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爱之心成就学生未来论文_何士英

用仁爱之心成就学生未来论文_何士英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一中学 062550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与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中,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师要有仁爱之心,才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诞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但不是溺爱学生,而是要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严,是爱。在治学求知上,我们对学生不能丝毫马虎,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谨、刻苦;在行为习惯上,我们不能姑息养奸,该给棒喝的时候,一定毫不留情。慈,也是爱。人生来就没有愿意被批评的,因此我们严厉之余也要讲究和风细雨:狂风骤雨虽然能带走一部分污秽,细雨和风更能让万物生机勃勃。

首先,仁爱之心体现在对学生的宽容。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便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宽容、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教育的成效绝不是立竿见影的,有些知识尽管我们反复讲了很多遍,学生可能还会出错;有些苦口婆心的话语说了无数遍,学生们还是不放在心上。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但是学生的优秀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必须以一颗宽容等待的心,像呵护莲叶上的小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去启迪和爱护他们,以真诚的心去滋养他们,才能从含着希望的嫩芽中抽出花蕊、结出果实。我们的目光应该是平和的、慈爱的,话语应该是柔和的、鼓励的。也许一句宽慰的话,一个真情的举动,就可以唤醒学生们沉睡的思维和情感。

其次,仁爱之心体现在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要具有全面性,不能厚此薄彼、有亲有疏。“十个手指有长短”,我们承认的是学生的“差别”而不是“差生”。对某个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自卑感。如果轻视他们,他们就会破罐子破摔,极不利于班级管理。只有用仁爱之心去浇灌他们本已枯竭的心灵,唤醒他们的自信,让他们融入班集体,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平等享受教育。从上课到作业,从练习到考试,对每个学生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严格,对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认真解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长此以往,你才会发现,对学生的尊重方能换来学生对我们的尊重和爱戴。

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各有特点,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班内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种不同的个性。教师要想做好工作,必须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关心呵护他们独一无二的个性。班级就像一个小花园,每个学生因个性不同而成为花园里一个个独特的“品种”。作为园丁要想春色满园、百花争妍,就要细心呵护、培育每一株花,不能因有的花有刺而铲除它,也不能因花开得小而拔掉它。否则,花园里永远不会出现万紫千红的景色。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尊重、爱护每个学生的个性,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注意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对其鼓励,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三,平等也是仁爱之心的表现。教师不可以多知者、无所不能者自居,应当用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帮助他们强壮起来、自信起来;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里成长,教师也不可以长者自居,夸夸其谈讲大道理,肆意挖苦、讽刺甚至体罚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在某些方面我们并不如学生,他们甚至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有了平等之心,爱就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坚持以德育德、以心交心、以诚立诚、以智启智,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我发现班级卫生差,就要求学生每人负责自己身边的卫生,但见效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亲自蹲下去捡起他们身边的垃圾,拿起笤帚打扫教室后面垃圾袋周围的垃圾。第二天,我发现地面干净了,卫生工具摆放整齐了,自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让我明白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份辛劳,必定会有一份收获,而且这份收获常常会超出你的意料之外。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对症下药,方有良效。要善于抓住学生个性的闪光点,找出教育突破口。我和许多差生建立了亲密关系,在此基础上,有计划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循循善诱中学生对进步充满了信心。对待学生的错误,讲究批评的策略和方法,把对方当成是知心朋友,推心置腹,学生才会易于领悟、乐意接受。

教师只要有仁爱之心,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就能让学生充分地感觉到校园的美丽与神圣、老师的可爱与可敬。到那时,教师的职业将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繁重的“枷锁”,校园才真正成为成就学生未来的乐园,我们才能打造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简介

何士英,男,51岁,中学高级教师,沧州市骨干教师,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华北油田采一中学副校长,担任班主任工作21年。

论文作者:何士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月总第22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用仁爱之心成就学生未来论文_何士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