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信息供求关系的分析与研究_社会网络论文

社会科学信息供求关系的分析与研究_社会网络论文

社会科学信息供求关系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关系论文,供求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各阶层读者对社会科学信息需求与社科信息的供应源有直接关联。信息的需求推动信息的生产,而信息的生产和输出又直接引导信息需求。纵观社科信息供求关系呈以下特点:

1 信息过剩和需求饥渴现象并存

信息爆炸也包括社会科学信息。由于社科信息爆炸和社科信息陈旧周期缩短,使社科信息过剩成为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社科信息爆炸现象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研究和宣传过程中,并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是“万马齐暗”。很多外国名著和中国古代文化优秀成果,不能流传于世。社科信息源贫乏,社科信息需求极其不旺,处于社科信息停滞时期,社科信息并没有爆炸。改革开放以后,解除了文化禁锢,思想得到解放,引进翻译大量外国文献,拯救挖掘大批古代文化宝库中的思想信息源,社科文化信息源空前丰富。与此相应,各阶层社科信息需求日益多元化。1998年,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所在读书领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调查表明,自1978年以来,我国公众的阅读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以前,读者阅读文献品种单调,主要是毛主席著作、革命文学作品、四大古典名著。改革开放以后,公众阅读社科文献内容逐步“跨意识形态化”、“跨国化”、和“世俗化”。中国古典名著的影响力逐步减弱;曾一度主导国人生活的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文学作品,逐步被以钱钟书和张爱玲为代表的非革命文学作品所取代;1978年以后,《邓小平文选》的影响日益扩大;进入80年代后期,《中国可以说不》、《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和一些宗教类、传记类图书一度产生过较大影响。

社科信息的空前发展与国人阅读范围的广泛扩展,使得社科文献生产和供应基本适应了社会需求。但是在宏观总体上适应的同时,不适应成分也相当突出。不适应的表现一是供求渠道不畅,供求脱节。一方面积压大量社科文献信息找不到消费者;另一方面急需社科文献信息研究重要课题,却找不到信息,形成“需求饥渴”。二是某些文献的生产脱离社会需求,失掉消费对象。三是有些社科文献信息价值具有潜伏性,有些社科文献信息具有历史价值,其价值尚未被当时人们所认识,这也是形成呆滞社科信息的一个原因。

在供需矛盾诸因素中,流通不畅是最主要因素。造成流通不畅的原因又有三个方面:

第一,出版发行的地域局限性制约流通。有些出版社出版的文献未经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网发行,而是由作者自办发行,这类文献只能在出版社周边和某一行业范围发行,流动范围小。还有的专业性较强的文献,即使通过发行网,也难以和需求者见面。

第二,信息服务机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不到位。在1998 年调查的2465人中,由于11种原因不利用信息服务机构的有3191人次。见表1。

表1 各阶层读者不利用信息服务机构原因调查表

项目

人数占调查总人数%

藏书量不够 816 33%

拒借率高 31712.9%

新书流通不及时

842 34%

离服务机构远344 14%

服务时间短 43917.8%

服务指导不佳118 4.8%

服务手段落后31512.7%

合计

3191(人次)

第三,各阶层读者主观因素。各阶层读者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索取社科信息技术差,或自身条件不足,急需信息又找不到信息,处于“干着急”的尴尬境地。见表2。

表2 各阶层读者获取社科信息障碍比较表

项目 科技

教师 干部 工人学生

发卷人数158242

761

345 805

填卷人数111203

711

271 709

时间少 63146

454

175 561

缺少引导门路22 99

292

107 304

信息意识不强 7 35

13058 149

缺少主动性 8 297830 64

缺乏时效性 4 357121 41

缺乏自动化手段

17 416630 56

经费不足

51116

256

128 285

外语水平低 17 63

10653 89

其他 3 2 9 4 18

合计(人次) 347897 2424

9632444

项目 医生

其他

合计(人)

