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的思想意蕴
——以高校共青团工作为视角
刘 於 清1,刘 宇2
(1.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湖南 张家界 427000; 2.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 430074)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是由共青团改革的目的、动力、方法以及价值取向等内容构成的,其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立意高远,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青团改革实践积累形成的宝贵经验和科学方法,深刻回答了“从何改革、为何改革、如何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的思想意蕴,对指导高校共青团改革转型,加强和改进高校的青年工作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有利于共青团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正确把握青年思想特点变化,进一步创新共青团工作。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要自觉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为指导,在价值导向上:需要保持增强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在组织建设上:需要提高共青团组织覆盖面、活跃度和认同感;在管理模式上:需要提升共青团组织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共青团改革;高校;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从主政地方到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和批示共青团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共青团改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战略部署。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要立足于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面貌、新特征,不断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在继承共青团工作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高校的青年工作,不断促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转型与创新,有利于发挥其在高校“大思政”协同育人中的生力军作用。本文在具体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意义。
一、重要论述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是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政治责任、工作主线等方面不断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党的群团组织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共青团改革的目的、价值、动力和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系统回答了共青团从何改革、为何要改革、怎样推进改革等系列重大问题。
where Keis the back electromotive coefficient of the motor,and x is the rotary velocity of the motor.
第一,确定共青团改革的关键点。“任何组织的改革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也都有清晰的问题及表现。”[1]近年来共青团工作存在诸多困境和难题:一是工作对象高端化和高龄化,远离青年群体;二是工作方式机关化、行政化,忽略基层青年实际;三是工作内容趋于娱乐化,以活动代替工作;四是工作载体格式化,缺乏创新意识。“这些现象的存在和不断蔓延,影响和制约了共青团的建设和发展。”[2]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团员的政治意识、模范意识与先进意识,最终弱化了共青团的整体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群团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增强“三性”的要求,即群团组织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特别是要重点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随后的2015年11月,正式拉开了党的群团组织改革的序幕,先后出台了《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重庆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等改革方案。2016年8月,出台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对共青团中央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改革措施等诸多内容进行了全面部署。此次群团改革主要是改机构设置、改管理模式、改运行机制,关键在于使群团组织面向基层,祛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回归“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增强青年归属感,为广大青年学生实现人生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
本文利用这66个市场期权价格数据,分别基于Merton跳-扩散期权定价模型、Heston期权定价模型和Bates期权定价模型来对实现模型参数的校正。相关算法的参数设置:CEBA参数设置同前文,GA算法和PSO算法的种群规模P=100,最大迭代次数为600。3种算法在测试中每次实验的函数评价次数均为6×104次,3种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具体结果如表10所示,其中评价指标为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
第一,价值导向上:需要不断增强共青团政治性、群众性和先进性。价值导向是个体、群体、社会等主体在众多价值取向中将某一种价值取向作为自身的主导追求方向。正确价值导向对高校共青团的创新发展、协同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共青团的价值导向问题,在对群团组织改革做出重要批示中指出:各群团组织要立足于自身实际,直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攻坚克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夯实群团工作基层基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时,又强调要把“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群众性、先进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9]作为其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再次就“增强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10]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安排。可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了共青团改革,增强政治性、群众性和先进性始终是改革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为高校共青团改革和工作推进提供了行动指南。高校共青团的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党委,又要面向青年、为青年服务。一是增强共青团改革的政治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高校共青团要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和保持政治定力,使改革的政治性贯穿到高校共青团改革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二是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共青团的先进性,团组织应该根据自身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时开展团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引导青年学生接受先进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做好精神“补钙”,恢复对青年的影响力。三是共青团是党开展青年群众工作的得力助手,必须按照党的要求,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共青团在本质上是“靠近党的”群众组织,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团结青年,走进青年心里,维护青年利益,引导青年发挥先锋队的作用。
