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包祎

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包祎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淤泥质土、软黏土等土质具有较低的强度,因为我国地域广阔,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必然会遇到这些土质。这些性质的土体承载性能比较差,边坡也极为不稳定,所以在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中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解决软土路基所存在的问题,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侵蚀与路面塌陷等病害问题。本文对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应用

1软土地质简介

软土路基指的是一种需要进行特定的设计和处理的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在江河沿岸、盆地、洼地等地方较为常见。软土往往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的渗透性很差,并且有着很低的强度,也极容易被压缩。我国的公路行业对软土路基的定义是强度低、可压缩程度大的土层。大多数软土路基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这和软土的成因有关,施工后期的地表水形成了大量的沉淀物质,这些沉淀物质大多分布在江河沿岸、海岸,这些地方的地表往往非常潮湿,常年有积水,这种潮湿的环境和大量的积水又滋生了大量的喜水植物,喜水植物死亡后沉淀在泥土中,经过长时间的堆积,最终使得这片泥土成为了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软土。软土路基有着非常差的吸水性,车辆行驶在公路上会对软土路基施加压力,软土路基中的水分会在压力不断地作用下排出,使得土壤的缝隙扩大,最终使得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变差,容易在压力的不断作用下出现变形、塌陷。因此,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时首先需要对软土的物理学性质进行研究,比如对路基的埋层深度、使用材料、公路等级等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针对软土的物理学性质采用超载预压、换土、埋碎石桩等措施来修建软土路基,最终确保建成的软土路基有着极高的抗压缩性、稳定性,能够承载大量的车辆。

2软土路基特点

软土路基施工中,由于其底层的颗粒明显,使得现有的公路工程施工中,不能控制好其整体的施工结构。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软土路基施工处理中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软土路基的孔隙比较大,含水量较高。这是因为软土路基的主要成分为淤泥及黏土,其整个土层的颗粒变化差异明显。二是抗剪强度弱,由于软土路基施工处理中,其整体的路基处理存在着差异,使得其整体的抗剪强度出现了弱化现象。一般情况下,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为20KPa,有效摩擦角为20-35°。三是软土路基的流动性较大,由于其整个结构的构成不稳定,使得在公路路基处理中,其整个土层的流动性变化较大,影响了软土路基处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危害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路段具有两大危害。第一点在于由于公路建设的整体要求,因此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软土路基存在自身特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仅影响自身路段的稳定性,也会对衔接路段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了整体路段的稳定性质量。此外在进行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滑坡现象,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在软土路基路段施工所需的时间较长,因此会对工期有一定的延误,使得公路的整体建设成本有所增加。由于软土路段路基本身结构较为松散,存在较多水分,因此在公路整体建设完成之后,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也十分容易产生沉降现象,会影响整个公路建设的质量,甚至严重情况下会影响车辆行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3.1换填处理法

在施工的过程中,换填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土质松软的公路路基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在实际的应用环节,需要对路基承受的压力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对路基换土的具体深度进行有效控制。应注重换填材料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选择稳定性好、强度大、抗腐蚀性强的材料,能够与软基形成良好的适应性。用选择的材料代替软土路基中松软浅层土层,之后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夯实处理,使软基的坚固性得到有效增强,从而提升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坚硬性,使路基的承载力达到规定的标准,促进软基施工的正常进行,为公路质量提供坚实的技术。实践证明,在公路软土路基施工中,采用换填处理法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以较低的施工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3.2排水固结法

在公路软基处理技术中,排水固结处理法应用的非常广泛。这种技术在饱和性黏性土质的处理中能够对土质得到有效改善,使路基的坚硬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发挥出科学合理的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公路工程的特点进行详细全面的考察,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增强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规避一些注意事项,使排水固结法能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具体来说,应当对排水体进行竖向设置,在挤压软土路基的过程中,及时排出软土路基中的水分,通过水分的减少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明显改善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3.3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

该种施工技术,能借助水泥的作用处理,将水泥当作固化剂。运用搅拌设备,进行路基深层软土搅拌、固化剂强制搅拌等工作。固化剂、软土构成物理化学反应,可保证软土处于稳定的状态,路基强度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软土和水泥能够相结合,所以能够确保公路施工土体的强度,延缓软土沉降的速度。同时,对边坡可予以稳固处理,加强软土路基承载方面的能力。这时,合理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同时准确了解施工各项操作要求,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针对特殊软土路基来讲,需要选择适宜的技术加以处理,进而提高水泥深层搅拌桩施工的质量及安全。

3.4挤密桩法作业

基于挤密桩法施工时,首先应通过桩孔侧向挤压力对桩间土进行密实挤压,然后再用灰土夯实回填桩孔。挤密桩法作业适用于公路施工中的黏性土及松软砂土等场合。对公路软土路基成孔操作处理后,应在孔中填入充足的灰土或砂石等填料,然后将其捣成较大的桩体,从而形成能够压实处理公路软土路基的横向挤压力。当横向压力作用于公路软土路基时,土体密实度以及公路软土路基整体承受能力会进一步增强,由此可有效防止公路路基沉降及地基变形。在成孔灌砂时,为提升公路软土路基处理夯实效果,应通过砂桩防止公路软土路基基底振动液化。施工时,应尽可能选用吸水后具有较强吸水性能及膨胀性的石灰。

结束语

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软土地基会给公路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进行公路的施工的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要结合施工地区的环境、气候、地质等条件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方式和处理措施,来保障最终公路的整体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最好的人力资源、投资资金、物力资源发挥到极致,在此基础上建造出高质量、高效率的公路,为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作出伟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佳峰.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121.

[2]白文祥.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4):284-285.

[3]刘艳菲.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1):82-83.

[4]周春雪.公路施工软土路基处理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5(15):216-217.

[5]张永超,王琦.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4(22):164-165.

论文作者:包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论文_包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