发卷人数 67 87 2465

填卷人数 57 75 2137

时间少 34 41 1474

缺少引导门路14 24

862

信息意识不强18 18

415

缺少主动性 7 6

222

缺乏时效性 3 3

178

缺乏自动化手段

14 3

227

经费不足

24 39

614

外语水平低

7 12

347

其他 2 038

合计(人次) 198146

由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社科信息相对过剩和实用信息部分稀缺的矛盾,形成了社科文献信息的供应与需求的既相适应又相矛盾运动状态,这是社科信息发展的基本规律。不管信息生产如何庞大,增长如何迅速,用户需要的适用信息又总是不能完全满足的。这种信息需要的不断增长与适用信息部分稀缺的不平衡关系,是信息交流活动和信息管理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永无休止地为信息供求接近平衡而努力,是信息服务工作的根本任务。

2 社科信息需求不旺和生产不足现象并存

用户信息需求是促进信息源增长的原动力,如果没有旺盛的信息需求,或者用户利用信息意识淡漠,文献获取能力不强,都会制约社科信息稳步、持久地发展。

我国大众对社科信息需求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虽然存在需求饥渴,但饥渴是表现在少数人的局部现象,总体上需求不旺,市场疲软。在1998年对2465名读者调查中,每天阅读社科文献的读者共有1127人,占总人数的45.7%。其余的人基本上是不能主动获取社科信息者。而且应该注意的是这个调查是在城市调查的,是知识分子集中和文化氛围较好的地方。再考虑到广大农村人口情况,每天阅读社科文献的人的比例更小。文学界公认的文学上品《巴金全集》分卷订数始终绯徊在1000多册。有影响的文学刊物《收获》、《当代》、《十月》、《花城》,由百万发行下降到十几万至几万册。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利用图书馆的频率也绯徊不前。吉林省图书馆社科部统计表明,进入90年代,社科文献利用率没有上升。见表3。

表3 吉林省图书馆社科部接待读者统计表

年度

读者人次册次

1986 4252 17597

1987 4668 20622

1988 3597 14779

1989 1577 7371

1990 3372 22866

1991 2209 29007

1992 1578 8744

1993 2504 7702

1994 1147 11968

1995 1632 8056

1996 1491 11212

1997 978 3849

1998 1421 4982

合计30426168755

社科信息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第一,用户素质不高,首先是社科用户的信息素质相对偏低,信息需求大都处于抑制状态,客观上造成了大量潜在用户的存在。有些用户由于对文献机构的模糊认识或主动性不强,未能把信息需求转化为获取信息的行为。其次是社科用户的文化素质不高,也是个重要因素。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对社科信息消费欲望的差异。社科信息是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商品,对交易双方的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消费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产生需要,并变为消费实践。信息用户的素质直接影响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利用,素质水平高,利用程度高,需求就大,反之则低。然而由于我国的国民整体文化素质还不高,教育水平也很低,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信息商品的需求。

第二,用户收入水平不高,影响社科信息需求增长。人们对社科文献的利用,主要是精神消费需要。精神生活消费水平取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和增长速度以及人均收入水平等对社科信息需求总量的大小,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的人均GNP只有500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体购买力不高,居民恩格尔系数长期居高不下。部分年度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如下:1985年为52.25%,1987年为53.47%,1989年为54.50%,1990年为54.24%,1992年为52.86%,1994年为49.98%,1995年为49.92%,1996年为48.6%(资料来源:《图书情报工作》1999年第3期)。虽然12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增长5倍,但恩格尔系数下降还不到4%,而且还不止一次出现反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1996年仍高达56.32%。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长期居高不下,说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社科信息的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一般不占主要地位,社科信息需求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三,信息产品价格偏高,影响了需求增长。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受价格的影响最大,在一定的购买力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但信息商品是一种特殊性的商品,它的价值、使用价值、成本、公用性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物质产品的特点,故其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知识信息中,自然科学信息与社会科学信息在市场上流通的价值和价格又有不同。在一定历史阶段,社科信息不是生产和生活的必需消费品,而有些科技信息是现代化生产的必需品,因此社科信息价格上涨,对需求破坏更大。1984年以来书刊价格增长指数过大,进口书刊品种增多,用同样多的钱,现在买到书刊只是过去的1/4或1/6。传统的纸质型文献价格高的同时,电子信息的价格也偏高,如电脑上网费用占人均收入比例就比较大。我国人均收入和月网费支出与美国收支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见表4。

