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中医医院 安徽省 236700
摘要:目的:对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正确理解PFNA设计原理。方法: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失败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对比其他手术可以看出,PFNA手术的效果评估是很好的。讨论:良好的复位技术是实现固定的前提,手术后应积极控制好其他患者的慢性内科疾病,定期复查X线片,负重行走最宜在有骨痂后。总结分析手术经验更好的发挥临床治疗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因素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常发股骨粗隆间骨折,且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类型,并且发病多为不稳定骨折,而老年人大多合并很多慢性内科其他病,复位困难且复位后骨折端不易获得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会导致患者卧床,增大了病死率,因此积极采取相关干预质量措施,减少病死率,帮助患者能尽早下床自由活动,减少卧床导致的相关并发症,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一般资料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常用采取的固定方式分有两种分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两种,其中,髓外固定是以股骨近锁定钢板应用,相对来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PFNA的创伤小,单一的螺旋刀片操作简单,并且还有防旋转及稳定支撑作用,所以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更为广泛,这种观念已为大多数骨科医师所接受并进行临床应用,特别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本研究目的是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总结经验,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2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在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容易造成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切割等并发症,从而导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失败,造成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或者。对于各种因素失败的原因我们进行分析,收集了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初次手术失败的的患者38例,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0〜83岁,平均70.8岁。PFNA)内固定时间4〜18个月,平均9个月。参照Parker评分术前评分,38例均为0-1分。收集同期采用其他手术治疗的患者,比较手术优势。现总结报道如下。
表1初次骨折固定方法
3结果
对于手术失败后的患者,我们再行手术治疗进行补救措施,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麻。采用原手术切口,仰卧位,取出内固定物,清除骨不连部位的纤维瘢痕。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内固定失败后均导致骨不连,临床表现有患者髋部疼痛,或者髋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其中合并髋内翻畸形有24例。
4讨论
PFNA设计是以刀片螺旋达成角剪切应力作用,通过螺旋刀片沿主钉滑动使骨折端加压,正确理解PFNA设计原理,可有效预防切出股骨头关节面,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在手术时,良好的复位技术是实现固定的前提,采用髓内钉去复位总结看出很容易导致手术的失败。在打入导针前,根据术前患者的X线片观察髓腔的大小以及股骨干的弯曲情况,选择合适主钉,避免大转子或股骨干劈裂,且手术后应积极控制好其他患者的慢性内科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鼓励患者早期适当行下肢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X线片,负重行走最宜在有骨痂后。再行手术补救的患者根据总结分析,术后恢复情况良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PFNA),PFNA的创伤小,从上表3结果可以看出,PFNA手术的效果评估是很好的。现总结手术经验评估其临床效果,更好的发挥临床治疗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WangX,OrthopaedicsDO.Comparis onofcurativeeffectofPFN AandInterTaninterna lfixationsystemintreatmentof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offemur[J].ChinaMedicine&Pharmacy,2017.
[2]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等.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44-346.
[3]程建,雷会宁,冯仕明,等.PFNA与DHS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1):2956-2961.
[4]吕良庆,韦向东,蒙世远,等.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4):2133-2135.
论文作者:谢正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近端论文; 老年人论文; 因素论文; 再行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