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盲点类型_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盲点类型_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盲点的种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盲点论文,种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政策型盲点。由于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或滞后所带来的审计盲点。一是法律法规本身没有赋予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审计监督的部门和单位。如一些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改制后的企业等。二是指法律法规赋予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权,但由于

管辖权限而导致审计监督的空档。如属于中央企业的铁路、邮电等部

门,上级审计机关没有时间对其审计,地方审计机关又无权审计,形成几不管的空档。三是法律法规赋予了审计机关监督权,但审计机关的手段跟不上,被审计单位和被调查单位采取软拖硬抗逃避审计检查和调查,使得审计内容的不完整和遗漏。

2.技术型盲点。一是指审计人员没有按照审计程序、审计规范或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事项进行必要的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而形成的审计盲点;二是指在硬件上,技术条件达不到审计业务的需要,而没有进行审计的事项。如审计人员对计算机的掌握和计算机设备的配置达不到要求,而不得不放弃的审计事项。

3.人为型盲点。即人为故意造成的盲点。包括:一是个别领导干预审计工作,特别是对自己分管范围内的一些单位,要求审计机关给予关照;二是被审计单位设置障碍,干扰审计工作的开展;三是审计人员为完成任务或嫌麻烦而变通或敷衍形成的盲点。

4.利益型盲点。是指为了利益而放弃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一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以收钱为目的,而放弃对其他事项的检查;二是个别审计人员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与被审计单位勾兑,放弃对某一事项的审计检查,或虽检查出问题,但没有向审计机关报告;三是审计机关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部门和单位,或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与这些单位达成默契,互惠互利,不对其进行审计。 5.计划型盲点。即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计划时,忽略了对一些单位的审计监督,特别是一些二、三级预算单位,人员少、不很起眼,使得这些单位从来没有接受过审计监督,形成死角。

6.分工型盲点。指由于审计机关内部业务分工而产生的在审计范围、内容和具体经济事项上的盲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分工,而相关业务科室各行其事,互不通气,使得一些经济事项不能被查明。如财政资金的使用在一些具体单位,违纪事项往往体现在一些预算单位和基层单位;行政单位的乱收费行为则往往从企事业单位反映出来。二是由于分工,使审计人员所掌握的政策单一、业务单一,在对一些单位进行延伸审计时,或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时,对一些问题难以正确理解和定性。

7.距离型盲点。一是指审计机关对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外地的办事处、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二是指对涉及远距离,跨地区跨省单位的往来业务,没有进行外调或函证,或者进行了函证但没有结果。

8.时间型盲点。指审计机关对一些单位的审计监督缺乏连续性,而形成的在审计年度上的断点。

标签:;  ;  ;  ;  

审计盲点类型_审计计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