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涉及的因素比较多。鉴于此,施工管理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以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本文介绍了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有换填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碎石桩法,并提出强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落实的建议,旨在为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1导言
在市政公路建设中,通过分析软土地基的机理和作用,可从设计的基础上,提高软土地基的性能指标。而在对地基的处理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其基本作用,可以结合桩基处理保护装置,进行适当的处理分析,并加强对基础施工质量的改进控制,下面对其中的注意事项和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2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我国国土面积广,其中软土地基分布比例很大。压缩性高、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以及承载能力低均属于软土的特点。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技术加以处理,软土容易发生变形,对公路稳定性造成影响,进而降低公路的质量,甚至影响公路通行的安全性。如果公路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破损,则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维修,不但耗费资金,也阻碍交通。如果施工时遇到软土而没有对其进行处理,那么在之后的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可能会发生沉降,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并引发后续的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常见的软土地基问题包括:路基抗剪力减小,公路边坡外侧出现了隆起,路堤发生滑动或者变形,等等,最终会导致公路遭到破坏。施工时,首先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改变其形式,促使其抗剪力提升,与公路施工要求相符,确保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
3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1换填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市政公路建设中比较常用到的一种软基处理方法是换填法,通常情况下如果软土层厚度不大,就能够多次进行使用。因为软弱底层不能很好的满足公路所承载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挖掉整个控制范围内的软弱底层,并使用一些强度很大的砂、碎石等进行填筑,在进行压实,从而能够达到相应的承载力,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是能够有效的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能,从而能够达到相关的受力要求。但是对于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地下水和工程造价方面,如果地下水位太高,使用这种方法不能够有效的将水排出,并且在挖方和填方的过程中也会大大增加成本。
3.2深层搅拌法
对于深层搅拌法的处理主要的对象是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或者淤泥,在进行地基加固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确保工程的质量。深层搅拌技术进行施工的时候也会使用一些强度的材料,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使用水泥浆,从而达到其功效。对于搅拌处理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地基的强度,而做好是进行水泥浆体和地基的有效融合。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在搅拌的时候地基加固深度要控制在500mm以下,从而能够更好的保障搅拌质量。
3.3高压喷射注浆
对于高压喷射注浆也是市政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一种,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进行高压喷射后能够有效的融合固化液体和自然土体,其会发生一系列的凝固,在这个过程中地基图层具有很多特点,主要是承载能力和强度都非常高,目前对于其操作的过程主要是:首先是注浆管需要把固化液体等喷射到土体中,从而充分的混合固化液体和土体,并等待这些土体发生凝固。通常情况下对于这种方法是应用在沙土、粘性土、淤泥土中,其都是满足软土地基的特点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的应用原理是根据管桩设备产生水平振动并在高压水流基础上边振边冲,等待软弱黏土成孔后,并对其进行材料的填入,包括碎石、砂砾等材料,然后将其制作成桩体,并通过碎石桩体和桩间土进行复合地基的组成,从而能够确保地基的承载力,控制沉降,而我们也把这种方法叫做振冲置换或碎石桩法。使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起到一个转换的作用,很好的防止地下水位问题,并且使用这种方法成本很对,因此也是越来越受到重视。
4强化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落实的建议
4.1实地检测地基情况,做好施工准备
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地检测路基,了解路基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准备是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的前提。公路工程施工前,应针对软土地基软黏土土层的成分、渗透系数、路基底层地段的特殊情况等事先做好清理工作,同时开展测量和放样工作,并自带仪器进行自检,依据实际情况选取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工艺性试桩、放样等工作,综合考虑机械设备条件和材料供应等情况,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减少软土地基的处理时间,降低施工难度。
4.2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率
对地基的处理不能千篇一律,盲目选择施工方案。处理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成本的浪费和工期的延长,并且降低施工效率。要提高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首先应掌握软土地基的特征、最大处理深度和使用范围。以强夯法、水泥搅拌桩法、排水固结法为例,这三种施工处理方法对地基的最大处理深度分别是5~8m、8~15m和30m。施工人员应针对公路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和设备性能综合分析,遵循“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对于污水聚集、淤泥层较厚、有排水困难的路段,可以综合采用抛石挤淤、排水固结、置换填充等方法,而不是单一地采用某一种方法。
4.3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针对路桥工程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技术能力不强的情况,施工单位要注重改革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在人才引入方面,应聘用具有一定经验和资质的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在人才培训方面,要让掌握了先进施工技术的技术人员,言传身教地带动其他技术人员去学习和应用新技术。同时,定期对施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激励员工提升施工能力,或合理淘汰技术水平低下的施工人员。通过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提升公路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4.4落实施工监管,保证施工质量
我国在公路地基处理理论方面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这是我国土木建筑行业内的普遍现象。而施工理论不成体系又导致了公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大量的施工方法缺乏质量检验手段。在软土地基的施工监管方面,必须从施工技术监管、施工质量监管、施工安全监管、施工资料监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以规范、评估和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并依据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考评,以落实工程施工监管工作,保障施工质量。
5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要求公路工程的地基技术更高,这样使地基技术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会取得较大的突破。现阶段,我国研究的地基处理技术和地质条件相符。同时,也引进了科学性较强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技术包括强夯置换方法,深层搅拌方法、排水固结法、振冲技术和浅层处治技术等。在我国这种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公路施工中应用非常广泛。
6结语
在进行现代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对现代土地的应用机制管理,可通过有效的地基管理技术,促进对市政道路在软土地基方面的有效建设,其中对于不同的基础,可结合当下的软土基处理措施,促进对基础的有效建设,从而促进市政道路的合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曹立.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12):53+55.
[2]梅亚强.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面临问题及处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9):161+164.
[3]梅正君.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探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7):31-32.
[4]吴爱军.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12):203+209.
[5]刘艳芳.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06):270.
论文作者:张和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公路论文; 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碎石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