第二,进一步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的必然要求。课题组调研数据显示,当学生在回答“关于团组织是否有严重的‘四化’问题?”32%的学生认为高校团组织在某些做法上存有行政化的痕迹,有的学生指出:“平时主要是通过老师接触、公章、文件认识团委,觉得它是带有行政命令性质的一个组织。”还有学生认为:“举办的各种活动,感觉命令性的活动比较多。”28%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团组织举办的各类活动符合广大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举办活动存在走过场等问题。”可见,高校共青团建设的工作机制不完善导致团的工作内在动力不足。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存在感较低,又未能适应青年的需要,解决青年的思想问题,教育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因此应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使之更接近学生实际,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青团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青年,如果不能密切联系青年,深入到广大青年之中,一味地自说自唱,工作是做不下去的。“团干部要深深植根青年、充分依靠青年、一切为了青年,努力增强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8]高校共青团工作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针对学生普遍需求,实施好“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制度,切实建立共青团与青年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规范化、课程化与制度化,为中国特色群团发展道路而贡献出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经验和力量。
二、高校共青团践行重要论述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共青团承担着凝聚青年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根本职责。共青团是为青年服务的,新时代青年思想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共青团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当代青年的需要。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如何走出贴近学生实际不够,工作机关化、行政化,服务碎片化等工作困局,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二,组织建设上:需要提高共青团组织覆盖面、活跃度和认同感。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基本采取传统组织架构,即“学校团委——学院分团委——班级团支部”三级形式,对青年有效覆盖不足,单个组织力量薄弱,并存在影响力弱化、活跃度减退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发扬高校共青团传统组织架构延伸优势,弥补其不足。传统组织架构是层级化的,应努力形成纵横工作机制,使传统组织架构不断延伸,拓展团的工作空间,逐步引导共青团组织进学生宿舍、学生社团、学生创业团队等等,实现团组织建设的“网格化”,即“一个团籍、多种身份、多向多层延伸。”在做好现实空间团的工作基础上,还要注重结合青年学生特点,将团的工作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上去,做好向网络空间组织全覆盖。要注重运用新媒体、自媒体技术,通过平台载体弘扬社会主旋律,建设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产品,以此满足青年需求。同时畅通青年和共青团组织之间的对话渠道,引导青年合理表达自己利益诉求,实现沟通“扁平化”,从传统现实空间到网络虚拟空间,进一步拓展高校共青团组织视野。二是改变共青团“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自夸自赞”的工作状态,要营造健康向上的团的工作作风,明确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导向,认真剖析共青团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走出团组织建设的困境,引导青年学生真正认同共青团,增强归属感。高校共青团要继续加大对班级团支部的支持力度,在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班级的团支部开展工作仅仅局限于收缴团费和布置上级团组织下达的任务。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日常团的活动中考察优秀团员,做好优秀团员的培养和推荐工作,开展有特色主题团日活动,通过活动载体实现团组织和青年学生的有效互动,使共青团真正成为青年学生的组织依靠。创新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团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做好团员的思想引领,着力提高团课对团员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实效性,提升基层团支部的活跃度、积极性与创造性。真正把高校共青团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有特色,增强学生获得感,凸显共青团魅力。
第三,创新共青团的改革方法。共青团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题中之意。从方法论视角来看,作为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同样也适合共青团改革,主要体现在:一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2015年7月,党中央首次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群团工作被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此后上海、重庆等地群团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在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后,《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2016年8月正式出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重申深化共青团改革是增强党的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至此,改革目标清晰、路线明确,改革实践稳步推进。二是坚持组织保证与青年参与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共青团要不断加强团的干部、团员队伍和团的组织等方面建设,落实和深化从严治团的要求,为深化共青团改革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同时发挥青年主体参与作用,根据青年特点,维护好青年利益,增进青年友谊,做青年知心朋友[5]。青年主体参与改革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共青团改革中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广大青年,要增进对青年的感情、做青年朋友,切忌做青年官。要了解青年、深入青年、走进青年,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共青团的关心和社会对青年群体的关爱。只有这样青年群体才会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成为党的得力后备军[4]。三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6]共青团改革不仅是对现有利益关系的调整,也是对过去旧有机制体制的变革,必须抓住改革的主攻方向,针对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强“三性”、去“四化”成为必然要求[7]。可见,坚持综合考量、协调推进与整体谋划就显得极为重要。
