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性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操作。通过科学系统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追踪、管控影响生态环境的相关因素,并对潜在的环境污染威胁制定预警机制。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的环境检测工作也不断完善,但是从当前经济与环境发展关系来看,环境检测过程依然存在诸多漏洞,尤其是在“雾霾”等典型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影响下,加强环境检测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检测;问题;措施
1在我国环境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我国执法机构和相关法律不完善,相关人力资源不协调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环境保护的执法机构不够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也不够完善,这就导致我国环境检测工作面临着相关法律问题,使得很多工作无法实施,给工作发展带来不便和矛盾。除此之外,相关执法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低,使得在环境检测工作中没有相关人员和机构进行工作的检查以及保障,极大影响了环境检测工作,甚至造成很大不便。此外,在相关机构中的检测人员以及执法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在检测工作中,没有固定和完善的标准,单单凭自身主观意识进行标准的评判以及检测,不但无法满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会影响社会环境质量的检测。
1.2环境检测不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对环境检测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环境检测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期不同检测都要有不同的环境检测参考。对于我国环境检测标准来说,它是我国相关部门以及执法人员进行环境检测的参考物以及标准,对我国环境保护以及检测质量有着深远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检测标准过于老旧传统,不能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环境检测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的正常工作。
1.3在环境监测对象这一环节存在矛盾和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对象仅有排污对象,还没有涉及到个人领域,而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有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及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但是在我国环境检测相关制度中,对于个人领域的相关检测不被划入到环境检查范围内,换句话来说相关法律条文没有落到实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个人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危害也逐渐加大,但是在环境检测过程中并没有对个人造成的污染进行控制,加大了环境污染,给环境检测工作带来更大问题。
1.4环境检测执法效果不明显
在环境检测过程中,很多部门都会出现违规生产排污超标等现象。虽然相关执法部门给予追究和惩罚,对其排污以及生产等进行控制管理。但是,在惩罚过程中,仅仅采用的是罚款等相应手段,使很多企业部门产生了用罚款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意识,对社会环境污染造成了很大破坏,不但没有控制好对环境的保护,反而加大了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使企业忽略了环境污染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还忽略了自身所有的责任和义务,忽略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和方针。
2加强我国环境检测的相关措施
2.1做好科研工作,提高环境检测技术
环境检测对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从长远出发,加强对环境检测技术研究,让环境检测工作能够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顺利进行。如政府应加强对科研机构的经费支持,保证相关检测技术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来;加强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国际环境检测标准完善国内检测指标体系,扩大对环境检测工作的覆盖面;深入对环境检测工作的主要规律问题的研究,配合其他技术部门提高技术检测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监督机制,提高检测数据质量
环境检测工作需要系统的监督机制作为保证,当前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对环境检测敷衍塞责,其关键就在于环境监督工作的缺位。针对此,政府应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建设,针对环境检测问题制定完善的监督流程,将每一个检测环节、每一个检测数据、每一个检测设备的使用都纳入到监督中来,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并确保执行部门能够据此对责任方做出处理方案,从而提高环境检测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2.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检测人员作为检测工作的主体,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以确保环境检测质量。注重改善环境检测人员的工作环境,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吸引专业环境检测人员进入机制,确保其熟悉检测指标与工作过程,熟练运用检测仪器,提高检测工作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责任培养,从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的高度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2.4搭建信息平台,实现环境检测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对环境检测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则成为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检测工作转型的关键。相关部门应顺应当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增加对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投入,以实现对环境检测数据的有效收集与整合,从而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对环境变化趋势的呈现,明确环境管理方向,并做出提前预警,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化、数据化水平。
2.5明确检测重点,合理应对突发事件
近几年一些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暴露了我国环境检测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环境检测中,相关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工作重点,并针对突发事件制定预警措施,以提高应对环境问题的能力。例如明确环境事故的检测重点,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动态变化趋势,并根据预警方案做出相应的指示,保证各部门相互配合,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以体现环境检测的作用。
2.6优化对环境的监管制度和加大对污染环境的惩罚力度
为提高我国环境检测质量和水平,对环境监管进行制定的考核以及机制是开展环境检测工作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其工作提供保障。对于环境监管工作来说,其内容错综复杂,所涉及的环节多,部门也多种多样,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也极为巨大。因此要不断完善其相关监管制度,从而能够使得相关执法部门和机构等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推动我国环境检测质量的不断提高。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以及机构必须对个人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禁止在此阶段内出现徇私舞弊、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在对个人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惩罚过程中,在后期必须对其进行相关思想教育,强化个人保护环境、不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使他们意识到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管理,从约束自身行为做起,使我国环境检测质量不断提高。
3结论
针对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提出来一些解决措施和办法,加强法律制度的约束,将环境检测提升到法律高度,对环境检测的设备进行升级,人员进行培训,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可能进行解决,虽说还需进一步完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环境监测技术和质量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小龙.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10):138+140.
[2]卫印芝.我国环境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7(12):112-113.
[3]谢磊,林正迎.刍议环境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环境与发展,2017,29(03):239+241.
[4]谢克严.目前环境检测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7,29(03):243-244.
论文作者:杨云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我国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质量论文; 机构论文; 相关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