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新疆化工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830011
摘要: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隐患,直接影响到企业日常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近年来,化工安全生产事故屡屡发生,给化工企业敲响了警钟。化工企业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丝毫的疏忽和松懈。在新时期内,企业必须以国家对化工行业提出的新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确保生产经营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本文围绕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的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化工企业的风险类别,概述了风险监控及安全管理预警的含义和内容,论述了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及措施的应用,旨在不断提升我国化工企业的风险监控能力,更好地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风险监控、安全管理、化工生产
1引言
随着化工企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成长壮大,生产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化,精细化,企业内部单元结构管理的数量也日渐增多。面对这些变化,化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因素也越来越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政府机构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针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标准及要求。国家安监总局于2010年印发的《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和2013年印发的《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2016年国务院安委会发布的《标本兼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这些文件指南的发布一方面给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方向和思路,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新时期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需要坚持前行,容不得丝毫的疏忽和松懈。
2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化工企业的行业属性和生产工艺特征决定了在生产工艺中、生产物料的运输存储中以及生产空间环境中都存在着很多危险隐患,这些危险隐患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员工的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不利影响,一旦引发事故极容易造成严重损失。仅就2017年内,国内发生的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就多达四千余起。如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的事故有: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罐车泄漏重大爆炸事故、2017年12月9日江苏连云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二硝基苯生产事故、2017年12月19日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塑料改性剂生产装置爆炸事故、2017年7月16日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煤气汽化炉燃爆事故、2017年11月30日中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换热器冲击事故、2017年4月2日安徽安庆万华油品有限公司乙醇爆燃事故、2017年11月18日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2017年7月2日江西九江市之江化工有限公司对硝基苯胺反应釜爆炸事故、2017年2月17日吉林省松原石化有限公司原料水罐爆炸事故、2017年8月17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原料油泵泄漏火灾事故。这些化工事故的发生给化工企业敲响了警钟,化工安全管理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3化工企业的风险类别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伴随大量的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危险品,同时在生产工艺上也涉及到众多的专业类别和十分复杂的工程系统。因而,化工企业的风险因素较普通的生产企业更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更大。
对化工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一是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理化属性风险。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的物料,如煤气、一氧化碳、甲醇、氢气、硫化氢、氨气、盐酸、硫酸、强氧化钠等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均属于国家危险化学品种类。这些危化品在运输、存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引起泄漏、爆炸、火灾、人员窒息中毒、高温灼伤、冷冻伤害等事故。
二是生产环境或设备风险。比如生产工艺中生产设备高空作业,各种操作检修平台、爬梯以及其他等高作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或物体打击事故。还包括生产设备的机械性伤害风险,如泵、压缩机等设备长期运行造成人员伤害。还有在生产过程中各种泵、放空阀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噪音或振动风险,都会给工作环境内的人员造成身体健康伤害。
三是工艺系统风险。工艺系统因设计环节、制造环节、材料性能缺陷、安装质量差、设备老化以及安全控件失灵或失效等原因引发工艺设备爆炸事故。
四是电气事故风险。化工生产设备大多是耗电设备,因设备带电部位裸露、绝缘不良、未接地或接地失效以及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引发触电事故。电源质量下降、系统不稳定、操作过电压、静电接地、雷击、漏电、电磁辐射等原因引发电力设备故障或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五是管理风险。如岗位责任不明确、操作流程不精细不严谨、设备维修养护不及时、日常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都属于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均属于管理风险,给化工事故发生留下了生机。
六是人员风险。人员风险既包含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是否能够满足较高的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和要求;同时也包含人员的健康、情绪、心理、思想意识等综合素质是否达标。如果任何一方面存在薄弱或漏洞,则同样会给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埋下不利隐患。
七是自然环境风险。化工企业生产安全性还受到突发自然灾害或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一旦超过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日常范围,同样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4风险监控及安全管理预警概述
风险监控及安全管理预警是近年来在化工生产企业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借助风险监控设备及软件技术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监控和分析,第一时间得到警报并及时制定和采取防御措施,从而有效控制危险源扩大蔓延,大大降低化工事故的发生率。可以说,风险监控及安全管理预警技术使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前移,将传统的被动治理模式转变为主动防控模式,极大了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5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及措施的应用
(一)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技术应用
(1)风险信息的识别和收集
