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李辉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李辉

李 辉

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是否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产生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心血管内科重症的患者共88例,随机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4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称之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中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项差异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手段中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缓解,并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心血管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律不齐、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早搏以及心肌病等[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严峻的护理治疗形势,我院开展本次的临床护理试验来探究在常规护理中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是否能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产生影响。现有具体研究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共88例,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将88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4人。

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手段进行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44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24±11.26)岁。

另一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称之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44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56±11.14)岁。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的手段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即严格按照规范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氧疗护理以及皮肤护理等,整个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如遇突发情况则及时给予治疗[2]。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应干预。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分为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个性护理以及家属护理四方面。环境护理是对患者的就医环境进行干预,消除患者的治疗抵触心理;心理护理是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个性护理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对患者进行有重点的心理指导;家属护理则是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建设,让其对患者的病症有所了解,并提供相应帮助,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当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数值越低时,则护理效果越显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两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当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时,则证明护理效果越显著[3]。

1.4 数据处理

两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比较,当求得P<0.05时,可判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对两组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差异数据进行处理,也可以确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两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各项对比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模式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各项对比数据

组别 例数焦虑程度评分(分)生活质量评分(分)

对照组44 45.25±10.76 42.56±12.33

观察组44 32.14±9.61 56.04±13.27

3.讨论

通过对我院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统计,能够确定近年来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的护理治疗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则是自身的心理障碍,因此重症疾病不仅能对患者的生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在另一方面还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4]。常规手段下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仅对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本身进行干预,并没有尝试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相应的疏导,护理手段不仅缺乏一定的人文理念,在另一方面也将制约患者的整个临床治疗效果。

在常规护理手段下加用的心理护理干预,则从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个性护理以及家属护理四方面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干预。

(1)环境护理。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抵触心理,适度减少患者的紧张、焦虑心态,有利于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环境护理则是对患者的治疗环境进行相应的干预,即医护人员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并定期进行消毒与开窗,避免空气不流通导致的交叉感染[5]。另外,将病房内的湿度与温度调节到适中,也能帮助患者放松神经。对于病房的环境,医护人员有责任为患者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的相应制度、管道以及仪器。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另一方面就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的不了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患者的恐惧心态不仅不利于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还将制约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需在治疗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与不适症状,并对患者的治疗疑问进行及时的回应。在交谈过程中可以对患者讲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并解释治疗手段的目的与意义,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

(3)个性护理。个性护理是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指导。每个患者的病情程度都有所不同,所以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医护人员需根据所制定的个性化方案,详细的为患者解释其疾病的致病原因,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手段,相应的预后措施,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个性护理以患者的实际病例为出发点,以沟通的方式引导患者配合治疗,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同时,还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4)家属护理。在对患者进行相关心血管内科疾病知识传授的同时,应对患者的家属同样进行教授。一方面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另一方面引导患者家属与患者共同面对疾病的治疗。家属护理中,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属传授实用的临床护理技巧,也能够在患者发病时有效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手段中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彩秀,李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7):661-662.

[2]金焰.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3):92-93.

[3]宋彬娜.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5):74-75.

[4]刘先琴.心理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164-166.

[5]李琰.心理护理对心内科介入术患者影响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8):357-358.

论文作者:李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