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就业的实证分析 |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产业关联的影响研究 |
一、服务贸易与产业关联性理论及现状 |
二、东北地区的服务贸易的产业关联影响实证分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一、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度 |
二、均衡就业 |
三、优化产业关联性 |
四、加强发展多元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服务贸易部门 |
第二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一、拓展工业旅游服务贸易 |
二、注重环境保护服务贸易 |
三、妥善实施生产性服务外包 |
四、鼓励并支持发展租赁贸易 |
五、加大产业关联性较强部门发展力度,侧重于高影响力系数行业 |
第三节 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发展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出口贸易就业创造的影响 |
二、降低进口贸易就业转移的影响 |
三、积极开发新兴市场 |
四、注重人力资本培养和储备 |
五、调整好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生产性服务贸易分类 |
2.2 文献综述 |
2.2.1 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 |
2.2.2 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 |
2.2.3 文献评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比较优势理论与服务贸易 |
2.3.2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与就业 |
2.3.3 劳动力需求弹性理论与就业 |
3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就业现状 |
3.1 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特征 |
3.1.1 总体发展特征 |
3.1.2 行业结构特征 |
3.2 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
3.2.1 服务业就业现状 |
3.2.2 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现状 |
3.3 小结 |
4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
4.1 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就业的因果关系 |
4.1.1 检验方法与变量说明 |
4.1.2 检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4.2 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 |
4.2.1 模型构建 |
4.2.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4.2.3 回归变量检验 |
4.2.4 回归模型选择与分析 |
4.3 小结 |
5 讨论与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发展服务贸易 开拓就业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6)
- [2]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西宁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8)
- [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D]. 张婷.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4]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关于杭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J].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S1)
- [6]武汉总结2020服务外包:疫后重振势良好 产业发展超预期[J]. 武汉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 服务外包, 2021(02)
- [7]服务外包高端增值业务日益扩大[J]. 李华林. 服务外包, 2020(08)
- [8]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J]. 李俊杰,郭言歌.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东北地区服务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迟明园.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D]. 尹伟杰.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