政治社会学认为,一个稳定的社会是由政治精英、中间组织和普通群众组成,中间组织起着重要的连接和缓冲作用。我国的群团组织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功凝聚起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所需要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高校做好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必须始终坚持和自觉运用,发挥其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提升高校共青团引领力,推进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现实反思
第三,正确把握青年思想变化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在新形势下,针对90后和00后青年价值观上出现的新变化,共青团在把握青年需求定位和适应青年人的传播方式上显然缺乏精准认识,导致共青团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大学生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受到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广阔性等特征,个性化诉求也愈加强烈,在“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甚至出现了盲目“西化”的现象和势头,对共青团履行职能造成巨大困境。一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在校大学生通过手机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大学生参与共青团组织的各项活动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对自己有利的活动就参加,否则兴趣就不大。二是由于社会浮躁心态、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导致了大学生思想上出现了多元化态势,因此青年学生思想变化增加了共青团履职的难度。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存在效果不佳、途径欠缺、影响有限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的政治责任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因此,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首先要把握好共青团组织的政治属性,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与广大青年打成一片,急青年之所急、想青年之所想、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才能得到青年的支持与认同。如果远离广大青年,继续实行行政化倾向,把共青团定位于青年的管理者,把共青团的工作简单地定位于组织各种活动。那么,共青团的工作就是不合格的,这样的团组织就是不称职的。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只有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正确把握青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才能进一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和服务青年。
第二,明确共青团改革的目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世人所瞩目的中国奇迹和历史成就,同时在改革中也遇到了过去没有解决的老问题和改革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没有完成,永远处在进行时中,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我们可以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共青团要不断增强“三性”、去“四化”,根本路径还是在于深化改革。因为:一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共青团使命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共青团工作要“找准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广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4]发挥好共青团凝聚青年、汇聚力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作用。二是青年成长的新特点新规律需要共青团把握与探索。当下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多变。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相互交融交锋,各种矛盾叠加出现,国外敌对势力的西化图谋、分化战略依旧没有放弃,对青少年正确“三观”塑造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4]。当代青年成长具有新特点和新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的工作要善于深入研究、把握规律、把准方向、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号召广大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4]。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论述,深入揭示了共青团改革的目的。只有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贴近学生实际的宣传话语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青年信仰、凝聚青年的作用。
第一,更好地肩负起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使命,凝聚青年则是共青团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青年学生要肩负起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努力,需要一批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面临“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共青团作为高校“大思政”格局育人模式下重要的一环,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协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校共青团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即“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开展的活动多数满足于学生的娱乐化追求,导致大学生对活动的认同度不高。课题组于2018年10月在湖南5所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3所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对5所高校600名学生进行大学生共青团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对“你知道学校团委办公地点的具体位置吗?”回答不出者占25.8%,对“你清楚自己院系团委负责人为何人吗?”的回答,答不出者占31.4%,8.7%的受访学生表示,会经常浏览和关注学校、院系共青团网站、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在高职院校访谈时,还有部分受访学生表示,自己还不是共青团员。虽然样本数量偏小,但从侧面可以看出,高校共青团工作育人功能发挥不够,因此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论述思想,回应新时代青年工作新要求,紧紧围绕青年最需要的现实诉求,切实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2.1 术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应当积极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将粉碎肾结石的作用原理、操作程序、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及患者自身在手术过程中如何配合、手术结束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向其详细讲解。同时科室开展输尿管软镜术的情况也可以向患者介绍,使患者了解肾结石手术对人体没有大的伤害。或是请同种病友说教并将肾结石手术成功的病例为患者举例,使其治疗肾结石的信心增强,紧张不安的负面心理情绪得以减轻[1]。
