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贾军[1]2002年在《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家垄断性外贸管理体制的原因,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状况一度如日中天,但在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随着垄断性政策的逐步取消,这些企业自身的弊病开始暴露,企业经营状况出现全行业滑坡并大面积陷入经营困境。那么,国有企业究竟该如何正确地认识目前的竞争环境和应对战略发展困境呢?鉴此,作者选择了国有外贸企业中最具代表性且特征较为统一的群体—传统国有外贸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本文全面分析其竞争环境,并掘此提出一些可供实际战略决策参考的战略发展思路。 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作者主要定义了本文的研究主体(即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并强调了新经济形势影响传统国有外贸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叁个特征。第二部分,作者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全面详细地分析了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传统国有外贸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接下来,作者根据上述分析,分别基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网络经济发展模式两种不同的考虑,对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进行了论述。在第叁部门,作者从传统国有外贸企业运行机制和战略发展方向两个层面进行了简要地探讨,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考虑到网络经济将对国际贸易经营理念产生的深远影响,在第四部分,作者分别从电子商务和虚拟经营两个不同的层面对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供实际决策参考的应用模型。

刘丽华[2]2005年在《我国私营外贸企业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私营外贸企业急剧增多,生产企业逐渐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加上允许外资企业进入贸易领域,竞争将加剧。面对来自原有国有大型外贸公司、私营外贸企业之间及新进入者的威胁,我国私营外贸企业究竟该如何正确地认识目前的竞争环境,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鉴此,作者通过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私营外贸企业的竞争环境,并据此提出一些可供实际战略决策参考的战略发展构想。 本文对我国私营外贸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做了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私营外贸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对其竞争环境的现状分析,提出几点私营外贸企业的经营战略。并针对制定的私营外贸企业的经营战略,提出一系列实施的对策及风险控制。

刘华荣[3]2008年在《厦门信达外贸分公司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战略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天的市场是买方市场,今天的市场也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并且能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为企业制定指明方向和目标的发展战略。本文以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外贸分公司的具体实际,运用了PEST分析、竞争五力模型、价值链分析以及SWOT分析等战略分析工具对其所处的国内外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以及公司的内部资源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找出了公司可能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明确指出了公司所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根据战略分析结果以及对四类企业发展战略——稳定型战略、发展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多元化战略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外贸分公司应选择发展型战略。接着,对发展型战略的主要战略类型——密集型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及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终确定公司应采取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了避免投入过多资金,建议采取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一体化发展战略,其中有横向一体化,即与同类业务经营者合作,获得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以期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还有纵向一体化,即为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以期实现范围经济,提高企业利润率。本文同时对如何实施和控制这一战略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其中,主要从调整组织结构、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业务结构、建立海外网络、转变经营模式、搭建国内销售终端以及建立鲜明的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施这一企业发展战略。如何在事前、事中、事后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也在文中得以体现。该研究对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外贸分公司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对类似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彭旻[4]2001年在《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速,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渐发生重大变化,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战略转型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立足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国有外贸企业的环境、业务、组织、资源演变路径,通过深入、透彻的剖析论证,解构外贸企业的战略发展脉络,为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决策参考。论文首先对国有外贸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分别从国际国内贸易环境、服务方式、贸易结构、贸易主体等方面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内外环境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述,总结了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战略转型是国有外贸企业走出困境、再创辉煌的必然选择。论文第二章是关于外贸企业实施战略转型的理论基础,作者在借鉴国际贸易、贸易创新以及企业战略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模式,对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的原则、转型思路及路径、战略转型的目的、方法以及内容等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战略转型理论模式,为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富有新意的理论指导。论文的第叁、第四、第五以及第六章是关于战略转型支撑系统的探讨,作者试图从业务、组织、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对战略转型的支撑体系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构造一套具有理论前瞻性以及实际意义的战略转型操作模式,从而为保证战略转型的顺利实施和成功提<WP=8>供具体的操作指导。第叁章详细论述了国有外贸企业的业务重组,着重从结构优化和流程再造两个角度对国有外贸企业的业务结构和流程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外贸企业业务重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国有外贸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下主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问题,作者详细分析了知识经济对企业组织模式提出的挑战,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国有外贸企业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演变的趋势和方向。第五章是关于国有外贸企业制度安排的论述,作者着重围绕转型中的外贸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展开深入的讨论,提出了有效的国有外贸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框架结构,为外贸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第六章则对转型中外贸企业的管理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着重研究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和知识管理等内容。在第七章,论文还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促进战略转型的若干建议,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作者在第八章对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战略转型探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从实践角度进一步论证了战略转型对国有外贸企业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在回顾论文全貌的基础上,最后,作者总结了论文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了今后需要加以改进的方向。

