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人民教育》杂志里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好孩子的背后”。这篇文章叙述一个男孩名叫林森浩,他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读到大学本科,成绩一直很优异,而且从不犯错误。等到他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参加了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工作面试,10选6的时候,只有他没有穿正装,他感到领导们会因此瞧不上他,他被排在第十个面试,原本只是随机安排的,他也觉得是领导有意为之,只是让他出场陪衬一下,他觉得自己肯定没戏。然后投毒,造成人命伤亡,最后被判处决死刑,可悲地告别短暂的人生。
读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一个班级里,不仅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各方面表现一般的学生,更有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思想品德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他们还不能充分把握自己,有时候总是不自觉地违反纪律或犯错误。可以说,犯错误是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对于小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老师进行批评指正是正常的,但要避免盛怒之下的批评或采取不恰当的手段。因此,教师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小学生的错误,不要轻率地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而应予以宽容,给予改过的机会。作为老师,只有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来面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行为,愿意耗费智慧和精力去探寻他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的真正原因,才不至于以成人的逻辑去误伤他们。
一、偶尔犯错的孩子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敢于冒险
冒险是创造型人才的个性特征之一,他们喜欢强烈刺激,富于探索精神,敢于做没多大把握的事,当然,也容易犯错误。记得同行讲过这么一件事:两个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冬季的一天到朋友家玩,当其中一个看到炉子的炊壶嘴喷出的阵阵白雾,马上喊到“快来喝气哟!”小嘴巴就凑上去准备喝,发现热气极烫,情知不妙,急忙招呼:“喝不得,喝不得!”从这件事上可知冒险的孩子不仅知道喝不得,他还可能体会到摸不得,如果大人就从这时出发,讲讲为什么“喝不得”,这些白气是怎样产生的等等,就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
经验证明,“淘气”的学生往往比“老实”的学生更有创造力,其原因就是淘气的孩子接触面广,大脑受的刺激多,激活了他们的智能。
二、偶尔犯错的孩子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经验教训,性格坚定,能经受挫折
温州殴海有个八岁的男孩,聪明听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未上幼儿园就开始写日记,四岁读完《十万个为什么》,五岁轻松读报。从未做过令大人不高兴的事,也从未受到任何批评。但就在前不久,他趁人不备时,悄悄地点着了大衣柜的衣服,然后一声不吭地溜出门,终于酿成大祸,所有的家具及许多有价证券都化为灰烬。事后,父母追问他为何纵火,他竟说母亲为了洗澡而批评了他,他非常气愤,于是就以此来报复母亲。
挫折教育人人会说,但一遇到实际情况,我们就得思量怎样教育。其实孩子一次错,就是一次挫折。我们要从中分析为什么错,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怎么办,有时还需要一些适当的惩罚,让他记住这个教训。这样,锻炼了孩子的性格,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一般的挫折他们也就挺过去了。
三、偶尔犯错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强,适应社会能力强
我校地处集镇边缘,赶集时,有些学生在路上常被社会流子敲诈。在调查中发现,被敲诈的学生都是“乖孩子”。究其原因,调皮学生不怕事,遇到这样的事要么报警,要么高声喊叫,要么反抗,不法分子怕“出事”就专找“乖孩子”。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什么都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唯唯喏喏,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人。
“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障碍,则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怡然自得。”英国的心理学生布朗的这段话说得十分形象。
四、偶尔犯错的孩子懂得关心别人,感激别人,回报别人
不知道其他教师有没有这种体验,对老师有感激之情的学生中,调皮学生比“乖”学生多。在我开始教书时,遇到一个打架大王,他姓张,打架只分时候不分天数,不仅不服同学,还不服老师管教。到我班以后,我关心他,教育他。记得一次家长会上,在讨论他时,他听到同学们、老师们对他的评价。当时他哭了,哭得很伤心。从此,他像变了一个人,成绩一跃而上,成为班上尖子生之一。尽管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考起学校,但他对老师的那份感激之情是很深的。有一次我在集市场上买了三十斤大米抬回家,当时公路不通,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他,他硬把我肩上的担子抢了过去,在路上一直回忆我们在学校的往事,并充满感情地说:“蒙老师,如果是你把我带毕业该有多好!”眼里含满了泪花。
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只是时间问题,何况孩子。如果我们对学生过分苛求,一点错误都不能犯,他们创造的勇气就会受打击。家庭、学校要有宽容的气氛,要想办法减少对犯错误的焦虑,要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压力,害怕会禁锢学生的智力活动,阻碍学生的新思想和探索力。没有爱因期坦的“离经叛道”,就不会有后来的大科学家,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更要允许他们改正错误,我们不能让孩子的错误任其发展,也不能将孩子一次错就一棍子打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要理解他们,宽容他们,正确对待他们,及时教育他们,只要我们教育得当,还能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接受经验教训,锻炼自身的毅力,使他们更有活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因此我说,偶尔犯错的孩子未必是坏孩子,从不犯错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
论文作者:蒙光效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9
标签: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老师论文; 好孩子论文; 更有论文; 挫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