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审计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角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规划论文,角色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碳审计为总体规划之基础
要推动有关之城市规划,我们必须要从我们传统的思维跳出来。要规划一个节能、低排放、低碳的城市,我们首先要了解影响城市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的决定因素: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和一个城市的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运用和分配息息相关,从而直接影响城市碳排放量。把握和应用这主要原则到总体规划编制方法上。
城市是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重要行动平台和载体,城市市政府有责任推动以减低碳排放为目的之规划和管理政策,对城市进行碳排放审计是实施以上具体工作必需之科学数据基础。然而,不少城市本身对其碳排放之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都未有完整之科学数据供政策情景分析之用。
二、城市碳排放审计量度什么
城市“碳足迹”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体系在一段时间内温室气体排放之总排放量,再推算单位排放量。不同国家、城市、社区、企业、个人都有他们之“碳足迹”。目前国际通用之弹排放存量计量可以包括两概念:
国外不少城市已具备大量城市碳足迹和审计碳排放量之基础研究,同时进一步具体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之城市发展政策,笔者在其他论文对分析的对象城市包括:纽约、温哥华、东京、伦敦等已有所比较,在此不再复述(叶祖达,2009)。
然而,目前除了个别相关学术专题研究和以区域为单元之讨论外(葛庆龙,2004;梅建屏等,2009;柴方营,杨文月,2008;刘传江等,2009),目前我国把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体系作为单元出计量碳排放量之实施经验不多,更没有具体项目把“碳排放审计”概念融进我们之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内。城市规划建设作为直接影响城市碳排放之决策环节,这缺口必须通过把规划编制过程和手法扩展。最基本任务是把“碳审计”概念实施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三、建议碳审计概念应用总体规划编制之实施框架
我国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原则为:“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实际上,城乡规划法已十分明确把要求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符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宏观规划要求付于法律效力。
城市发展战略、规模和政策会具体在空间中落实到城市内之土地利用布局,特别是在宏观层次之法定总体规划。以城市碳排放量审计为政策和规划研究工具,可以充分利用法定规划去达到低碳经济下之节能减排目标。笔者就总体规划编制此有以下四方面之建议(图1)。
图1 城市碳排放审计概念应用总体规划编制之实施框架
(1)采用“碳排放”情景分析为总体规划编制基本依据
①在基线研究工作中包括收集、分析、推算城市弹排放量和“碳足迹”。研究过程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把城市之碳排放历史数据及未来情景分析作出科学之模拟;
·把最主要之碳排放源头作出评估(下文会讨论有关源头分析考虑);
·再按分解出来之因素作预测和政策分析;
·通过不同力度和宽度之政策情景,对未来排放量作出推测。
②透过此审计过程,城市决策者会很明确知道不同之政策对排放目标之效应为何,并制定低碳经济愿景和指标。有关主要碳排放源头分类,一般可以参考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包括:
·能源活动:矿物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和氧化亚氮排放;煤炭开采和矿后活动的甲烷排放;石油和天然气系统的甲烷逃逸排放和生物质燃料燃烧的甲烷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水泥、石灰、钢铁、电石生产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农业活动:稻田、动物消化道、动物粪便管理的甲烷排放;农田、动物粪便的氧化亚氮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碳贮量的变化,以及森林转化为非林地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城市废弃物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甲烷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甲烷排放。
③把以上源头分析框架应用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需要就城市规划具体内容和控制管理手段调整,提出不同源头因素会影响到之规划内涵: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原则、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和产值、土地利用方案和建设标准、综合能源供求战略、交通发展策略、水资源、废物处理等。
(2)建议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碳排放相关指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表之《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改进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提出方向(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7)。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等4大类,分为控制型和引导型。此体系把城市资源指标归纳到总体规划编制层面,要求总体规划反映一个城市资源节约利用、节约使用的状态和水平。在本来资源总量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水资源平衡、水资源利用率、单位GDP能耗水平和使用结构、节约集约用地等结构性、效率性指标和均值性指标。同时也在环境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增加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指标,促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目标的实现。
要从城市规划在总体规划层面确保了基本的碳排放量管理框架,建议城市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碳排放相关指标如:
·总碳排放量
·人均碳排放量(“碳足迹”)
·单位建设用地碳排放量
·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
·单位GDP碳排放量
(3)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制定城市碳排放专题规划报告
建议于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之因果关系进行总结,针对存在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出发,对城市的碳排放控制目标、战略、空间规划、实施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编制“城市碳排放专题规划报告”,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基础。
(4)对总体规划不同比较方案作从控制碳排政策角度放提出建议
建立碳排放指标系统和专题规划后,总体规划内各项空间规划便可以有科学、客观、定量之目标出引导规划编制。就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城市碳排放的角度来说,目前城乡规划法和相关编制办法包含主要和气候变化之相关的主要规划内容。笔者建议在具体编制过程,以下方面可以考虑研究落实应对碳排放量:
·城乡统筹发展土地利用模式
·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保护和气候变化之关系
·能源供应和需求
·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市域绿色交通发展
·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之低碳目标
·综合防灾体系与适应气候变化之应对
四、结语
气候变化会带来前所未见最严重和影响范围最大的市场失效,我们的经济代价极大。全世界需要要走向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城市规划是发展低碳经济之主要手段,而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不同政策、部门、执行任务。城市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深化去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城市决策者应积极探讨城市本身对其碳排放之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科学数据供政策情景分析。本文建议城市制定以低碳经济城为目的之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之审计,评估本身之碳排放量和未来情景,作为城市规划特别是总体规划编制决策之基础。再通过各种规划内容和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城市在空间和资源规划提供明确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