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浅析论文_王凤平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浅析论文_王凤平

(南部县定水中学 南部 637300)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音乐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品评,从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

【关键词】:中学音乐 鉴赏 审美 课堂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音乐在社会的发展中得到创新、传承是每位音乐老师的梦想。中学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为主。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世界感受优美的艺术形式、感受艺术的魅力、感受艺术的熏陶、感受音乐之美、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听觉盛宴。

一、备课充分、提高质量

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熟知音乐乐理知识,具有一定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由于音乐鉴赏课涉及大量中西方各国音乐历史背景与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做到广通音乐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融会贯通,运用起来可信手拈来。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鉴赏经验是教师备课的基础,只有教师为课程做足了准备,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内容中点,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控各个教学环节、更好地驾驭音乐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前积累素材,充分备课,有助于教师避免在课堂中因专业术语不熟而导致的表达不准确、回答不恰当、讲课不专业等问题。若教师仅仅凭借教学经验来上课,就会使教师在课堂上的表述不够严谨、过于随意,从而使学生怀疑教师的专业性,进而影响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二、提升学生兴趣

(一)巧设课堂开场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设置有新意的开场,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对此节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音乐历史、情景表演、乐器演奏、声唱表演、播放音乐剧、放映音乐类的影视作品等等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发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兴趣。

(二)巧用乐器

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利用钢琴、三角铁、竹笛等乐器,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现场演奏歌曲。或者组织学生进行一起演奏简单的曲目,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播放录音让学生熟悉歌曲节奏、旋律;然后分配乐器给自愿展示的学生(通常使用三角铁、沙锤、碰铃、腕铃等容易操作的乐器),可提前板书写明在音乐哪一小节,需要学生奏响某某乐器,并教给学生演奏时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方法;最后组织学生花少量的时间练习后进行演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到演奏中来,必然能够使学生积极融入到音乐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巧用流行乐

单纯地运用教材进行授课,会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如今,中学生大多都偏好流行乐,并且喜欢唱流行乐曲,所以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流行音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选择曲目时,可选择反映社会现实、旋律振奋人心、歌词积极向上的作品供学生欣赏。例如:受广大学生喜爱的歌星周杰伦的《青花瓷》,可以引导学生鉴赏其优美的歌词旋律;当下十分流行的《小苹果》等作品,可以让学生鉴赏分析其独特的节奏特点;可以让学生鉴赏其积极向上的歌词内容……流行音乐的出现可以激发学生的演唱欲望和表演欲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

(四)巧用多媒体

由于音乐鉴赏课所涉及的知识较多、其覆盖面较为广泛,所以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声像资料。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在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多媒体设备的辅助,教师需要借助课件PPT来向学生展示音乐资料。但是,如果课堂上教师仅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课本教材上的音乐资料,按照书本内容给学生介绍作品创作背景、音乐特点、音乐知识,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只会照本宣科、音乐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大失所望,进而丧失对音乐课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备制精美的课件,在课件中合理穿插图片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吸引学生的目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还可以适当为学生播放音乐剧、英语电影等,让学生在获得视听享受的同时鉴赏音乐,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音乐鉴赏课达到更好地效果。

三、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一)了解音乐背景知识

要想鉴赏音乐作品,了解该作品的作者经历、创作背景、时代背景等是必需地步骤。倘若学生对作者在什么时代、在什么历史环境创作出该音乐作品,作者为何要创作这样的作品,该作品的风格流派是什么,创作风格是什么等诸多问题都是一知半解的话,何谈鉴赏。例如:迈克杰克逊的《We Are The World》就是以1985年非洲的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多个国家严重干旱、上亿人受到饥饿的威胁,数百万人死于饥荒为创作背景,呼吁美国众多当红歌手一起录制该单曲并进行义卖,将义卖所得全数捐献给非洲饥民,营救非洲人们于水火,感人涕下。在演唱过程中,采用合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让人不觉单调乏味,却体会到一种意境得以升华、心灵得以洗净的感觉。整个作品气势恢宏,极具号召力,唤起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善良、无私与大爱,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希望——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当他们陷入苦难、无法自拔之时,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用无私大爱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二)了解乐理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专业地品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感性地评判音乐作品时,能够发现作品中对音乐知识的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传授学生一定的乐理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乐理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变化、旋律变化、速度变化、节拍转换等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作品。

(三)多听音乐

听音乐是鉴赏音乐的基础必备环节。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可以体会音乐作品的节奏变化、旋律跳动,甚至感受表演者的情绪变化。但是学生在初听歌曲时,并不能做到这些,只能单纯地感知旋律是否悦耳,当学生在经过大量的音乐作品的熏陶之后,必然会逐步感受到作品中节奏、音色、旋律、意境、情感的变化。

(四)增强文化修养

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者自身文化艺修养的高低。一曲好的音乐作品往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都是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情感,只有当鉴赏者的艺术文化修养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在音乐作品中体会到更多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总之,音乐鉴赏是学习音乐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传授学生鉴赏音乐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的美。

论文作者:王凤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8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如何上好中学音乐鉴赏课浅析论文_王凤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