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同体论文,高职论文,岗位论文,能力论文,校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0)25-0037-05
积极探索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针对性所决定的。然而,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及其所带来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的巨大变化,都为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破解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困惑与困境,我们提出了基于“校企共同体”背景下,培养学生“首岗适应能力、多岗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举措。
一、解读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困惑与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步伐的加快,职业岗位的变化越来越复杂,职业的半衰期时间越来越短,传统的职业观念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出现了诸多困惑与困境。
其一,从全球经济社会变化的层面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急剧变化的全球经济所产生的“职业岗位迁移”现象彻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也使得职业岗位的变化更加复杂,更加快速,更具挑战性。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本质及其自发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动荡不安;现代工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方式,使工作遭到分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作;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则使职业难免带有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职业流动性加快。相应的,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折旧与更新越来越快,因而,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终身性职业时代已不复存在,支撑职业或就业的“一个中心”原则和“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开始动摇并得到改变。[1]
其二,从中国经济社会变化的层面看,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速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步伐。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着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双重选择,在实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进程中,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职业岗位的变动所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在这一巨大变迁过程中,中国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各种职业间的联系与竞争使人们就业的选择、再就业的机会、职业岗位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也越来越不确定,形成一种“职业岗位迁移”的社会现象。所谓职业岗位迁移,是指人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机制的加剧,打破一生只维系于静态的一次性职业岗位保持不变的模式,进行跨职业、跨行业、跨企业、跨岗位、跨工种的职业变动。[1]
其三,从人才培养的结构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及其产品结构的巨大变化,现有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及其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都不能跟上这种变化,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配置相悖。就高职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快速扩张,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尤其是师资队伍的严重滞后性和薄弱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专业、数量、知识、技能等高职教育内部结构与职业、行业、岗位、人才需求数量和质量等市场外部结构不相适应。由于市场经济的短期性、快速变化性和不稳定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迟滞性和相对稳定性,致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部结构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结构的调整与变化。譬如专业设置:一方面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专业设置没有根据市场机制进行调整,在市场热需时拼命增产,在需求下降时却缺乏适当减产,导致毕业生结构性过剩。例如,曾经“热销”一时的计算机专业,而今因其总量过大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另一方面是结构性的供不应求。由于缺乏有效的人才需求预测和专业调整,市场急需的某些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结构性匮乏成为常见的现象。[2]据2007年10月29日的《武汉晨报》报道:“高级翻译人才奇缺,需求近十万毕业生不足千人”。又据中央新闻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家庭护理人才缺口将达100万人。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匮乏是导致高职学生就业出现困难的重要原因。
其四,从学校和企业来看,处于经济社会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变革时代,为应对这一变化,积极寻求建立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彼此都为改变自己的不利境遇而进行不懈地探索。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寻求建立战略联盟,也是校企双方力图摆脱经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不利境遇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松散型的校企合作并没有改变双方的不利境遇和尴尬局面,所存在的瓶颈和弊端主要是学校的积极性很高,企业的积极性很低。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相脱离,课程结构体系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要求相脱离,教师、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机会受到了限制,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准工作岗位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制约。
其五,从学生层面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的迁移遇到了诸多困境和困惑。根据某高职院校对该校6个专业795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既迷惘又不做准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担心找不到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岗位,或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岗位;计算机、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等专业的职业岗位的不确定性高达一半以上。[3]尽管宏观上高职学生产生职业岗位迁移的困境和迷茫是受经济社会转型变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业、产品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影响,但是,微观上高职院校专业培养方向、课程结构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经济社会需求和企业实际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构建校企一体化理念下的“校企共同体”。
“校企共同体”使企业进学校,师傅进课堂,学校融企业,师生进车间,校企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学校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岗位要求,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这是改善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迁移困境和困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校企共同体”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之间有效对接
“校企共同体”是校企双方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平台与载体,是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目的是为了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表面化、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生职业岗位及其能力培养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了友嘉机电学院、达利女装学院、金都管理学院、青年汽车学院、新通国际学院和临江学院等6个“校企共同体”。我们从“校企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中认识到,“校企共同体”在“联通岗位、重构课堂”,培养学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首先,“校企共同体”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校企共同体”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和内容,共同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及其职业岗位(岗位群)的实际对接问题,由于企业主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校企共同体”在人才培养及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校企共同体”优化了课程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生产需求,使课程结构体系对应企业生产项目要素,使专业课程内容对应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依据每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和技术(技能)能力。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校企共同体”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的准工作岗位能力。“校企共同体”是校企双方建立的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教师下企业经历了工艺流程,教师的教学岗位联通了企业的生产岗位,企业的师傅、能工巧匠亲身体验学校教学经历和学生工作经历,联通了教师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教师联通了师傅岗位,师傅联通了教师岗位,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实现了双向的岗位互换与互补,换位思考,换岗工作,共同完成学生培养任务。教师与师傅的岗位互换与联通,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岗位与生产实践岗位的常态化、多元化、双重化和交叉化。学生在课堂上既可以经常接受具有理论知识兼有生产实践技能的教师的授课,也可以经常接受具有生产实践技能兼有课堂教学经验的师傅的授课;同样,学生在企业也可以经常接受具有双重身份的教师或师傅的技术指导。教师与师傅的岗位互换与联通,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明确了生产岗位或将来工作岗位的方向、内涵、要素及要求;表现在企业中,使准员工的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生产技术的要领、工艺流程的方法和工作岗位的要求。学校企业双方融合贯通,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针对性,教师、师傅和学生三者互动,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质量。
