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与行动逻辑_主体性论文

大学生主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与行动逻辑_主体性论文

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其行动逻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逻辑论文,当代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09)08-0190-04

一、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主体性教育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主体教育又称人本教育,人本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康德、悲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等人紧随其后。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涉及到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兴趣、个性的关注和培养,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尊重学生的合理选择,发展学生的特殊禀赋。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我国自古就有。儒家学者很重视人性陶冶,强调人性的完善与教化,并逐步形成了以人为道德主体性的基点,以善为道德主体性理论的基本框架,以人的需要(取舍)为内在化的价值超越的主体教育传统,既包括了道德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超越性,还涵盖了道德心理的成长过程及道德主体的知、情、意的圆融统一,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主体性的基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纷纷把人的主体意识的唤醒和主体能力的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体性在教育理论界的兴起始于人们对“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命题的认识。关于“学生是教育主体”命题的提出可追溯到1981年顾明远先生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随着这一命题的提出及理论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主客主体论”、“双主体论”、“多重主体论”和“政治集团主体论”等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一是由哲学上的人的主体性问题出发到教育领域内的有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二是师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三是教育系统本身的主体性问题。这些观点的基本思想就是如何真正体现出教育的人文关怀,扭转长期以来教育中的“人的失落”和“个性的失落”的格局,使教育成为完全人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主体。[1](p26-29)

既然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象是人,我们就应该依照个体生命发展的内在需求,发挥个体生命活动的自主性、自觉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超越性。让教育充盈着人性关怀,把教育变成鲜活的艺术,用鲜活的艺术去放飞鲜活的生命,让鲜活的生命放歌,让鲜活的生命溢彩。[2](p275)让教育把人引向人的生活世界,引导人去积极构建个人完整的生活经验,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生活的建构过程中同时获得德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的目的。[3](p2)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自主精神的焕发,转变观念,调整手段,重视大学生的意志、情感、心态等非理性因素,更多地通过思想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形象的感召、情绪的感染和心理共鸣来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都得到和谐发展,养成崇高的理想、独立的思维品质、勇敢的批判精神、竞争挫折和发展创新等心理。可见,不论是从教育的实际需要,还是从教育理论的创新;不论是从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还是从教育的历史使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理论依据,彰显出了与时俱进的当代价值。

1.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以前过于偏重经济,而相对忽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而形成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及其教训提出的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尊重和发扬受教育者主体性为前提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主张按照人的特性和人的内心需要去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激发人的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于高校而言,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的生存、发展需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启发交流、参与互动、研究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使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相互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既能满足学生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前景,既具有历史继承性,又具有现实的发展性和未来的前瞻性,从而确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2.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树立和谐理念最根本的是要培育和弘扬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理念为核心和价值导向,以培育传承和践履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价值体系、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和谐社会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统一体,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中,人是最基本的要素。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自然的主人,所以人是和谐关系的中心环节。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人际关系和谐了,才有可能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而人的自身和谐则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实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领域对和谐社会作出的积极回应。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态,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自然伦理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人格教育等内容,其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这是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既重视每一个真实具体的个体,又把个体主体性的张扬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中;既要合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控制,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重视主体与主体之间以交往和对话为手段,以理解为目的所达成的一致性和共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化解心理矛盾、人际关系矛盾,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达到内心和谐、身心和谐、人我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这本身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和谐社会调控机制中的软性因素和关键因素范畴,是构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大学生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层面。大学生的主体人格、社会责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示范、辐射和推动的作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多种多样,如规范功能、凝聚功能、开发功能、激励功能、育人功能、调节功能、教化功能、自律功能等,这些功能集中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和行为层面,其作用范围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价值取向和主导精神。

3.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和形态方面实现了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确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新特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转变发展模式,突出科学发展”的要求,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坚持“内涵式提升”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高等教育“质”的飞跃。这就给今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内涵式提升”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努力探索适应新形势、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育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近年来,在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我们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一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拓展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首先,相对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国际化要求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拓展更多地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导性,受教育者从源头参与教育管理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其次,在我国加快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中的指导地位,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的内容指向还不够系统明确。[4](p38)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重视教育政治功能的同时,统筹兼顾教育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积极提升教育满足个体需求的发展功能,努力追求教育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5](p11-13)经过20多年的探讨实践,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价值取向和理论依据。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作为教育价值层面的思考,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发生关联,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明确了新的价值取向;其次,主体和主体性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和范畴的引入,为科学地认识教育活动中的人的特性、教育过程的性质以及科学的解释人的发展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5](p11-13)实践证实了这种教育理念,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价值多元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二、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逻辑

