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中测量技术的应用论文_江进才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中测量技术的应用论文_江进才

江进才

茂名市国土资源勘探测绘院 525000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土地测量与数字化成图的方法,土地勘测内容与土地规划相结合,测量技术与土地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工作相结合,并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有效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测量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应用

1引言: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范围内,通过运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的投入,通过独立的业务单位组织开展的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以达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目标的过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所要求实地测绘的1:2000地形图,其基础控制精度要求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Mw(相对于起算点)为5cm;图根控制精度要求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我市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具有项目数量多、分布区域分散、坐标联测困难等特点。如果采用常规测量手段,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由于其受较多观测条件的局限,如要求点间通视、外业中不知道测量成果的精度等,使得地形测量工作开展困难,而且费工费时。而利用RTK技术,则可以充分利用其布点灵活、全天候观测、工作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大大简化地形测量工作,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GPSRTK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RTK是指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方法,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静态GPS测量采用相位差分可以达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精度,但缺点是经过事后处理才知道结果。而RTK通过实时处理即能达到厘米级精度,其优点:(1)基准站及流动站不需通视。只要流动站接收机能接收到4颗卫星及基准站传来的差分信号,就可进行测量。(2)测程长。(3)测点速度快。(4)可对测点精度进行设定,测点精度高。RTK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次新的突破。其主要原理是:基准站接收机设在具有已知坐标(也可无已知坐标,地势较高)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将测站的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通过数据链发送出去,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通过OTF(OnTheFly)算法快速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通过相对定位模型获取所在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坐标和精度指标。利用RTK进行地形图测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准站的选定和建立基准站的安置是顺利进行RTK测量的关键,所以在选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避免选择在无线电干扰强烈的地区;

②基准站站址及数据链电台发射天线必须具有一定的高度;

③为防止数据链丢失以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

(2)控制点的布设

采用GPS实时定位系统进行控制加密,在布设点位时,尽量避开高楼、高压线、变压器等辐射源,GPS天线300以上无大片障碍物遮挡,且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便于测图定向。农村居民地及其房前屋后的林地,由于对天通视的条件限制,一般不宜采用GPS实时动态进行图根点加密,需采用常规{贝4量、导线或极坐标法进行。在测量时应确定观测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开始前与已知点比测,观测一段时间或仪器失锁以及观测结束前比测的方式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有效地确定仪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从而确保观测成果的可靠性。

(3)外业施测

①从实际工作来看,利用RTK实测时,需要在测量初期静置数分钟,然后马上开始测量,否则将有较大的误差。代入记录数据后,如正常工作以后则其记录方式不受影响。

②根据我们的作业经验,RTK的范围以不超过10km为原则,否则解算速度、精度等都大受影响。为了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移动站宜采用带支架对中杆,这样移动站天线稳定性好,对中误差小,同时在采集数据时应等数据跳对变化在毫米位时采集。外业人员在基准站架好仪器即可开始测量了,在记录数据时要求测量人员立点要准确,尽量稳住对中杆。

3土地测量与数字化成图的方法

(1)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若施测地区确无85高程基准,可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测区附近10公里内无国家等级控制点,联测工作有固定困难时,经同意后可采用近似北京坐标系(1:1万地形图上图解坐标点并磁北方向定位)。测量面积不足200亩以上的须经国土资源厅测绘主管处同意,测量面积不足200亩的,经市(州、地)国土资源局同意。土地开发整理的地形图测量比例尺一般定为1:2000、1:1000、1:500(根据业主要求确定比例尺)但等高距都定为1米。土地开发整理所使用的测量的地形图,是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为完成这项工作,测区附近10公里范围内有国家大地控制点应进行联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来满足测图精度的需要。

(2)成图方法。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再加上测绘技术不断升级,目前的成图方法高效、快速、美观,只要将野外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利用专业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就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绘图仪中输出彩色或黑白图件。

(3)竣工彩图着色执行《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的要求。

4勘测内容与土地规划相结合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地形测绘内容有一些特殊要求,测量内容有以下特点: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地形图测绘如遇农村居民点,只施测村庄外围线,内部标注村庄名

称,居民地内通向项目区的沟、渠、路、桥等应从村庄外围线起准确绘出。

(2)在以往的常规地形测量中,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地物,即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一种是地貌,即把地面的高低起伏形状用等高线表示出来。而土地开发整理的测量内容不仅只包涵地形测量的两大要素,而且它必须符合土地规划设计的要求,准确测绘并表示测量当时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地类及每一丘块的田、土的范围线。正确表示各地类现状符号,如遇地类现状和台账不符的其符号以测量当时的现状地类表示,并在测量技术报告中加以说明。项目区含二个以上独立片块的,分片统计各地类面积,汇总地类面积统计表。

(3)准确测量项目区范围及主要拐点经纬度座标。

(4)准确测量权属状况,标明界线及权属单位名称。

(5)为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在地形图上每一丘块标示一个高程注记。

(6)项目区有15度20度以上坡度区的,应在图上分别予以注明,并用片色表示。

(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竣工测量还应注意竣工边界的测量应准确无误,并接合项目区的规划设计进行对照检查,核实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范围是否吻合。

(8)竣工丘块、道路、沟渠、防护林工程等竣工设施应准确测绘,确保各地类面积及各项工程设施的数据准确无误。

(9)在测量好的竣工图上量算出各丘块面积并汇总。

5测量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相结合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除对测量有一些特殊要求外,对变更调查、土地登记也有一些特定要求,它们之间还有一些联系,例如:

(1)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地块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地上他项权力的调整。因此,测量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应结合起来,是我们完成开发整理任务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2)测量前,在一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圈出开发整理项目的范围,再到实地找到其对应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有权属关系,还需要权属双方清晰界定每个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位置和界线,由此,才能进行测量,最终得出详实面积和测量图。内业以村为单位统计各地类的分类面积。勘测图及分类面积可提供规划设计部门对整理项目进行规划设计预算编制。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成后,如果依然采用原权属界线,但当土地经过开发整理后,权属界线已不明显,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将权属界线进行准确的放样,它们的权属关系没有改变,实际变更的只是地类而已。如果确实需要土地权属调整的,应实地进行划分,确定界线,按土地详查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相应的认界手续,编制符合土地详查规程的权属图,并及时确认土地权属,然后进行土地登记造册。

6总结

(1)关于确权定界。测量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排头兵,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权属定界,当牵涉到多方利益时,必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场指定。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避免日后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2)关于测量联入国家控制网。建议在条件成熟、经济能力能承受的情况下,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将平面系统和高程系统联入国家控制网,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地形图。

(3)实践证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既增加了耕地,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又改善了农村社会生态环境,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深受群众欢迎的事业。作为测量工作者作者任重道远,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提供最佳的规范化服务。

论文作者:江进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  ;  ;  ;  ;  ;  ;  ;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中测量技术的应用论文_江进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