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条件下论文,市场经济论文,研究对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变化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完善的过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如此。为了考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我们首先考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然后再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发展中来考察其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
首先,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发展变化的。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建立和完善的。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的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商业资本利益问题。后来出现了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当时的主要情况是:一方面资本主义工厂手工业已经成为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封建主义却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尚处于潜伏状态。因而这时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扫除封建主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从理论上来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优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比封建生产方式能更好地增加财富和分配财富等问题。因此,这一时期古典政治经济学便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放在研究财富问题上。
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西欧占据了统治地位,其内在矛盾也日益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再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科学研究,而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其研究对象转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和谐性。与此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彻底改造,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他们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从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发展变化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把私有制及其经济范畴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其原因是: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批判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和私有制是永恒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分析了私有制的不合理性,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另一方面这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尚未成熟,尚未摆脱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思想影响,把“异化”作为基本经济范畴来使用,而且把私有制作为各种范畴的基础。同时,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虽然暴露,但并未达到尖锐化程度,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尚未提到首要位置。
19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形成,并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初步创立,需要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划清界线,最主要的是需要从对象上进行区别。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出发去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把它确定为客观的经济关系。在《哲学的贫因》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视作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产关系;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中,马克思指出:“我们想更迫切地考察一下资产阶级的生存及其统治阶级和工人的奴役地位为基础的经济关系本身。 ”(注: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74页。)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完整、准确、科学的表达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实现的,在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比较全面系统地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了阐述,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从而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如列宁所说:“研究这个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衰落,这就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内容。”(注:列宁:《列宁全集》第21卷,第41页。)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科研究的深入及其研究内容的扩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及其由此引起的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的变化。
时代呼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革
根据马克思《资本论》而创立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过去、现在都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时代背景的变化(时代的主题与时代的任务的变化),要求我们改革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创立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对研究对象要重新进行思考。
首先,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马克思的《资本论》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的尖锐化,无产阶级革命处于上升时期;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产生的背景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确定时期。从世界范围看,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抗的时代。苏联急需建立巩固的经济基础,从我国的情况看,主要是进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时隔40年的今天我国已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说建立生产关系的任务已经完成。当然,这种生产关系是不完善的,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与改革。因此,当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从世界范围来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两大主题。因此,必须变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其次,研究目的和任务发生了变化。《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其任务是为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理论指导。而现在的目的与任务是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最后,所要解决的问题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当前政治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和实现公平分配,以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总之,时代背景、研究任务和目的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变化,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重新思考。时代呼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变革,要求我们回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究竟应该研究什么问题。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究竟应该研究什么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理论上有人主张研究单纯的生产关系,有人主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上去研究生产关系,有些人主张研究生产力,还有人主张研究资源配置。现存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大部分都是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开始,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我们认为传统教科书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定为生产关系是有缺陷的。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任务已在我国完成。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如果再研究抽象的生产关系,会使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回答或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不能对经济建设起有效的指导作用。
其次,将研究对象确立为生产关系,太抽象、太笼统,不能明确当前生产关系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当前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来看,我们主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都是对的,但还不够,还必须正确处理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处理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所以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第三,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生产关系会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模糊,不能说明是研究狭义的生产关系还是广义的生产关系。从狭义生产关系来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说明生产已经是既定的,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从广义上来讲,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中,是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还是其他三方面的关系?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有局限性的。那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究竟应该研究什么?我们认为应该研究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物质利益关系。这是因为:
第一,物质利益关系是各种经济关系的核心。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是既定的了,因此,在经济建设中,关键是处理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种经济关系,但是在这几种经济关系中最核心的是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关系都是通过物质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的。”(注: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537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量上的矛盾。在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甲方物质利益的多寡必然会影响乙方物质利益的多寡,出现彼多此少、此益彼损的现象。这就是在蛋糕一定量大时,如何分割蛋糕却是有矛盾的。蛋糕分割的合理会调动人们做蛋糕的积极性,把蛋糕做大;反之会影响人们做蛋糕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分割蛋糕才能使各个方面都感到满意,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分法更好。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有效地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政治经济学责无旁贷的任务。
第二,经济建设中各种问题的焦点在于物质利益关系。
当前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国有企业效益不行,农业产量滑坡,这些问题的出现固然有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物质利益关系处理得不好。为什么国有企业会缺乏活力呢?我们认为仍然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管理不科学、缺乏自主权。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企业、劳动者的责、权、利关系不明确,而责、权、利关系本身又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为什么农业产量会滑坡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比较利益下降,导致了大量农业人员外流,向非农产业转移。这当然也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问题。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改革是调整生产关系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不论是农业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企业中的放权让利或制度创新,都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分配机制。通过这种分配机制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实质上是调整各种物质利益关系。
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将会使物质利益关系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人们之间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都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从市场交换来看,各种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事实上仍然是一种物质利益交换,各种商品生产者参与交换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物质利益;从资源配置来看,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实质也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商品生产者之间物质利益关系的实现;从市场竞争来看,商品生产者参与竞争就是通过竞争来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在竞争中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也不过是商品生产者实现自身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从国家宏观调控来看,调节的也是经济活动中各种物质利益关系,通过宏观调节来保证各种市场主体物质利益的实现。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是调节人们物质利益的总枢纽。由于市场机制调节的局限性会引起人们物质利益关系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从而需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
我们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们的物质关系,并不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物质利益关系是相联系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前提,是基础,我们要研究的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
第二,我们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定义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是适应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因为社会主义改革,不是改革生产关系的所有方面,而是改革某些环节,最终调整各种物质利益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的矛盾更加突出了,经济活动中各种问题都最终要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关系来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研究主线是资源配置(包括市场配置、计划配置),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得以实现的最佳组织形式和途径,研究的任务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样,研究的对象、主线、目的、任务的有机联系,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标签:政治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资产阶级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