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理念愈加重视,绿色生态建筑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逐渐在建筑工程行业崭露头角,随着时间推移,绿色生态建筑因其吻合当代绿色理念价值观,所以日渐深入人心。这种可以有效避免能源浪费的绿色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害物质的排放,还可以从建筑工程方面有效缓解目前紧张的生态局势。为了建设这种绿色生态建筑,绿色生态的建筑设计必不可少,只有在建筑工程建设设计中融入绿色生态理念,才能使建筑物可以具备一定的绿色环保作用,进而为建筑与生态互生共存奠定基础,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生态建筑
一、绿色生态建筑原则
(一)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统一和谐
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一定要明确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原则,而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中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的统一、和谐。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建筑物外围的生态环境,要以每一个建筑物外围的生态个体为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因素。这种建筑物外围的生态包括了可以看见的环境,如山、水等,同时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却能感受到的,如人文、文化等,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与其共存、互生。
(二)实现环保节约理念
自我国改革发展以来,建筑工程行业的高速发展不可避免的会浪费到大量的资源,对于那些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更是如此。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对资源造成太多不必要的浪费外,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一大生态问题。因此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秉承着环保节约的原则,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合理节约现有建筑材料使用量,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可再生产、可回收利用的原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用到的主要材料。
(三)实现整体性与综合性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思想要结合好整体性、综合性原则,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强调的是建筑物内在能与建筑物外在相互融合。因此,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相应的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要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立体融合,将建筑物融入到建筑物的外围环境。在这种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原则中,相应的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不能光考虑一项建筑设计效果,也不能考虑到什么设计就直接加入某样设计,而要综合注重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防止某一绿色生态建筑分项分部工程设计过于突出。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近现代时,西方相关的绿色生态建筑研究学者就对绿色生态建筑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就陆陆续续有相关的国内绿色生态建筑学者提出了绿色生态建筑概论。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问题愈来愈重视,国家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总体发展战略后,我国相关建筑工程领域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关注度持续增高。但要将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概论转换为实际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实践成果还比较艰难。对此,针对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存在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一)技术实施经济成本过高,技术发展青涩
尽管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正以一种全新的浪潮席卷到建筑工程行业中,但现在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所用到的高新绿色生态技术和高新绿色生态材料,往往需要建筑工程企业为此付出比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材料还要高昂的经济代价。这样需要付出高昂经济代价的现状,违背了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初衷,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利益。
除此之外,相关的高新绿色生态技术和高新绿色生态材料还存在着发展不过成熟的问题,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概论转换为实际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实践成果比较艰难,其中正是有高新绿色生态技术和高新绿色生态材料的实践不够全面,缺乏科学实践。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在一定程度上要按相应的地势、环境特点等因素,采用不同的高新绿色生态技术和高新绿色生态材料,但是,目前的高新绿色生态技术和高新绿色生态材料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二)国外案例缺乏典型案例
西方发达国家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技术起步较早,相对于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案例。但是,这种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对我国大部分的地形、气候等都不太适宜,而且我国在五千年来形成的特有地域文化、人文精神更是和国外的实际去看有着天壤之别。而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理念中强调的是因地制宜,西方发达国家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研究并不能很好的在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有效运用。
目前,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案例不是特别的完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想要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参考相关的案例时,会很难找到典型性案例。正如前文所说,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有相应的地势、环境特点等因素,因此尽管我国有一定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案例,但是还远远不够。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相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还过于稚嫩,主要是因为我国对相应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研究起步较晚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努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技术,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技术脚步。
三、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一)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场地规划
因地制宜是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的核心,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前,对建筑工程场地规划作业中,要以每一个建筑物外围的生态、场地做为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因素。这种建筑物外围的生态、场地包括了可以看见的环境,如山、水等,同时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却能感受到的,如人文、文化等,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要考虑到建筑物与其共存、互生。在充分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场地进行采集后,通过合理有效的节度,将其运用到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来,使建筑物与自然生态共存、互生。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场地规划要考虑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地形和地貌。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场地规划前,要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地形和地貌进行有效的勘测,对应有效的勘测结果,使建筑物能够建在最适宜的地方。这种建筑物最终坐落的最适宜的地方,是指能够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能够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统一和谐、能够实现环保节约理念以及能够实现整体性与综合性的最为平衡的地方。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要针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地形和地貌的实际因素,依照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地形和地貌找到“最适宜的地方”,进行相关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图1为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最适宜的地方。
图1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最适宜的地方
(二)绿色生态建筑工程造型方案
即便是在强调因地制宜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依然始终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到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来,因此,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提是,要为建筑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的本质,就是掌控建筑物、生态、人这三者将的平衡。因此对于绿色生态建筑工程造型方案应该保障好建筑物的质量,使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外形美观,更重要的是要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体现出地域文化,结合地形环境。要想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造型方案能够得以有效落实,就一定要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造型进行一个综合性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
西方发达国家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技术起步较早,相对于我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设计案例。英国伦敦市政厅的外轮廓与内部工程造型(见图2)就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建筑体型系数,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将建筑体型系数概念融入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造型方案中,在没有影响到人们日常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提升了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的造型方案设计。在英国伦敦市政厅的外轮廓与内部工程造型中,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基于英国伦敦的气候,以建筑物坐落的地形环境,在充分考虑到绿色节约等综合性因素后,对英国伦敦市政厅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造型方案采取了不规则球体设计。
图2 英国伦敦市政厅的外轮廓与内部工程造型
之所以采用这种独特的设计,相关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正是合理运用了建筑体型系数概念,使英国伦敦市政厅造型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这样可以使英国伦敦市政厅在正式投入使用时降低调节室内温度时所用到的消耗,实现了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理念。
(三)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应用
要做好绿色生态建筑工程,就要对绿色生态建筑工程与绿化能够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使得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要在建筑工程空间上多下功夫,将绿色生态能够有效的在建筑工程空间中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展示。为此,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以下几种建筑工程空间,使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能与绿化完美应用。
1、建筑工程中庭空间。中庭的设置在最近的建筑工程行业中受大多数人追捧,广大建筑使用者也对这种建筑室内空间布置形式感到满意。这也是不无道理的,建筑工程中的中庭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一个缓冲区,而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应用也可以在建筑工程中庭空间内得到有效的展示,在美观的同时,有利于建筑物本身的通风等。图3 为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在建筑工程中庭空间的应用。
图3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在建筑工程中庭空间的应用
2、建筑工程立体空间。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对于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应用形式可以体现在建筑立体空间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在建筑物的过道、外墙等空间中,都可以将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设计发挥得淋漓尽致。图4 为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在建筑工程立体空间应用示意图。
图4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绿化在建筑工程立体空间应用示意图
总结
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研究可以有效避免能源浪费的绿色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害物质的排放,还可以从建筑工程方面有效缓解目前紧张的生态局势。在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要着重强调建筑物外围的生态环境,要以每一个建筑物外围的生态个体为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因素。同时,要始终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穿到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设计中来,要为建筑使用者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柳丽.绿色建筑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措施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7
论文作者:黄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绿色生态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我国论文; 生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