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护理论文_倪娟 时甲佳 臧璞 邵加庆 景影

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护理论文_倪娟 时甲佳 臧璞 邵加庆 景影

倪 娟1 时甲佳1 臧 璞1 邵加庆1 景 影通讯作者

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南京 210002;

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 江苏南京 210002

【摘 要】根据病因学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两种类型。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由于能量摄人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这也是肥胖症的主要类型。目前全球有超过10亿成年人和10%的儿童属超重或肥胖[1]。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低体重著称于世,然而近年来我国肥胖患病率的增长非常迅猛,目前中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已经达到25%,并且正以较西方国家更快的速度增长。据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在大中城市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预计今后肥胖的患病率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进展;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89-02

1 发病机制

1.1遗传因素

单纯性肥胖属多基因遗传,已发现有200多个基因位点可能与肥胖的发生有关。肥胖有较强的遗传倾向,父母均肥胖的子女患肥胖症的比例比正常体重父母所生子女患肥胖的比例高5-8倍。父母一方肥胖其子女患肥胖症的比例亦比正常体重父母所生子女高。生命早期营养状况与后天发生肥胖及代谢疾病有明显相关,过高或过低出生体重均是后天肥胖及代谢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3]。

1.2 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

饮食不节制、缺乏规律、长期摄入高热量膳食、膳食中脂肪含量高而纤维素含量少、喜甜食、嗜酒、睡前饱餐、进食速度过快、活动量少、久坐等均易于发生肥胖。尤其暴食患者容易形成肥胖,主要原因是胃容积增加、顺应性增高、容受性增强及饱感延迟发生。研究表明肥胖伴暴食行为者胃排空速率亦显著快于正常体质量者,说明胃排空加快和胃容量增大及顺应性增高对肥胖的形成起协同作用[4]。

1.3内分泌及炎症

体内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性腺激素、β内啡肽、神经肽Y、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等或可影响食欲,

或可调节机体代谢过程或速率,或可调解脂肪合成、分解与分布,因而均可影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脂肪组织不仅可以储存多余能量,还可以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释放激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巨噬细胞在脂肪组织中过度表达也是肥胖的一个特征,在肥胖炎性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诸多研究亦表明人体脂肪组织可产生hs-CRP,通过调节脂肪代谢参与肥胖的发病机制,单纯性肥胖成人血清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参与了脂质代谢紊乱的形成[5]。

1.4其他因素

新生儿低体质量或幼儿期营养不良与成年后肥胖关系密切,婴儿期人工喂养者于成年后肥胖发生率高于母乳喂养者,可能与人工喂养者的钙摄入量减少有关。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可与宿主相互作用,在肥胖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肠道、脂肪组织、肝脏的炎症,促进脂肪合成及三酰甘油在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的沉积。另外,单纯性肥胖的发生还与神经精神因素、性别、年龄、职业、地域等因素有关。

2 肥胖的诊断

2.1 成人肥胖标准

根据定义肥胖是指体内贮存的脂肪量超出理想体重的20%以上,但体内脂肪量无法直接测量,临床上一般是根据被测者身高体重的测量值进行推断,并考虑被测者的体型、体格特征进行综合评估。较常用的是BMI法:BMI=体重(kg)/身高(m)2 。目前普遍接受的中国成人肥胖标准是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应在18.5~23.9之间。另外,腰围及腰臀围比值(WHR)则能较好的评估脂肪分布类型及腹性肥胖程度。我国目前多数主张在男性WHR≥0.9,女性≥0.85为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为腹型肥胖。

2.2 儿童肥胖的标准

儿童肥胖的标准WHO认为大于或小于10岁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1995年WHO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的生长参考值,建立NCHS/WHO标准,推荐小于10岁儿童使用身高别体质量(WFH),即标准体质量百分率来评价,体质量达到标准身高体质量110%以上为超重,120%以上为肥胖。而大于10岁采用BMI作为评价指标。2003年WGOC规定18岁超重和肥胖BMI界值分别为24 kg/m2和28 kg/m2。