尹德先[5]2012年在《加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潮流,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经济强国必须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必须顺应潮流,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将加快实施“走出去”列为国家战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走出去”的最主要部分。近些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上还有待于深化,且“战略”一词在研究中也有被泛化之嫌。因此,吸取国内外研究的优秀成果,借鉴对外直接投资先行国的先进经验,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理论基础,制定切合实际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对于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动态环境下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选题背景与意义,界定了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成果,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在梳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新成果的基础,提出动态环境下中国企业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动态广义优势理论,并以此构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分析框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环境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宗旨确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目标确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措施抉择。第叁章“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中国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历史上的后起者,为了学习先行者的经验,重点解剖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口韩叁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中引出规范性的启示第四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和决定因素”:战略是对历史的总结、现实的把握、未米的抉择。为了研究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在这里总结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通过实证分析,判断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从中发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加快’的紧迫性;最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从推动力和吸引力两方面找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为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宗旨确立、战略目标确定和战略各措施抉择提供了依据。第五章“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环境分析”:根据第二章设计的“战略分析框架”、第叁章的“启示”和第四章分析的“决定因素”,综合运用SWOT、PEST这两个战略管理工具,对后危机时期我国复杂多变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相应的决策方案。第六章“加快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综合前几章的分析,确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宗旨是“互利共赢”。确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是:培育具有动态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跨国公司;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东道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定加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抉择是:产业抉择、区位抉择、方式抉择、主体培育和政府服务。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动态广义优势理论”。2.试图将动态环境下的战略管理理论运用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中,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分析框架”,并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3.在国际经验的研究中,以动态环境战略管理的视角归纳出规范性启示。4.用SWOT-PEST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环境。

