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理论论文,课程体系论文,思想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7)02-0005-07

本文试图从近2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化的视角,对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作出一些新的探索。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文分析基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主要有三次。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1985年至1987年间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课程体系(简称为“85方案”);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酝酿,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直接指导下,1998年经党中央研究同意的课程体系(简称为“98方案”);从新世纪初开始探讨,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的课程体系,即2005年经党中央批准提出的最新的课程体系(简称为“05方案”)。

一、从“85方案”到“98方案”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

在1978年拨乱反正过程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问题就提出来了。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征求意见稿就提出:高校开设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为四门,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之外,提出了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问题。教育部在1984年9月12日发布的有关文件中就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开始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并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基本构架。

1985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文件。该文件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改革的要求。引人注意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本构架的说明中,鲜明地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和“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的要求,突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路。这是“8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出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在紧接着的贯彻“85方案”的过程中,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87年3月和10月分别发布文件,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的课程设置作出部署,正式提出“85方案”的具体课程内容。这就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文科开设)。

思想教育课程:“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

1995年,在“85方案”提出十年之际,正值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之时,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该文件首次以“两课”称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置于一体。“两课”不只是一种简称,而是对这两类课程的统一性的简洁表述,它的内涵和我们现在称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涵是同一的。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两课”教学及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强调“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这实质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根本要求。这是“85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85方案”实施的十年,不仅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而且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1996年,以加强高校“两课”建设为主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正式设立。199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到长足发展,无论在学科点数量增加和学科合理布局上,还是在学科内涵的完善和拓展上,颇有建树。这一学科,不仅为“两课”教学、科研和师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教育部决定对“两课”课程设置作出新的调整,决定单独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这一调整,必然涉及“两课”课程设置的整体构架,其中主要涉及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关系问题。这是当时提出“两课”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1998年,报请党中央研究同意的“两课”课程设置正式公布实施,这就是继“85方案”之后的“98方案”。“98方案”提出的“两课”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

思想品德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98方案”对“85方案”的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突出了邓小平理论在“两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98方案”要达到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这一调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不再单独开设。“98方案”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主要内容有机地进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中。

第二,把“85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分设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实际上,“85方案”实施之初,就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具体开设,提出过三套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一是开设合一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其二是开设分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其三是开设分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当代资本主义”课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课。根据当时的情况,“98方案”作出分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调整,主要是因为缺乏能够独立承担“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师资。

第三,“98方案”把“85方案”中的“中国革命史”课调整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这是党中央在研究“两课”方案时作出的调整。这一调整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形成了从“毛泽东思想概论”到“邓小平理论概论”的课程逻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以及两大成果之间的密切联系。从“98方案”的整体来看,“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等课程的设立,决不只是对原有课程名称的对应“调整”。实际上,“98方案”在课程体系上已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而且还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这一课程逻辑和教学理念。

由原有课程的名称的变动而影响到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目的等方面,进而涉及整个课程结构上的变化。从“98方案”的总体结构来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三个层面:

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这些课程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蕴含于基本原理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既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现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个伟大的理论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这些课程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增强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认识深度,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深度。

三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题的课程设置,如“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

这三个层面的课程设置具有整体性,它们综合在一起,构成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统一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教学要求。对“98方案”课程设置体系的理解,不仅能够更为清晰地理解“两课”教学的总体要求和“两课”各门课程的内在结构,而且还能够更为准确地认识“两课”各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各课程之间的内容分布和教学重点等问题。

二、“05方案”形成的课程体系的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战略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改革成为实施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环节。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后的开头两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实践中,党中央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探索。其中,对“05方案”产生重要影响的理论主要有:科学发展观,这是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指导现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这是党对为什么要加强和怎样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认识,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的战略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新的思考,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视界的新的拓展。这些理论实际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与此同步,党中央对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作出了重大决策。2004年初,党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新形势下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新的探索,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2004年初,胡锦涛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批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奠定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思路。2004年8月,党中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16号文件”),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在贯彻落实“16号文件”精神中,高校把学校思想理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强大态势①。