第三,管理模式上:需要提升共青团组织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共青团发展的内生动力。2015年,党中央召开了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将群团工作提到了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团组织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改革和改进团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坚持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作为共青团系统中有着重要地位的高校共青团,应着力将工作重心与资源要素下移,改革传统的“自上而下”层级管理模式,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共青团自成立以来,就具有“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群团组织,群众性是其天然属性。不仅各级团干部来源于群众,共青团员也是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因此只有与群众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发挥好在党和青年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受共青团系统的整体影响,高校共青团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四化”倾向,在学生中认同度低,引领力不强,少数学生团干部中流行着“圈子文化”,在换届中“任人唯亲”,联系青年不够,与青年交流不够,致使共青团在青年学生中存在感较低,形成了共青团工作的机关作风。在回应青年心声和诉求时,一般倾向于使用行政化方式来安排工作和实施任务,缺乏与共青团组织自身特点相契合的方法。学校团委委员中,青年学生比例低于中青年教职工,团委决策普适性不够,团组织和团学活动影响力有限,活动覆盖面窄,传播方式缺乏创新,其原因在于活动的组织者绝大多数是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参与较少,由此形成了共青团的精英化趋势。另外工作开展中娱乐性活动多,重宏大场面,忽视质量和效果,思想性和教育性打了折扣。在管理模式上,高校共青团应该:一是少用命令式指挥,多以提供思想引领与方法指导,重视和广泛运用新媒体,重视网络舆论阵地的建设,善于利用网络优势传达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共青团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好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的网络高地,培育和提高网络意识和素质,培养思政工作的网络队伍,加大正面宣传引领,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四个自信”。二是重视团员干部队伍建设。高校团员干部队伍建设,要克服作风不良的倾向,注重提升团员干部队伍的团性,强化团干部作风建设,选择真正具有亲和力的团干部,能坚持以青年人为工作重心,把青年当亲人,主动融入青年群体,与青年做朋友,永远不做青年官。
腌渍方式:在制作脆皮鸡时,先加盐、味精等调味料进行前期腌渍,再加入新鲜的蒜苗和蒜瓣等蔬菜一同腌制,然后再刷脆皮水。
四、结语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都与这个时代的社会课题相伴而生。”[5]都有其时代性和预见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适应团组织新常态的要求,蕴涵了关于共青团工作及其建设的深刻道理,是新时代共青团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高校共青团如何正视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的特点,推动“党建带团建”“互联网+团建”和“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推进共青团改革,做好共青团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共青团组织效能。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服务好青年学生,利用双方之间形成的信赖与信任,提升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的认同度、参与度与归属感。一言以蔽之,当前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的重要论述,对于更好地促进高校共青团发展,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投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加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队伍,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张华.论共青团改革的首要问题和基本前提[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6):50-57.
[2] 张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职能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
[3] 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EB/OL](2013-03-20)(2018-09-2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20/c70731-20844893-10.html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2;23;69;82.
[5] 刘佳.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2):61-67.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09.
[7] 刘於清.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4-29.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EB/OL] (2019-01-25)http://theory.people.com.cn/GB/68294/416889/index.html
[9]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10] 黄志坚,石国亮.“共青团改革再出发”的时代意蕴[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2):54-60.
刘於清,刘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改革重要论述的思想意蕴——以高校共青团工作为视角[J].知与行,2019,(3):51-55.
[收稿日期] 2019-03-10
[基金项目]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重点课题“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及其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指导意义研究”(2018ZD185)
[作者简介] 刘於清(1984-),男,湖南安化人,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D4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8284( 2019) 03-0051-05
〔责任编辑:崔家善〕
标签:习近平总书记论文; 共青团改革论文; 高校论文; 指导意义论文;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