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与“鬼神”——慧远形神思想与中国鬼神思想对比研究论文_原铁铮

“形神”与“鬼神”——慧远形神思想与中国鬼神思想对比研究论文_原铁铮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慧远大师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儒释道三家争锋最为激烈的时代。慧远大师以其天纵之姿,冰雪之操,大悲之心,即为了维护僧制不畏王权激烈争辩,也为了弘扬佛法不断调和三教之间的矛盾。其一生着述颇多,对后世影响颇深,人们对大师的研究也极其深入。而本文通过比较慧远形神思想中的“神”与中国本有的鬼神思想,抓住其中的相似性,分析慧远在信仰层面所做的贡献。

关键词:慧远 形神 鬼神 民间信仰

佛教至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原有的文化信仰摩擦不断。起初,起初佛教常装扮成道家方术的一种。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佛教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大家也认识到佛家与道家和儒家存在很多重大的分歧,从而产生了激烈的碰撞。这个碰撞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当然也是佛教化中国的一个过程。慧远就是一位为三教合流具有重要影响法师。特别是在魏晋时期,慧远的形神思想可以说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历来诸多学者对慧远的形神思想都有深入的研究,且成果颇丰。但本文作者企图通过比较慧远形神思想中的“神”与中国本有的鬼神思想,抓住其中的相似性,分析慧远在信仰层面所做的贡献。

一、慧远形神思想概述

(一)慧远简介

慧远,东晋时期的着名高僧。雁门郡楼烦县人(今山西宁武附近)。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并且勤奋好学,精熟儒家思想,对道教思想有颇有见解。二十一岁时,陪同母亲和弟弟到恒山参见道安法师,聆听佛法。遂豁然开悟,决心出家。先随道安法师修行,后入庐山。居庐山三十余年,在其德望感召下。大师注重禅法,补阙律藏,精通般若学。大师关于“神”的论述主要见于《沙门不见王者》中的第五篇《形尽神不灭》。

(二)《形尽神不灭》中关于“神”的论述

《形尽神不灭》一篇中,慧远大师集中阐述了他的形神思想。文中慧远大师不仅阐述了他关于形神的的认识,同时大量引用了儒道的思想,并对去其展开讨论。不但肯定了中国圣人对形神认识的合理性,也勘正了其中存在的谬误。

首先,慧远大神认为“神”是一种精妙且难以言说的存在:“精极则非卦象之所图,故圣人以妙物而为言,虽有上智,犹不能定其体状,穷其幽致。”且与常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不能用常识对其认识和判断。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常识企图对“神”有一个客观详尽的描述,但因“神”的神妙,大多陷入了混乱之中。慧远大师也表明,自己也无法对“神”这一存在进行详尽的表述,只能“复相与而依稀”。

然后,大师就自己理解对神进行了阐述。“神也者,圆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有情则可以感物,有识则可以数求。数有精粗,故其性各异;智有明暗,故其照不同。”大师所理解的“神”是感应万物却没有生灭的,极致微妙却不可名说的。“神”本身即不是生命,也没有形质,但其却是无生无灭、无穷无尽的。所以“神”虽然会因为有情的生灭而运动,但其却不会因为有情生灭而生灭。

最后慧远大师借助薪火相传的比喻进一步对“神”进行描述。在大师看来,神就像火一样,可以在柴薪间传递,柴薪就像我们的形。但柴薪与柴薪不同,火也与火不同。火是缘,柴也是缘,当着两者相遇是会有所感,从而产生新的火。“若受之于形,凡在有形,皆化而为神矣。若受之于神,是以神传神,则丹朱与帝尧齐圣,重华与瞽叟等灵,其可然乎?如其不可,固知冥缘之构,着于在昔;明暗之分,定于形初。”由此可见,我们的“神”是在我们的形体形成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而这“神”只是有感与我们的形而运动,而不是随形体生灭而生灭的。

(三)对于慧远大师“神”的概述

从慧远大师的论述中,大师是明确主张:人等有情众生在生命的变化过程中,是存在着一个“神”的。当众生的形体化灭时,也仅仅是身体的化灭,但“神”是不随形体的化灭而化灭的,并且“神”是可以”传异形”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大师的论述,关于“神”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神”是存在的,是可以被感知的,但因其神妙无比,我们是不可能对其进行描述的;其次,“神”是不灭的;再次,“神”是可以脱离形体而存在的,并不随形体的生灭而生灭。形灭,神还在;最后,“神”是随感而行的,当形体等缘具足时,神会随感而至。