三、高职学生职业岗位培养的路径与对策
(一)路径
1.主要专业对准主流企业,提高人才培养的时效性。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的主流企业建立了6个校企共同体,使得学校的32个专业中的21个专业都能与这些主流企业相对接(详见表1),对接率达65.6%。主要专业对准行业的主流企业是建立校企共同体的基础,专业建设对接主流企业,为企业生产服务,丰富了专业建设的内涵,提升了专业建设的质量,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益。
2.专业课程对接职业岗位,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校企共同体的背景下,学校主要专业的设置对准主流企业的生产需求,学校主要专业课程对接主流企业的职业岗位。依据行业主流企业的职业岗位(群)来设置和确定专业,职业岗位(群)为专业设置提供企业人才需求的数据,决定专业的办学规模,职业岗位(群)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决定着专业课程的设置(以达利女装学院《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为例,详见图1)。
图1 专业课程对准职业岗位示意图
3.教学内容瞄准岗位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在校企共同体的背景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不仅使主要专业对接主流企业,主要专业课程对准职业岗位,而且使教学内容瞄准职业岗位能力,有效地处理好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学校实施项目化教学,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要依托企业的生产项目开展教学,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该生产项目的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达利女装学院《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为例,详见图2)。
图2 教学内容对准岗位能力示意图
(二)对策
建立校企联动机制,提高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效率。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一体化”理念引领下的“校企共同体”联动机制,6个校企共同体全部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校企理事会制度,并实行校企共管、共赢的运行机制,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及其人才质量的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校企双方有效对接,学校坚持的原则是:“要使学校能够受益,必须使企业先受益;要使企业首先受益,学校才能受益。”学校运用校企理事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有效解决了目前中国校企合作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即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瓶颈问题,从而使校企双方共同受益,运行效率事半功倍。在这样的大原则和前提下,教师和企业有效对接,解决了教师企业经验不足和实践技能不高等问题;教师和师傅的正向对接以及师傅和教师的反向对接,教师和师傅、师傅和教师之间达成了双向职业岗位互换与互补,教师和师傅岗位能力双双得到了提高;学生和企业的定向对接以及学生与师傅的定向对接,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定向培养和提高,校企共同体下的校企联动机制,提高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准确选择人才培养途径,强化“首岗适应”能力培养。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6个“校企共同体”,准确把握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选择人才培养路径,确立了“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格。“首岗适应”是指高职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以及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能够在毕业后胜任和适应第一个职业岗位,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所决定的,也是由企业岗位需求所决定的,强化“首岗适应”能力培养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力争使6个“校企共同体”所覆盖的21个专业的毕业生“首岗适应”率达到100%,比其他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适应率高出10个百分点,充分发挥“校企共同体”在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迁移”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一种学习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从迁移发生的学习类型或领域上看,它是指知识、技能习惯、情感和态度的迁移。“多岗迁移”是指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为应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对自己职业岗位作出的必要调整或拓展,它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新起点和新高度。在强化学生“首岗适应”能力培养和注重学生“多岗迁移”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只有注重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才能不断地适应经济社会变革和职业岗位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育强调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职业岗位发展相适应,因此,强化高职学生“首岗适应”能力培养,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
创业带动了学业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职业岗位的品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多途径、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的品位。学院提出,“我们可以没有‘马云’式的人物,但必须要有培育‘马云’式人物的平台”,“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创业成功是我们的教学成果,创业失败也是我们的教学成果”。学校还提出,创业教育既是普适性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业教育,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兴趣,提高创业素质,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创业教育又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教育,为少数确有创业愿望、又有可行项目的学生提供平台、提供支持、提供服务,创业园是重要平台。基于这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新理念,学院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创办了高职科技(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
目前,创业园建筑面积已达6000平方米,入园企业54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企业44家,教师创业企业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园区企业注册资金达1700余万元。大学生创业人数210余人,带动了300余名大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创业园先后获得“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优秀孵化基地”、杭州市经济开发区“创意产业园区奖”等荣誉,2010年3月,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单位”,成为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家“国”字号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园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拓宽学生创业就业渠道,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品位,谋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领学生走创业带动就业新道路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校企共同体”理论,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岗位培养的时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学校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和理论,是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新诠释、新发现和新创造;学校提出“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理论成为引领新时期高职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模式,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成为新时期高职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新平台,它将为改变高职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发挥重要的作用。
标签:学生创业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校企合作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经济论文; 创业论文; 岗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