在这些重要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一轮的改革应运而生。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正式提出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05方案”提出的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方案”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特别是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全面育人的观点,展开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这里讲的全面的观点,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来看,首先就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全面把握。我们处在一个时代急剧变化和社会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带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格局的急剧变化,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和估价这一切;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提出很多新的问题,许多深层次矛盾凸现,需要我们给予深刻认识、妥善处理和切实解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审视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新变化;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过渡,需要我们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出新的探索;当代大学生成长道路的独特性,需要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和网络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有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从这五个基本的着眼点,来领会这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特殊性和创新性。

其次是对课程设置的全面规划。“05方案”正式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概括原来的“两课”各门课。这一新的概括,客观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教育”或“思想品德”这两类课程的内在联系,科学地综合了原来称作的“两课”的基本内涵。

再次是对“05方案”同“98方案”、“85方案”关系的全面思考。“05方案”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这三个方面结合为一体的教育,切实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该深刻理解课程设置上所发生的这些方面的调整及其重要意义。

一是“05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一调整不是两门课程的合并或简单相加,也不是对“85方案”的简单回归,而是对一个新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是“05方案”对“98方案”中分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作了调整。一方面,基于党的十六大已经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然应该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基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间的一脉相承性,基于这三个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所以原来的两门课程就可以结合起来并且进一步延伸,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一门新的课程。

三是“05方案”提出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课程。在上报党中央研究的课程方案中,并没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党中央在研究新的课程设置时正式提出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来看,这一调整明显地是吸收了“85方案”和“98方案”的长处。加强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里讲的历史教育,既包括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等为主题的社会历史发展的教育,也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主题的理论历史发展的教育。“85方案”强调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教育,开设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课程;“98方案”则注重理论历史发展的教育,开设了“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等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课程。现在,“05方案”把社会历史发展和理论历史发展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统一,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历史教育课程体系。“05方案”强调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是对“85方案”和“98方案”的重要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05方案”把“98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只有以科学发展的观念全面理解“05方案”的课程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各门课程内容上的有机结合,才能对“05方案”的新思想、新思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05方案”的总体建设上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化研究的现实启示

对近2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演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其中“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课程体系演化的研究,对推进“05方案”的实施,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近2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基本上是循着“确立一个意识、突出两类课程、涵盖三个层面”的思路展开的。这里讲的“确立一个意识”是指确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意识,在“85方案”形成这一基本意识后,在历次的课程体系调整中都没有改变,这是2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推进中的重要思想基础;“突出两类课程”是指由最初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拓展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形成了“两课”的基本格局,在“05方案”中进一步统一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个层面”是指课程内涵上一是体现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为根本的课程,二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心的课程,三是以初步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为重点的课程,这三个层面存在于历次课程体系中。在实施“05方案”中,如何创造性地体现以上这三个基本思路,是新一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

在对这三次课程体系演化作进一步的探讨时,我们先把“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的演化关系,图示如下:

以上图示显现出三次课程体系演化的四个方面展开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教育的统一。这里所讲的“理论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者其分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的、基础的内容。这里所讲的“理论发展”,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当今时代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原理”到“理论发展”,展现的道理就是: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理论,而且还是随着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科学理论。这里所讲的“理论运用”,就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社会现实中的实际运用。就此而言,“理论运用”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最有说服力的检验。

第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三次演化,既突出了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特点,更增强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科学精神教育的特点。把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还是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教育理念的凸现。在三次课程体系的演化中,这一教育理念以不断创新的方式得到深化,在“05方案”中得到最为清晰的体现。“05方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基础上,强调了两个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一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突出和发挥社会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历史教育与把握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的结合,突出和发挥理论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

第四,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三次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案中,都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堂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育环节和教学内容。课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体验相统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实际上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运用。

这四个方面的展开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从“85方案”到“98方案”、再到“05方案”三次课程体系演化的内在统一性和不断创新性。在总体上,可以认为“05方案”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展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05方案”既继承了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长处,同时也面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实际,面对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作出了多方面的创新。我们不能把“05方案”与“85方案”、“98方案”分离开来看待,必须高度关注和充分理解“05方案”与“85方案”、“98方案”之间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注释:

①参见拙文:《思想认识新基点 教育创新新平台》,《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②在该教材的编写中,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标签:;  ;  ;  ;  ;  ;  ;  ;  ;  ;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_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