二、中国古代的鬼神思想概述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鬼神信仰,并且是一个鬼神信仰很深的国家。即使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人们还是会时常谈论到鬼神。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鬼神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一般人们将灵魂分成神、魂、鬼、魄四个要素,其中将神鬼分为一组,魂魄分为一组。神鬼都是人死后的灵魂。而魂魄时是人在世时对灵魂的称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中国的神仙思想。在讲到中国的神仙时,我们时常会遇到许多名词,比如天尊、大帝、真人、至人、圣人、仙人等,这些都是我们对神仙的一些称呼。从性质上来看,我们可以将中国是神仙分成两类:神人和仙人。而什么是神人,什么又是仙人呢?如台湾学者高大鹏所说:“对于中国而言,从超越世界而来的生命称为神,由凡人经过转化而成的超越生命则为仙。质言之,由天而人的是谓神,由人而天的是谓仙。

神人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赘述,在此着重分析下中国古代的仙人。从学术上看,仙人的分类有很多种,如影响较大的“五仙说”,即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其中之鬼仙指人修行未能到达纯阳而形灭神存。从鬼仙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神仙思想中是肯定“神”的存在的,通过修炼是可以使神具有“阳”性。虽然在中国神仙思想中,人的形神是可以具存的,但首先肯定了“神”的存在。

然后,我们来了解下中国的“鬼”。鬼即人死后魂魄的形态,而魂魄如《左传?昭公七年》所讲:“人生始日魄,生魄,阳日魂。”孔颖达对其作了注解,他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调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灵魂是肉体的主宰,当灵魂离去时,肉体将幻灭,而肉体的幻灭也将引起灵魂的离去。但灵魂是可以离开肉体存在的。

三、慧远的“神”与中国古代鬼神思想的相似性以及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这里说的慧远的“神”而不是说佛教的“神”,首先要阐明一个问题,就是此两者存在明显的不同。慧远“神”的观念一定程度上阐发了“有我”的观念,而佛教则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佛教认为世间诸法是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的,在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现象中是不存在一个“我”的。

而慧远大师的“神”与中国本有的鬼神思想存在颇多的相似之处。具体如下:一是,两者都承认,人的生命活动中存在着一种与肉体不同,但能够主宰整个生命活动的存在:“神”与“灵魂”;二是,两者都承认“神”是不灭的,并不随着肉体的幻灭而消失;三是,两者都承认“神”是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慧远的“神”离体后可以随感而成,缘分具足时可以再次具备形体,中国鬼神思想中的“神”在肉体幻灭后可以成为神或鬼。

之所以慧远大师会有这样的认识,即与其出家前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精熟有关,也是为了调和当时我国三教间的激烈矛盾。至佛教传入中原后,其独特的信仰和文化内涵都与当时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着诸多的冲突。比如:礼仪、纲常、报应、轮回、形神等方面。这一系列激烈的冲突、论战也导致了我国三教一次大变革。

而形神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一个重点问题,是因为本土的自己受报和子孙受报与佛教所讲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相冲突。当时中国讲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会导致死后成鬼成神,当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引入,对当时人们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人们思想中的固有观念极难接受佛教的这一思想。同时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一者从思想上让人们发生了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世界观也带来对世界新的解释方式。另一者,其以宗教的形式传入带来了新的修行方式和修行团体。而做为一个宗教,能否得到统治者的首肯和支持,能否拥有信众和“接班人”,无疑成为其能否在一个国度生存的两个必要条件。所以当时的很多僧人都期许用中国的本有思想解释佛教义理。慧远大师作为当时佛教界领袖般的存在,从其作品中,不难看出也在为此而努力。

大师在通过“神不灭”的讨论,不仅在论战中争得上峰,而且用本土思想阐发佛教思想;不仅消解了人们心中的疑问,也鉴定了信仰者的决心。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师《形尽神不灭》的论述产生以下影响:首先,让统治基层感到,佛教的文化实质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是相似的,是可以共存的。有此的到统治者许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甚至是支持。使得佛教的得到了官方认可,使其传教活动能够正常开展。然后,让信众感到,佛教与传统的鬼神信仰是相似的,不会有天然的排斥感。使得普通民众有了信仰的可能性,为佛教提供了信众基础,也提供了僧职人员的扩充性和延续性。其次,使得佛教信仰真正的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为后来的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也导致了中国后来信仰杂糅的状况。

总的来说,慧远大师的《形尽神不灭》,不但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和努力,而且真正的为佛教化中国作出了贡献。使得中国文化更加多元化,更有生命力。

论文作者:原铁铮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形神”与“鬼神”——慧远形神思想与中国鬼神思想对比研究论文_原铁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