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王晓燕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王晓燕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侯马市供电公司 山西侯马 043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对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强我国的配电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基于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立足调控一体化技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掀起了各个行业的改革浪潮,应时代要求,电力行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电网的运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引进,并且要对电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调控一体化基于当前背景应运而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在调度电网的同时,与变电站的监控相结合,最后实现三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调控一体化概述

调控一体化,就是调度与控制实现一体化,其中调指的是电网调度,控就是对变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控,两者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控制,这也是电网管理的新模式。调控一体化系统由两大方面构成,即调度控制中心及运行维护中心。调度控制中心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不间断的监控作业,对于电网突发的异常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运行维护中心是在调度控制中心发现问题后,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的操作站,根据下达的调度指令排除电网系统中的故障,及时处理好电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各部门的协同作业,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相较于传统的管理调度模式,调控一体化具有许多优势。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模式下电网调度管理模式的缺陷,在传统模式下,电网调度中心的工作与调控一体化下的工作基本差不多,但是传统模式下,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的工作较为复杂,电网的运行、调度、维护等都要由电网调度中心负责,工作量大且复杂,使得人员应用多,劳动力度大,有时候分配不均匀使得工作中存在很多失误,给电网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逐渐扩大,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正常地运行,并且电网工作越来越复杂、庞大,电力企业便对管理模式的改革加以重视,因而促进了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发展,调控一体化是在传统的电网管理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在管理上更加重视各环节之间的调节与协作,并逐渐形成自动一体化模式,使得分工更加明确,各个电力环节都有相应的部门负责,这样不仅降低了劳动力度,还极大地提高了供电安全,确保了电网的正常运行。

二、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县级电网的规模不断地调整与扩张,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县级电网的结构已经逐渐向复杂化发展,在这些情况的要求下,使得县级电力企业在生产与发展中必须更加注重于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发展与完善。调控一体化系统是以传统的电力管理作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将复杂的工序逐渐分明化,如在电力调度工作中,电网控制中心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出现特殊情况后进行紧急处理对电站进行维护,同时负责对电网调度进行指挥与任务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体化管理,使得各个部分各负其责,设备在工作中实现了良好的衔接,将电网调度管理更加集中,科学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分配与利用,电力监控一体化的建设对县级电网的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改善了电力生产,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三、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

调控一体化想要实现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则应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涵盖面广的大数据平台,从而集成平台调度自动化的各项功能。第一,硬件平台建设。在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建设中,为了满足电力系统调度和监理的共同需求,在设计之初采用了先进的服务器群计算技术对调控一体化模式进行合理的硬件系统构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硬件系统的调控一体化系统可对冗杂的配置进行优化,剔除没有用配置,并将有用的配置进行合理分配,在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保障了系统的高效性,实现了各个机制的建立、投运、发展。在这个系统中,前置服务器采用了一体化的配置,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SCADA服务器为冗杂配置的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第二,软件平台建设。在调控一体化体系的建设中,软件方面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软件平台的建设中,我们应有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来发挥调控系统硬件设施的优越性,有效实现各个机制在设计和配置上的优化。软件平台构建的主要内容有调度与监控一体化的图模库、一体化图形服务、报表服务、曲线服务、一体化数据服务等。对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信息发布功能,实现了适应调度、灵活控制、运维操作的三级管理体系一体化。

四、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调控化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对人机展示层建设、信息分层的整合过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的水平。在应用层中,调控化的应用需保证电力自动化调度和监控的充分融合,明确各功能、各设备、各服务器的功能,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统一性管理,具体内容为:

1、实现设备的建模管理

调控化一体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明显的表现为采取模拟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调控化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即是在设备周围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并将其连接到站控中心,在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的基础上,对模拟出来的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间接控制设备的目的。但当前调控化在设备建模层中的应用仅能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与管理,并创建相应的一次设备模型,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需按照相关操作要求对间隔层、站控层、设备层进行设备模型建设,以促进二次设备的更加完善。

2、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分流

调控一体化技术除了在建模中有所运用,提高了设备层工作的效率,还可在电力数据信息中进行运用。传统的电力数据信息通常依靠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其工作复杂繁琐。调控一体化技术通过对站点端数据进行自动收集,并作出相应的响应,进而保证这一环节的正常运营。因此,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流的主要应用是对电力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整合、分析,最后作出综合判断,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决策。

3、合理运用各项关键技术

正确运用调控化系统中各项关键技术,主要通过构建人

机之间的展示层来提升系统调控效率,同时在构建前需进行相关的人机考试,通过考试情况对人机展示层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实现简化调控工作程序的目的。在自动化应用层中,主要根据电力系统的调度和集控情况,高效完成功能分类、信息分流识别等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语言报警系统的智能化。另外,还应加强对信息分层的处理,比如对信息警告进行分类,做好系统数据信息的备份、存储和保护工作,避免出现信息数据外流的现象。可见,调控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需对各个功能和应用阶段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将调控化系统的功能性充分发挥出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智能电网的大力推进使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运用非常广泛,解决了传统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种故障,进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为推进我国电网智能化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未来的电力行业发展的道路上,电力行业人员应针对调控一体化技术当前运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争取让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秦双双.简述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5,05:113-114.

[2]陈帆.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4:14.

[3]马国梁,周行,刘永新.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5,05:221-222.

论文作者:王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王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