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术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护理研究论文_谭文娟,李良娥,罗卉

PICC术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护理研究论文_谭文娟,李良娥,罗卉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 410006)

摘要:目的 总结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例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患者血栓状况后,积极配合抗凝治疗给予护理干预,监测患者并发症及抗凝指标的变化,观察拔管成功率。结果 本研究纳入12例肿瘤患者中,12例患者全部拔管成功,未出现断管、出血或者血栓脱落等情况的发生。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静脉血栓后,接受抗凝治疗期间,应该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下,密切观察凝血情况、血小板及D-二聚体变化,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确保拔管成功。

关键词:PICC;肿瘤;静脉血栓

PICC术化疗的应用降低肿瘤患者长期静脉穿刺导致的疼痛,同时可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内膜损伤[1]。但是在PICC术应用中增加静脉炎、感染及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当肿瘤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后,导致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增加患者疼痛和医疗费用,严重患者甚至可导致肿瘤患者治疗时机延误,缩短患者生存时间[2]。目前对于PICC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护理相关研究较多,本单位在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上有一定心得,现报道如下,为相关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护理人群及方法

1.1护理人群

研究纳入肿瘤患者均于2015年4月到2017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所有肿瘤患者均需组织活检确诊,静脉血栓确诊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确诊,总计纳入人数12例。年龄在43到78岁,其中女性患者7例,男性患者5例,其中肺癌患者7例,乳腺癌3例,肠癌患者2例,血栓形成部位分别是贵要静脉患者8例,上腔静脉患者1例,肘正中静脉患者3例。所有患者置管均由专人负责,导管类型为三向瓣模式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型号为4Fr。

1.2护理方法

①通过彩色多普勒确定肿瘤患者血栓形成部位及周围血流状况;②将患者置管肢体保持制动,同时取卧位将肢体抬高10度,通过物理治疗,赛肤润外涂联合中药外敷,每天2次,总计治疗7到14天;③对患者患肢进行监测,记录患肢臂围,局部皮肤肿胀、疼痛程度,皮肤颜色,桡动脉脉动;④根据患者病情,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抗凝治疗,一般情况下,治疗药物采用低分子肝素剂量为0.4ml,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疗程为7到10天,在接受抗凝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是否有出血发生;⑤在接受治疗后,为避免患者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行肺静脉,导致肺栓塞形成,在护理时密监测相关症状,如出现呼吸困难,呕血,休克等症状时,需在第一时间向主治医师进行汇报;⑥抗凝治疗结束后,采用分次拔管,拔管次数在2到4次间,每次拔管为10cm,拔管后24小时内需监测是否存在血栓脱落发生;⑦拔管时如遇阻力增加情况发生,采用轻柔上方血管,缓慢拔管,在拔管成功后观察前端完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研究纳入12例肿瘤患者中,12例患者全部拔管成功,未出现断管、出血或者血栓脱落等情况的发生。

3讨论

肿瘤患者采用PICC置管进行化疗,可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但是基于患者处于高凝状况,外加化疗药物作用和PICC置管的影响,导致患者并发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增加。静脉血栓形成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存在相关性,肿瘤细胞在患者体内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激活患者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激活增加,从而引发血栓形成[3],同时随着肿瘤患者病情的进展,晚期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分泌的增加,导致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同时由于肿瘤的出现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4],为血栓的形成创造条件。本研究中12例静脉血栓患者中,8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大于300x109/L。所以本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抗凝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本研究中晚期患者人数为10例,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需更加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本研究中12例患者拔管均成功,在护理中首先确定患者血栓形成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若存在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在给予抗凝治疗的同时配合物理治疗,预防血栓脱落加重病情,若无炎症反应则只进行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护理时,将D-二聚体作为患者凝血功能监测指标。在血栓形成后,纤溶激活系统活化,溶解生成的血栓,D-二聚体则是此过程中的代谢产物。研究显示通过血清D-二聚体的含量可以反应血栓体积大小,因此也作为抗凝治疗疗效观察指标之一[5]。 经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持续上升,表示抗凝治疗疗效不佳或者无效,此时因保持警惕,患者再发血栓风险增加,此时因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有研究显示,在抗凝治疗中D-二聚体大于500ug/L作为再发血栓的临界点,同时也是肺栓塞发生的临界点[6]。本研究12例患者抗凝治疗中,D-二聚体在314到467ug/L之间。所以在护理过程中,需配合医师积极观察抗凝效果,在医师指导下推进治疗疗程,缓解肿瘤患者病情发展。

PICC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20%肿瘤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本研究12例患者中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均无深静脉血栓,在出现PICC管道血栓后,所有患者均在PICC拔出难度增加,并出现了一些血栓形成并发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后,确诊为浅表静脉血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红肿热痛、臂围增加等情况会使得PICC拔出难度增加,需引起注重与医师及时沟通,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综上所述,本研究12例患者在确诊为静脉血栓后,给予抗凝治疗和物理治疗同时,持续采用PICC化疗,直到拔管前,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涛.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后保留导管患者的观察护理[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2):294-295.

[2]万芳,王琳,段宝英,等. 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0例诊治分析[J]. 内科,2017,12(1):111-112.

[3]冷书生,袁家天,范俊,等.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5(1):30-33.

[4]李文婧. 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脂肪酸跨血管内皮细胞转运及介导心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D]. 华中科技大学,2016.27(2):44-45.

[5]王艳,张霞,李晶菁等.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长程抗凝治疗后血栓变化与D-二聚体的动态改变[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3):228-231

[6]李毅.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的研究[D]. 浙江大学,2013.

作者简介:谭文娟(1983年8月-)女,主管护师,本科,籍贯:湖南省衡山县,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论文作者:谭文娟,李良娥,罗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PICC术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护理研究论文_谭文娟,李良娥,罗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