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陕西铜川 727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作为一种基础的施工工艺,既能提升建筑的抗变形能力和承重能力,还能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安全稳定性能,在各种建筑中都会普遍用到,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本文就对桩基础的基础知识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其使用的条件和技术分类给予了详细的叙述,再对其施工要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对桩基础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要点
一、桩基础的概念
在建造建筑物时会导致岩土应力的变化,建筑物的荷载作用会导致基底下方的变形,这部分岩体或土体叫做地基。地基能够支撑建筑基础的上部结构荷载,避免受到高强度和破坏,将基础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桩基础指的是在土层或岩石中设置桩基和桩顶的连接承重平台,形成建筑基础,或者通过一定方式将桩与桩直接连接,形成单桩基础。桩基础分为灌注桩、预制桩、树根桩三种类型,其施工方法各不相同。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作用
桩基础技术施工的工程量比普通的地基施工量大很多,在建筑中应用条件也有限制,对地基和建筑物的质量也有要求,并不是每一个建筑工程都能适用,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地规划设计才能确定是否要用这种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适合一些特殊的土层结构,可以通过振捣将地面的沉降量降到最低,对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有很大的支持,抗剪应力也很强,对于高层、超高层和重型建筑群的支撑力较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地震的冲击破坏,但是建筑的成本较高,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以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三、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技术的条件
1、分析土层的条件,做到因地制宜
建筑施工的场地会随着地势、地形、地貌而发生变化,每一个施工场地的地质都各不相同,其中的水文情况、土体结构、极端应力、土壤成分以及土层厚度等都对影响桩基础的施工进程。因此,在设计桩基础的施工点和位置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的考虑,根据每一个桩点的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桩基础类型,以免造成桩基础与底层情况不符而发生意外,延误施工的进程。
2、有效的控制基础的荷载量
建筑工程师在设计好建筑的基本轮廓和材质选择后,要进行复检工作,对建筑的结构和荷载量进行清算工作,看设计的参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有不符合的数据一定要及时修改,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承载能力。具体到每一个梁、柱、桩等,都要仔细核算,看单位面积的荷载能力是否能支撑建筑的重量和压力,以便有效控制基础的荷载量。
3、科学的控制工程的进度
建筑施工是一项长期的建设过程,对于工序的衔接和工程进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以免因工作的接洽不当影响建筑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某一环节的施工工期有限,但是环境的限制条件较少,使用静压桩可以提升施工的速度,对于施工的质量也是有保障的。如果对工艺和时间都没有要求,就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一种比较适宜的桩基础技术,主要以经济实用为主。
四、桩基础施工技术分类
1、静力压桩技术
静力压桩,在施工中是通过特殊的静力压桩设备对地基施以压桩手段,一般是配合设备自身的重量和压桩架的重量来对预制桩施加压力,使其逐渐地压入到地层中,固定在土层中间,牢固地支撑地基结构,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这种施工方法能降低噪音污染、便于检测、易于操作、无震动冲击并且质量一流,在业内使用的范围较广,且成本低,对钢筋和混凝土的使用量少,也降低的施工的技术难度。但是,在挤压进地层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地下水压的变化,破坏地层结构,所以,施工时要一气呵成,以免造成二次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振动沉桩技术
这种震动沉桩技术是运用物理沉降的方法,将预制桩直接通过机械震动的作用力楔入地下,震动的原动力是靠电机维持运转的,而预制桩的位置要垂直于地面,机械设备至于预制桩的上端平面处,以便将桩身逐渐沉入地面,还能带动周围的土壤震动并逐渐板结,与桩身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在施工时要注意,开始的时候不能直接靠机械震动来下沉预制桩,在初期的固定阶段要靠人力来维持,以免发生水平或垂直距离的偏移,影响桩基础的承载力效果,在固定好沉降的位置和角度后,就可以上机器设备,直到完成施工的设计要求。
3、人工挖孔桩技术
人工挖孔桩属于灌注桩,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成桩效果好成本低,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在应用时,首先要对已挖桩地进行扩孔,其大小由水流流量决定,在透水层适当设置环形钢筋圈,然后回填混凝土,待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开挖桩孔。施工时,要确保每挖一节就立即进行混凝土施工,并充分捣实,混凝土强度通常为C20,坍塌度为100mm。
五、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
1、桩基础技术施工准备
和所有的施工环节一样,桩基础施工前要对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勘察,确定地下的水文情况和土层结构,看有无大的缝隙和裂纹,土壤的条件适合什么桩基础的施工技艺,地形地貌对桩基础的施工有无影响,周围的建筑距施工点的距离等,所有有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都要一一查看,以确保施工时人员和建筑的安全。另外,还要弄清地下有没有光纤、电缆、管道等设施,以免在施工时破坏了某一部分,对周围居民和施工进度都是极为不利的影响,还会增加施工的成本。在施工前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计划,还要有应急措施,一旦发现意外情况要及时有效地控制,最大程度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放线定位和施工现场清理
放线定位就是固定所有管桩,使其不偏离轨道该工程使用了网格复位法,将线摆成方正的网格调整管桩位置。由于管桩高度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要设置水准点,从而确定管桩的范围和位置。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保持施工场地用品摆放整齐,清理不相关物品。该工程采用灌装桩施工方式,其清理重点是桩孔,桩孔内部和周围都要清理干净。
3、土建桩基础施工
⑴预制桩
预制桩指的是在施工现场制作不同形式、不同材料的管桩,利用沉桩深部,将桩体压入、振入或打入土层中。预制桩通常为钢桩和混凝土桩两种,混凝土桩能够承受较大建筑荷载,具有施工快速、坚固耐久的特点,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制作预制桩时,要按照打桩顺序,明确桩尖朝向,而在浇筑时的顺序是从桩顶到桩尖。常用的预制桩施工方式可以采用锤击沉桩、静力压桩、振动沉桩和射水沉桩。其中射水沉桩方式在砂土层使用较多,在进行沉桩施工时,可能会产生挤土现象,破坏土层,所以要在土建施工范围内对桩基础的间距和数量进行科学规划,同时注意操作的连续性,保证管桩结实。
⑵灌注桩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时,要根据桩基础技术的成孔方法选择施工方式,主要包括干作业成孔冲击成孔、沉管成孔和泥浆护壁成孔。其中冲击成孔在软土层应用较多,泥浆护壁成孔方式在淤泥质土层应用较多。在制作灌注桩时,要考虑桩体的强度,这影响了桩体使用寿命;同时,重视混凝土的质量,避免桩管被掩埋或堵塞;此外,还要注意桩体沉入土层的深度,以免影响桩体承载能力。
六、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其安全性尤为重视,桩基础方案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建筑形式中,但在桩基础的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施工时对各个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不仅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也是对人们生命财产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2(36):58-59.
[2]范志江.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要点探讨[J].中华民居,2013(24):118-119.
论文作者:张舒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桩基础论文; 土层论文; 建筑论文; 荷载论文; 土建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