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青浦区 201799
摘要: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这对建筑市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建筑企业要想取得了更好的发展,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积极探索全新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便于能够更好地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使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
引言:
项目部作为企业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体现了企业的综合实力,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将不断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施工管理的创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不良现状,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及标准化。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1.1创新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市场环境的出现是市场组成部分需要重点考量的部分,市场不断改变,适应市场发展可以利用市场环境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所说的效益就是工程项目施工工作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会包含社会效益。社会效益的高低将直接联系到企业开拓市场,社会效果的高低直接受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是否可以给社会创造必要的价值。
1.2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企业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并相互制约。通过市场竞争获得劳动对象,而如果竞争失败,则关乎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生产力得不到开发,就要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可能。如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新生产设备的使用无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管理模式及理念的创新会使生产力三要素得到更好的配合,这是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提升企业品牌效应。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得到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来不断填充和更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另一方面项目部是企业在市场的领头兵,只有不断实施不同的项目,才能对市场所需更加了解,然后把信息反馈到企业,为企业的改革提供方向引导作用。
1.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企业品牌效应提升的需要
企业品牌效应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提高企业品牌效应的需求,辅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地明晰自身市场定位、及时更新各级管理部门血液,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企业的品牌效应大幅度提升,从而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未充分落实
很多公司注意到了对管理制度的提升,所以根据市场的形势和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了一定的管理制度,通过对管理制度的优化来提升管理的力度。但是即使制定来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在管理的时候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多数的企业即使做到了对管理制度的优化,也忽视了管理制度的落实,很多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依旧不注意施工的质量、管理人员在管理时依旧不严格,在最后的结果中,就出现了违规建筑、违章操作,企业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忽视对管理制度的落实,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质量问题。
2.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存在问题
对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来讲,具体的施工管理技术上同样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主要体现在技术方法的落后上,这样的落后也同样出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管理工作当中,沿袭着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从而造成无法详细全面的掌握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目的任务,这点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效能的影响非常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员工的个人素质不到位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员工的素质关系到了施工企业正常进行和施工的质量。施工时,主要参与人员是公司的员工,无论是施工的前期的制定还是是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还是施工的监测和施工相关方面的要求,都是与员工的素质紧密相关的。在我们的施工中,一旦啊施工人员出现了施工的错误,就会对施工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从而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在很多企业中,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施工企业使用的员工的个人素质根本没有达到要求,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对经济利益的重视,通过降低员工的要求来降低施工的成本。在企业的管理中,也不重视对员工的个人能力的提升。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
3.1观念创新
作为施工企业管理层,需要对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的观念,利用创新思维来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同时还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在企业发展中注重创新意识,并将其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企业还要从以前传统的方案和成功经验中吸取经验,但不要拘泥于此,积极探索与市场规律相符合的项目施工管理方案,使其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3.2技术创新
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技术创新,具体指的就是企业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市场价值的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施工进度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同时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保障,进而提升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
3.3提高在岗工人的个人素质
在岗给工人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关系到了施工的质量。设计人员需要有全局意识,需要有设计概念,施工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集宁施工。材料选购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监督意识,防止对财务的浪费和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就要提高管理技能,优化管理结构。在岗职工的个人素质的培养一方面是个人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公司的管理体制的作用。我们提高在岗职工的个人素质,可以首先通过对在岗职工的培训开始,筹备专业的员工培训,对员工的个人素质进行提升。培训应该定期进行,以保证员工与市场和社会之间不脱节,随时保证与社会先进技术的联系,提高员工的团队行动理念,对员工素质的更新,是保持员工能力的一种方法。另外,还要提高管理的力度,在对员工管理的时候,要定期进行员工素质的检验,对员工的业务和员工的施工水平进行检验和测评,对员工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严格要求员工的业务能力,从而优化项目施工的主要人员的结构,提高施工质量。
3.4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项目部的角色,使其成为企业的分公司,而不仅仅是个临时派出机构。建立健全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所有者以股东的身份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并承担一定的有限责任,项目部也要承担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建立法人财产制度,让项目部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来独立承担法人责任;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控股公司通过对项目部的激励,促使项目部在建筑工程质量、工期、成本上进行有效地控制,对项目部形成必要的约束。企业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发掘培养人才;通过建立约束机制使项目部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通过建立风险和决策机制来规范决策行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是针对员工的管理,所以我们对员工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就是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对施工整体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我国建筑业的整体水平,推动整个社会建筑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望家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探讨[J].门窗.2017(03)
[2]姜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09)
[3]武永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45)
论文作者:吴驰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企业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项目论文; 员工论文; 建筑论文; 市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