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论文_陈雨凡

探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论文_陈雨凡

陈雨凡

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8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大型城市对于地铁或者是轻轨等交通设施都在不断地建设当中,从实际的建设效果上来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当然其中也不乏问题的存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需要对各项工程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婴儿技术以及所采用方式上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说,具备着非常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其中包含了非常多专业的内容,安全系统以及车辆管理系统或者是给水排水系统等都包含在轨道交通当中,其中还包括一些近年来新兴的技术系统比如屏蔽系统一截通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联系密切而又有不同,如果只装一个环节或者是系统出现问题,对整个设备都会产生影响。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管理

1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

1.1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在地铁事故原因统计中,火灾是威胁地铁安全的首要因素。

1.1.1内部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无论是在站厅站台、列车、隧道内,都存在有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一旦这些设备和线路出现故障,如短路、过载、漏电而产生电火花、电弧,就有可能引发火灾;车站、列车内建筑装饰材料、广告牌等皆是可燃物,遇火可能会发生火灾;车站、供电设备等如果处于超期服役状态,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导致地铁系统火灾事故。

1.1.2外部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乘客消防意识缺乏,违章携带危险品上车,乘车时常违章吸烟且烟蒂处置不当亦可能引发火灾。另外,恐怖袭击、人为纵火、爆炸等都是引发火灾的原因。

1.2设备故障危险因素分析

设备故障主要是由地铁系统内部因素所致。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后,设备设施本身也在运营中不断老化。设备设施老化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系统自身的不可控故障。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设施的故障,尤其是信号设备等关键运营设施设备的故障极易造成重大运营事故。而近几年的国内地铁的自动扶梯和屏蔽门故障也造成了乘客伤亡事件的发生。另外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是造成运营设备的故障的外部因素。

1.3地铁拥挤踩踏危险因素分析

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车站内人员过度密集,超出各种设备的设计负荷,如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可能因疏散不畅导致人员拥挤踩踏;二是由突发事件引起恐慌,如当地铁列车故障、停电、恐怖袭击等紧急情况发生时,乘客会产生恐慌,这时如果地铁工作人员在紧急疏散方面又缺少相应经验,易导致乘客挤伤、踩踏等危险。

2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工作

2.1提升公众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

广大公众作为地铁运营的主体,其安全意识的高低,与地铁运营安全息息相关。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升公众乘坐地铁的安全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加大地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可将地铁安全宣传纳入到城市防灾教育体系当中,对于青少年,可采取安全讲座的形式,对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可以小区为单位,发放地铁安全知识资料。同时,可借助地铁车站内的电子显示屏、车厢内的网络电视等途径,向乘客宣传地铁安全知识。此外,可通过各类媒体对地铁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范围。

2.2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

地铁中的设备种类较为繁杂,并且数量较多,为避免因设备性能降低而引起安全事故,必须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性能。首先,在地铁工程建设之初,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购技术先进、质量过硬的设备,所有的安全设施必须安装到位,各个系统在投入之前,应当进行试运行,确认稳定、可靠之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其次,为减少设备故障问题的发生,应加强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工作,编制合理可行的检修计划,定期对重要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隐患扩大,造成安全事故。

2.3改善地铁运营环境

由于自然环境具有不可控性,因此,对自然灾害导致的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只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从而使事故的损失降至最低。环境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应急预案,该预案当中应包括水灾、火灾、地震、断电等情况的处置措施,同时,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预案进行学习和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找出预案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突发事件出现时,能够妥善处理和应对,由此可以为地铁的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水平,应当避免管理上出现的各种疏漏,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首先,在地铁正式开通运营前,就必须建立其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营。其次,应当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将地铁运营的安全检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为提高安全检查的效率,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安全检查要严格落实,不能只走过场,通过检查应当能够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将各种威胁地铁运营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当中。再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地铁运营安全事故,必须追究当事人责任,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

2.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保证地铁的运营安全,地铁公司应当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和培训,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使其了解并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运用,减少操作失误。同时,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避免因责任心不强引发安全问题。此外,地铁公司可适当组织一些技能比赛,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影中安全各项因素的介绍,可以看到运行中所受到的影响相对比较多,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而提升和保障措施上来看,为了有效地改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去进行治理和提升,从严治本”、从“条块分割,各自为主”向“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负责”等方面转变,切实把握运营安全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韩豫,成虎.地铁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模式的构建[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12:13-17.

[2]陈银彬.浅谈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J].科技经济导刊,2017,21:207+206.

论文作者:陈雨凡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探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模式论文_陈雨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