刘英奎[6]2003年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我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问题,即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思考。 一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其机遇和挑战。据统计,2001年全球大约有跨国公司6.5万家,它们拥有约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其产值已占世界总产值的1/3以上,其内部和相互间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额的60%以上,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90%左右。世界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日益频繁,进而促进了世界各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整个社会福利的提高。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可获性大大提高,各国经济发展对本国资源的依赖程度进一步降低。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尤其是随着中国的入世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商到中国投资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已经成群结队地来到中国。国内企业该怎么办?是在国内市场上偏安一隅被动挨打,还是走出国门主动出击,到国际市场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这一问题值得人们深思。 二是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振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开始出现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从1998年以来内贸部公布的中国主要商品的供求平衡情况资料看,其中供过于求的比例分别为:1998年上半年为25.8%;1999年上半年为72.1%,下半年为80.0%;2000年上半年为78.36%,下半年为79.64%。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面对这种严重的生产过剩,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非均衡主要是产业结构变化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造成的,因此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内自我发展来彻底解决,而必须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 叁是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瓶颈。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率较低,矿产资源品位较低,尤其是部分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据预测,按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预计到2010年国内45种主要矿产资源约有1/2不能满足需要。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对外投资方式,获取国外矿产资源以补充国内资源不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是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比例失衡。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但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应该是双向的开放,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走过了一条以“引进来”为主的发展道路,吸引了大量外资,对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02年12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外资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479.66亿美元。1994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世界第二大国,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相比较而言,对外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却无足轻重。最新国际投资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吸纳国外投资与发展对外投资应形成合理比例。国际投资经验表明,—个成熟的经济体系,引进外资额与对外投资额的比例一般以100∶110为宜。据《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研究,各类国家引进外资与海外投资的比例,发达国家为100∶140,发展中国家为100∶18,而我国仅为100∶8。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企业“走出去”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相称。面对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趋势,我国有必要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使得国民经济能够长期、健康、协调发展。 五是中国外贸出口深受贸易保护主义的侵害。随着世界生产力的迅速扩张,许多国家商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更加激烈,从而导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一些国家频繁利用技术和环境壁皇等非关税措施对商品进口设限;有些国家甚至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滥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韦糙贸易摩擦;不少国家则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组成区域性贸易保护屏障,阻碍外部产品进口。因此,各国之间贸易摩擦此起彼伏。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深受其害。据夕阻贸部统计,从1979年至2001年3月底,中国共遭受概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100多亿美刃.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内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面对这种贸易格局,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越过各种贸易保护壁垒,扩大我国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是我国企业新世纪应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我选择了“中国企业实施去出去战略研究”作为论文选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有所帮助。 具体地说,论文的选题具有如下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国内理论界、产业界对于“引进来”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引进来”的实践成绩斐然,“引进来”的理论更是异彩纷呈。然而,我国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屈指可数,关于“走出去

许晓华[7]2002年在《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在经济改革中,从“一统天下”到逐步放开,使一大批中小型外贸经营型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生的活力。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同时要适应WTO,中小型外贸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尤显重要。本论文提出了中小型外贸企业这一新生事物的概念、类别、特征,以及制约因素,探讨了中小型外贸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关系。 由于中小外贸企业属于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代,成长期短,又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理论上的准备不足,使其倍感困惑,加之市场秩序尚在建立和健全之中,使其因经营上供给不足出现的“吃不饱”现象、因知识能力不足出现的“吃不消”现象,以及因实力有限而表现出的“吃不下”现象和缺乏抗风险能力而表现的“吃不上”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其的发展。而我国加入WTO,恰恰正值中小型外贸企业处于迷惘之际,在迷惘中要面临“入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更使这类企业难以应对,以致在发展中出现了方向上的迷失。 为使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走出困惑,顺利进入新经济时代,本论文立足于对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研究,拟将通过分析中小型外贸企业目前所处环境、经营表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其发展取向,认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只有通过企业自身内涵的提升增强其对需求的预见性,保证其新产品开发中能配套以知识跟进时代发展,扩大其在经营中的开放性和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稳定性,才能立足市场,争取可持续发展。并且要以企业信誉和员工素质超前于企业发展作为其发展保证。 要取得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理性引导中小型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思路、经营战略、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从而实现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去创建服务贸易型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新模式。提出以服务作为企业竞争要素的表现形式和内在本质,通过服务贸易创建中小型企业的新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理念上开展全方位的服务贸易,把“小而全”要旨、产供销要旨、销售服务要旨作为新模式的表现形式,以制度创新完善自我建设,以知识型团队精神创建作为新模式的保证。 本文还对已发展为国家重点扶持的1000家外贸企业之一的浙江横店进出口有限公司进行了发展新模式举证,探讨了企业树立信誉,提高员工素质,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和推行战略性经营的做法。