1.开展个性化教育,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个性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和源泉。”[6](p294)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的个性化发展构成了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具体内容。个性化是指在当代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劳动、就业方式及社会生活进一步开放和快速流变的条件下,个人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单元或作为社会行动过程中的一个实体单位,他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独特性的表达与展望,他的自主行动、能动抉择、直接责任的日益凸显过程。[7](p78)可以看出,自由个性具体体现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因此,现代人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是享受真正的个性化生活。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型教育模式。[8](p82)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开发个体潜在的闪光点,给每个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尊重学生的合理选择,发展学生的特殊禀赋与兴趣,欣赏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主动发展。过去,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主要基于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来开展。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习惯于把学生作为教育和管理的客体,教育主体是教育信息的发布者,掌握着更多的教育内容,可以全面控制教育对象的思想发展。教育客体是教育信息的接受者,没有、很少或只有少量地掌握教育内容,可以完全实现教育主体对自己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标准是从教育客体的理论水平和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们对于相关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教育效果,当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或者不达标时,通常判定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通过相关理论的灌输或讲解期望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是因为在精英教育时代,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是供不应求,高校的教育产品没有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评判标准主要强调共性。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只重视共性教育,一味地强调既定道德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学生对其的顺从,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特征:受市场经济影响越来越深,价值观念和行为表现复杂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面临选择的多样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复杂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随着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大学生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更加强烈,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公平思想日益浓厚。历史地看社会的演进过程,总是伴随着个人存在形态的变迁,而自我的成就或个人的实现,则以个性的自由发展为其价值内容的。[9](p31)因此,大学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素质结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共性需求。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集体化、公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的实际需要。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由原来的“粗放式”教育管理转变为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要采取辩证的、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既要看到整体情况,又要看到具体方面;既要培养大学生的共性,还要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独立选择,帮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完善其特有的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

2.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功能。

环境熏陶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育的必备条件。大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反映,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育具有促进、熏陶、约束等作用,使大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道德思维和道德选择。马克思认为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从环境的维度透视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和个体价值构建的统一,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0](p6)可见,校园文化环境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载体,必须注重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育功能。

(1)营造人文管理环境。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突出“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从只强调教育为主转变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辩证互动的观念上来。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三者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思想政治部门与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的教职员工都应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人文情结和人文情怀,把人文关照的温情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去,把为学生提供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达到环境与生长的统一。

(2)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在优美环境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主体人格。校园文化中的校徽、校训、校歌反映了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底蕴,是共同目标和共同信仰,能够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奋斗的激情和忘我的工作学习精神,促使他们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校园文化中的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网络文化、橱窗文化以及体现这些文化的活动,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多数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表现和展示自我的领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建立起自信心和荣誉感,成为充满激情的生活中的强者。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人的发展,它不是一种生物学、心理学的事实,而是一种价值选择。[11](p1)大学生深处健康的校园文化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吸取学校的人文精神,接受美的熏陶,摒弃人性中不正确的影响,在更高的境界、更宽广的领域去理解和领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理解人生的价值真谛,从而达到价值引导和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主体性教育需要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与提升。因此,我们要创设客观公正、相互理解、抑恶扬善的舆论氛围,重视舆论对学校宣传的引导,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维护高校的形象。通过舆论的宣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学校提倡的,什么是学校不提倡的,并使主体性教育围绕学校提倡的内容发挥强化作用。同时将教育内容通过宣传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精神动力,内化为大学生的认同感、义务感。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正确舆论宣传方面做得很不好,对校园网络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学生随意在网上宣传反动、污秽的思想,把高校搞得乌烟瘴气。一些去过国外的学者发表文章,大肆鼓吹国外的大学生人文素质如何高尚,把我们自己的学生贬低得一无是处。特别是一些媒体把目光集中在高校不具有普遍性的乱收费、个别教师缺乏师德、少数学生道德失范等现象,把高校否定得一塌糊涂,甚至指责高等教育是失败的。海南大学的“艳照门”事件就是如此,因为个别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就把海南大学的整体教育都否定了。这些不健康的舆论给高校注入了极不和谐的音符,误导了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对主体性教育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激发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的内驱力。

强调学生个体道德形成的内在依据,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和道德尊严感,否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需要的道德说教,是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合理需要。而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更是人的行动的直接动力。主体性教育把研究教育对象的需要作为突破口,深入了解学生错综复杂的心理,重视学生个体的需求,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人生价值的关注,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和捍卫,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旨在消除心理隔阂解决以“心理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思想问题,引导人们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两者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结合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目前,许多大学生在经济、学习、社交、就业尤其是生活和心理上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疏导和帮助。这需要我们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和解决实际问题,缓解来自经济、学习、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主体性人格形成的内驱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理念,需要我们构建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长效服务机制。

(1)贫困生资助机制。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并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拓展资助形式。在做好资助工作的同时,创设多种载体加强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励贫困生坦然面对困难,在困难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在逆境中励志成才。

(2)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状况,对存在心理危机倾向和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高危个体进行跟踪关注,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形成以“面向全体学生”为立足点、以“面向特殊学生群体”为切入点、以“面向心理问题重症学生”为着力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3)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辩证地理解改革进程中的社会分配不合理、特权思想、等级观念等现象,从而化解就业焦虑,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与择业标准,解决由理想和现实差距而产生的自卑、恐惧、无所适从和逃避心理,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标签:;  ;  ;  ;  ;  ;  

大学生主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与行动逻辑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