3 治疗护理原则

3.1 合理控制饮食

合理控制饮食是指有规律的进餐并控制热卡总量。实践表明当每日供应热卡供应量超过6280kJ时饮食治疗往往无效,但目前并不主张施行长期的极低热卡饮食疗法(指每日供应热卡3000kJ或800kCal),主张适度的低热卡饮食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低热卡饮食是每日供应热卡5000kJ(1200kCal),或在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计算的每日热卡量基础上减少2000 kJ。坚持低热卡饮食治疗12周可使患者平均减重约5kg,BMI大于30应采用低热卡饮食治疗。

3.2 体力活动及运动

体力活动及运动的目的是在于增加热量的消耗,提倡动力型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应不少于20-30分钟,每周不少于3次。运动量制定因人而异,原则上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起始治疗的运动量以每周运动平均热量消耗在1000kCal为宜,并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但运动强度不宜超过最大摄氧量的85%,可按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80%来设定运动量(人的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治疗效果以每月体重减轻不超过2kg为宜,疗程不少于3个月。

3.3 心理行为护理及健康教育

应对肥胖者加强宣传教育并进行行为辅导,以提高其认识、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掌握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方法,并给与必要的社会支持,加强教育和护理对儿童体重的控制尤为重要。此外,胖人在就业、上学及生活上易受歧视、遭受各种偏见,往往会使肥胖者产生羞辱感,有研究表明许多肥胖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有的甚至患有忧郁症,因而适当的心理疏导甚或抗抑郁类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以帮助单纯性肥胖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更好的控制肥胖。

3.4 药物治疗

抗肥胖药物的安全性要求极高,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减肥药物是绝对安全而没有副作用的,只有那些在调整生活方式治疗后效果不佳的严重肥胖者才需要施行药物治疗。现有减肥药包括儿茶酚胺激动剂(右旋苯丙胺、安非拉酮等)、血清素能协同剂(芬氟拉明、氟西丁、舍曲林)、血清素和肾上腺素能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脂肪吸收抑制剂(四氢酯酶抑制素)、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甲状腺激素、麻黄素等)[6]。新的抗肥胖药物,如盐酸劳卡色林、纳曲酮、盐酸安非他酮和利格鲁肽等都很有希望获准进入临床应用。

3.5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药方法有着广泛的运用,其中包括中草药治疗,针灸,推拿,食疗,气功等。其中减肥方剂报道较多,品种亦多,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由于经济,无副作用,疗效好而得到广大肥胖患者的喜爱,目前应用较广泛。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包括针刺、电针、耳穴、穴位埋线、拔罐推拿等,亦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3.6 其它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一项正在探索的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也是针对肥胖病因和发病机制而施行的治疗手段,其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神经肽Y、瘦素、α糖苷酶抑制剂等,治疗效果良好、副作用少,临床应用日渐增多。近年来亦有报道内镜下注射 BTX2 A能减慢胃排空、减少进食量,有望成为减肥治疗新手段[7]。外科治疗仅适于各种治疗无效的重度肥胖者。

4 结语

肥胖正成为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相关疾病风险。然而人们对于单纯性肥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临床上许多患者尚不能够采取正确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重视肥胖这一公共健康问题,积极进行肥胖相关的教育,同时在肥胖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干预药物研发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Ford ES, Mokdad AH.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 93(11-Suppl-1):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12): 919-922.

[3] Martorell R, St ein AD, Schroeder DG. Early nutrition and later adiposity[J]. J Nutr, 2001, 131 (3): 847-880.

[4] 刘红芬, 刘丽, 常丽丽,等. 单纯性肥胖伴暴食行为者胃排空速率的变化特征[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 705-707.

[5] Florez H1, Castillo-Florez S, Mendez A, et al. C-reactive protein is elevated in obese pati- ents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06 ,71(1):92-100.

[6] Idelevich E, Kirch W, Schindler C. Current pharmacotherapeutic concepts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in adults[J]. Ther Adv Cardiovasc Dis, 2009,3(1):75-90.

[7] 刘庆森,李莉,杨云生,等. 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7):626-628.

作者简介:

倪娟(1982年),女,护士长,本科,从事内分泌护理

通讯作者:

景影(1976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 210000

论文作者:倪娟 时甲佳 臧璞 邵加庆 景影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6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单纯性肥胖的研究进展与治疗护理论文_倪娟 时甲佳 臧璞 邵加庆 景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