首先需要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辨识和收集。通常在风险源的分析环节采用的方法是事件树法,即按照生产事件的先后顺序来分析事件发生及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正面影响或负面影响。如根据化工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将其划分为多个模块,然后对每个工艺模块来进行逐一分析,识别出每一模块的风险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化工过程中的风险源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同时进行风险源相关信息的采集。具体可以采用专业技术小组的形式来进行逐一模块的信息采集,还可以委托给社会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来进行风险信息的采集。
(2)风险信息的归类和量化
在建设自动信息化的安全风险监控和安全预警系统过程中需要对采集到的风险信息进行归类和量化。根据各个风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大小将其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对应一般、低级、中级、高级。然后在通过设立多种危险性指标并赋予各自的权重来对风险源信息进行量化。如根据危险源对时空范围的危害、对工艺系统的危害、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对环境的危害、对经济效益的危害等多个方面来建立危险性指标,然后结合危险性等级来赋予各项指标一定的权重,进而实现对风险源信息的量化,为风险监控和安全预警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风险信息的传输和存储
风险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是化工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预警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可将人工现场信息登记以及信息软件分析系统的数据处理相结合。一方面,工作人员对日常生产中的风险源进行检查,并做好日常信息的记录。另一方面,应及时将这些风险信息上传到企业风险监控和安全预警信息系统中,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软件进行风险数据的分析、存储,并及时传输给相关生产部门,为及时发现当下问题、高效采取解决对策提供重要的条件,同时也为化工生产风险信息的共享、开发和利用提供决策和方案的技术支持。
(4)风险监控及预警提示
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源类别和等级,在重大工艺环节或工作区域安装探测器、视频监控装置、报警装置,使其与集中控制系统进行对接,形成现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指令的发布。通过集中控制系统中各种专业模型的分析和识别,判断采集到的现场信息是否符合化工安全指标的要求。不仅实现全天候24小时的风险监控,同时在识别异常信号时能够及时发出指令进行调整,或发出警报供工作人员处理解决。需要注意的是,风险警报提示设计应遵循严重等级优先的原则,即如果系统没有能力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好两个等级的风险,应将警报提示设计为更为严重等级的风险提示。
(5)优化风险监控及安全管理软件
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软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要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升级,尤其是在工艺升级、作业环境等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和软件开发商保持定期的沟通联系,对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软件进行优化升级,不断完善数据信息,使软件能够与企业安全管理实际工作更贴合。
(二)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措施
(1)完善日常生产风险源数据库
在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种隐性且具有联动诱发性质的风险源进行辨识后建立风险源信息数据库。一方面做好风险点或风险源的分析和梳理,另一方面要不断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的更新升级情况完善风险源数据库,并做好风险级别划分和归类工作。根据风险源的类别进行员工思想意识、生产作业环境以及岗位操作流程的安全性强化,通过构建起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为后续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前提基础。
(2)建立生产隐患排查制度
结合化工生产企业风险源的不同等级,制定各级隐患排查制度。如以日、周、月为单位建立隐患排查制度进行风险源的隐患整治工作。对照隐患排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清单,严格监督整改过程,按照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风险隐患问题整改到位。对于生产现场中的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作业行为,监督管理人员要及时制止和纠正。同时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现状建立起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为企业后续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3)加强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有效避免人为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的工作应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度的落实。通过岗位责任制度有效规范和约束所有的工作人员,减少或避免人为失误率。在岗位责任制落实方面,不仅需要在制度条例中明确各岗位责任人、责任范围以及考核标准,而且还要结合奖惩机制使岗位责任制能够更有效的落实。企业可引入市场化机制,以班组的形式将一些生产环节或设备进行承包,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确保生产设备运行工况,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的安全性。结合业绩考核制度,对于设备或生产运行状况持续良好的责任人给与奖励,而对于出现生产设备损坏或发生生产事故的责任人进行处罚。
(4)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化工企业的生产部门应与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员工培训目标上的协同,合理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各种培训活动的开展实施,将安全意识融入到各种学习过程和岗位实践活动中,推动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企业全体上下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6结语
化工企业的危险点或危险源永远都不能彻底消失,因此必须通过构建系统化的风险监控和安全管理预警体系,才能使企业的危险源头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继而推动化工企业向着安全、环保、高质、高效的可持续性道路上发展。随着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风险防控与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与企业的内在文化建设工作有效融合起来,将风险监控、安全生产的精神理念内化为企业的文化基因,形成化工企业发展成长的重要软实力,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化工企业的安全预警技术及风险监控研究,腊悦,《当代化工研究》,2016(7)
[2]化工企业安全监控与风险预警,王雄,《科技经济导刊》,2017(27)
[3]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张健,《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
[4]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方法研究,张道斌,曲福年,程玉河,《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7(01)
[5]安全生产预警系统研究,张文勋,《山东化工》,2016(10)
[6]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风险预警体系,张莺莺,张铱莹,《安全》,2018(01)
[7]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系统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金凯凯,《化工管理》,2016(19)
论文作者:高代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风险论文; 化工企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化工论文; 事故论文; 过程中论文; 企业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