黄安[8]2014年在《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危机中涅盘,转型中重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发展快速,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显着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际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外贸易在彰显其对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其影响的范围与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从国际上看,目前虽然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经济复苏乏力、形势复杂多变、隐忧风险仍然存在,下行压力仍较大,外需尚未根本改善,贸易摩擦增多等;从国内看,结构性矛盾突出、产能过剩明显、发展方式粗放等矛盾突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面对国内外多种因素的迭加影响,国际金融危机表面是对我国外贸增长速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外贸转型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外贸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论文以马克思的对外贸易理论为基础,对西方近现代的国际贸易相关理论及中国特色对外贸易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把握。在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体制演进、发展实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剖析。随后,论文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中国外贸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探索中国外贸如何转型时,论文分析研究了美国、日本等当今世界贸易强国的外贸发展模式。最后,本论文在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借鉴世界贸易强国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探索了比较贴近实际、科学可行的路径选择,对我国如何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提供了发展思路。

陈文洁[9]2010年在《国有外贸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公共关系网中最重要的一种外部关系,政府关系开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而良好的政府关系管理更是企业取得成功的保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实践。国有外贸企业,曾经在中国外贸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也在推动中国向世界经济强国道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入世的冲击,国有外贸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出路被学术界、企业界高度关注的同时,应该把政府关系管理纳入到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范畴来考虑。本论文以国有外贸企业为研究主体,首先归纳分析国有外贸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特征。然后,基于对国有外贸企业的SWOT分析,进一步总结了其面临的内部和外部公众环境。加入WTO后,面对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环境,国有外贸企业又将如何来调整其政府公关的策略呢?本文通过探索性的小样本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归纳了国有外贸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现状,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案例实证分析,针对目前国有外贸企业在开展政府关系管理时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本论文是将企业政府关系的理论与国有外贸企业的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尝试,希望能给相关外贸企业在从事政府关系管理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能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国有外贸企业的管理实践。

顾露露[10]2005年在《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选题背景跨入2005年,我们已进入后WTO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叁大出口贸易国。中国GDP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急速增加都部分得益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长江叁角洲、珠江叁角洲等地区近年来的资本积累也大多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现阶段,出口贸易确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出口“叁驾马车”之一。正确认识出口贸易的任务和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贸易产品的产业属性和它的出口贸易前景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蓬勃发展是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分不开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是暂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生产对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大量的此类产品的出口必然导致各国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形成的贸易保护政策的阻扰,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由于附加值偏低,赢利空间有限,长期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的固化,也就是长期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链条低端容易形成“比较利益陷阱”,使我国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工标准的提高也是对劳动力低成本的严峻挑战。(叁)印度、马来西亚等一批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展迅猛,很容易替代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新的目标国。也就是说当前情况下,在保有目前现有的出口贸易优势前提下,今后我国企业重点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以什么样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角逐利润是现阶段我国发展出口贸易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始于“产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历经“中小企业淘汰论”,“中小企业存在论”和当代的“中小企业发展论”几个时期。学者们对中小企业存在领域、支持系统(即中小企业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概念。中小企业的特性总体上是鲜明的。它的高成长性和高死亡率令人关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是许多成功大企业的孵化器。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明显:它们机制灵活,对市场反映灵敏。管理更易于扁平化,所以效率更高。中小企业的劣势也是明显的:它们规模较小,资金、技术实力弱,成本偏高;它们缺乏规范操作,信用等级偏低,在融资等方面受较大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信息相对闭塞,人才匮乏等等。随着国家外贸经营权登记备案制的实行,中小企业在出口贸易方面的自由度增大。中小企业出口及风险问题就成为国民经

参考文献:

[1].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D]. 贾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2

[2]. 我国私营外贸企业经营战略研究[D]. 刘丽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3]. 厦门信达外贸分公司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战略浅析[D]. 刘华荣. 厦门大学. 2008

[4]. 国有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D]. 彭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1

[5]. 加快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研究[D]. 尹德先.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

[6].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D]. 刘英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7]. 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模式的研究[D]. 许晓华. 河海大学. 2002

[8]. 新时期中国外贸转型发展研究[D]. 黄安.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9]. 国有外贸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研究[D]. 陈文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10]. 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D]. 顾露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新经济形势下传统国有外贸企业竞争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