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背景下吉林省冰雪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论文_冯育贤

冬奥背景下吉林省冰雪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论文_冯育贤

吉林体育学院 130022

1、前言

2015年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取得成功后,发展冰雪项目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郑重地发出“三亿人参与冰雪”的号召,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为冰雪项目的蓬勃兴起夯实了基础。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各高校体育专业积极投入到推动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和培养专业冰雪人才的大潮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是普通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人们也渐渐认识到冬季项目在提高人才素质方面的作用。冬季因季节因素影响,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区别于夏季,加之我国成功申办了2022 年冬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如何上好冬季的体育课、如何保证冬季运动项目教学顺利高效的进行,如何通过冬季运动项目教学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从而更好地带动冰雪项目的向前发展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北京-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的背景下,吉林省各高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制定政策,加大投资,加强场地设施建设、重新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计划开设冰雪必修课、与多家冰雪场地合作建立冰雪实训基地,对推动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和培养专业冰雪人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冰雪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进行全方面改革调整,建立一套前沿、科学的多元化教学体系来完善教学,符合冬奥背景下我国冰雪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并积极响应国家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从而更好地带动冰雪项目的向前发展。

2、吉林省冰雪课程教学的现状

2.1吉林省开展冰雪课程教学的有利条件

吉林省属于北方严寒地区,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且漫长,有着天然的冰雪资源,适合开展冰雪运动,也适合承办这种冰雪运动性质的比赛,而且吉林省有成功举办各种大型赛事的经验。东北地区自建国以来,就不断尝试和开展冰雪运动,时至今日,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成为国内冰雪运动的重心和基地。此外,冰雪运动在吉林省还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悠久的冰雪文化积淀,这些都是开展冰雪运动的宝贵资源和有利条件。

2.2吉林省冰雪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不足与教学问题。研究显示,吉林省高校中存在着冰雪教师不足,尤其高素质冰雪教师更是稀缺,目前学校有很多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课要求过于宽松,更有甚者,还有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积极备课,动作示范不够标准规范,教学方法手段不够得当,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太过枯燥,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组织好评价方式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许多高校在冰雪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往往不将其纳入学校长期课程计划,使得冰雪体育课程的开展具有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等特点。

二、教学场地、设施不足。当代大学生对冰雪项目课程具有更多元化的需求。虽然近几年许多学校扩大冰雪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改善体育设施和场地,但是距离学生对冰雪项目课程多元化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吉林省很多高校存在场地、设施不完备导致影响学生学习热情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对冰雪的渴望,而且很多场地存在利用率低,不能合理利用的现象。

三、学校重视不够。部分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冰雪教学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管理制度不明确,为教学组织好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对冰雪教学的建设投入较少,课程安排时间也较短,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无法牢固掌握相应的冰雪技术和技能。

3、冬奥背景下创新冰雪课程教学思路

一、制定政策,加大投资,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一方面,校方要加大对其经费投资力度,扩大冰雪场地建设,修建适合多元化冰雪项目运动的场地及综合型体育馆,扩建和改造现有冰雪运动体育场地,对现有体育设施和资源进行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强和社会公共场所的合作交流。这不但可以解决学校因学生过多造成的场地不足问题,为学校体育的开展减压,同时还解决了社会公共场馆资源相对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促进创收与提高经济效益并举。学校可以进一步扩大同社会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吉林省的冰雪资源,学校与雪场合作,利用雪场相对空闲时段,进行滑雪课教学。完善学校体育法规的监督机制,加大冰雪运动所需场地器材的投入力度,以满足教学需要。

二、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法。要想满足不同学生对冰雪课程的不同需求,就要不断丰富冰雪课程的内容和类型。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又要顾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并适当増加冰雪课程的学时,使学生选择的空间更大、教学效果更好。在课程设置方面,引进现有的冰雪竞技运动项目,并将其进行改进,以适应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增强开设冰雪运动课程的趣味性、游戏性。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不断扩展,新兴冰雪运动项目的引进,使其更加适应高校的体育教学。加强冰雪体育课程资源的系统整合,把其作为冬季体育教学中的一门主干课程纳入学校统一的课表,编写相应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要特别强调体育人文意识和精神的塑造,以此来规范和保证冰雪体育课程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注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注重教学法多样化和因材施教。可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学习项目内容的自主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

三、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建设。体育教师既是课堂上体育活动的传授者,更是体育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培养“终身体育”的基本目标,培养冰雪项目运动更深层次的目标,诸如增强大学生耐寒性、培养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增强身体肌肉力量、锻炼关节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速度耐力,身体机能、培养学生坚强、不畏困难等优良的意志品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处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着想。体育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冰雪技能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冰雪课上的突发事件,将冰雪课的伤害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各高校要定期对体育教师冰雪运动知识和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对于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学识水平不高的学校,应尽快对教师进行全方位优化;学校应创造条件增加教师学习和同外界交流的机会,更新教育理念,使教师不断充实新知识,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适应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冬奥背景下吉林省冰雪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YC2017025

作者简介:冯育贤(1993-),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王庄集乡蒋店村,吉林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论文作者:冯育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冬奥背景下吉林省冰雪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论文_冯育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