表4 中美两国人均月收入与月网费支出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 月网费支出

比例

美国2000美元,折合

20美元折合 1/100

17000元人民币 <170元人民币

中国<1000元人民币 300元人民币

1/3

资料来源:《计算机世界》1997年8月4日。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绝对价格看,我国网络用户月网费支出平均值是美国的2倍左右,如果考虑人均收入水平因素, 价格的相对差距则更大。美国的人均网费支出约占人均收入的1/100,而我国则占1/3,是美国的33倍。由于网费支出的压力,本来就上网不多的一些机关的电脑限制上网时间,学校的教师限制学生上网。总之,收入低和信息价格高必然影响对信息产品的消费。

生产不足和服务不良是社科信息运动的又一突出问题。直观看,生产不足和服务不良正好与需求不旺相适应,其实不然。社科信息与物质商品不同,需求不旺不是因生产过剩引起的。生产不足和服务不良是需求不旺的重要原因。在社科文献供需关系中,产和销互为促进。在一定情况下,生产能引导消费。社科信息需求包括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现实需求是指对信息的购买或利用,潜在需求是有需求愿望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变为消费现实。随着全社会文化水平提高,潜在需求范围会逐步扩大。现在讨论的需求不旺是现实需求不旺。潜在需求中包括信息单元要素不合要求,即产品不对路。生产不足就是信息产品未能满足潜在需要。

社科信息生产不足主要表现是产品质量不高和信息制作困难。社科文献的生产,一般很难进行精确的市场调查分析,有很大的制作主导性和朦胧性,而且社科信息产品质量与针对性有关,有些长远看有价值的信息,可能在现实并不需要,则被现实消费者视为质量不高。同样一个信息产品,对某些用户可能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宝贝,对某些用户来说可能一钱不值,不屑一顾。

社科信息的质量与超前性有关。社会在向前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指导思想,并伴随相应的配套理论。社会的每一步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社科信息的生产者只有预测社会发展方向,提出新鲜理论、观点和艺术创作,才会有广阔的市场,受到用户青睐。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以计划经济和阶级斗争理论为指导,政治理论、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都围绕这个核心。改革开放初期,有些理论工作者发现计划经济模式已不适应当代潮流,于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个理论具有超前性,宣传这个理论的各种社科信息,包括文学艺术作品,受到社会的极大欢迎,而且经久不衰,直到现在,我们还在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继续探索,这类社科信息仍然是社会需求的热点。

影响我国社科信息质量的另一个问题是开放性不够。由于科学技术、交通、信息业的突飞猛进发展,全球一体化速度加快,经济一体化潮流势不可挡,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传统文化的交流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只有解放思想,学习和吸收世界一切民族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才能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我们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我们社科信息的生产却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使信息产品失去针对性、超前性,在市场上受到冷落。

我国社科信息开放性不够的主要表现是追求古为今用多于追求洋为中用。而在当今时代,恰恰应该更多地注重洋为中用。我国古代曾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曾创造过世界领先的文明,但是任何文明都不是绝对的、永恒的,都是有局限性的,只有当代文明才是最值得效仿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出版能力增强,国内出版了大量古代文化书籍。但社会对这些社科信息消费并不多,出现大量积压、甩卖。

由于意识形态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社科信息发展与世界接轨比较困难。一是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有的帝国主义国家本性难改,推行霸权主义,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强大,采取种种措施对我国进行遏制、干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引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社科信息时就需要花很大精力去选择,不能良莠不分,盲目吸收。这就给我们社科信息对外开放和洋为中用造成困难。另一方面,我国对外开放时间短,外语人才不足,能翻译的人不多,也是引进国外社科信息的不利因素。这些原因造成了我们社科信息市场上译著数量少,译著涉及的国家少。所以有许多世界上的新思维、新经验没有传播进来,不能满足人们的潜在需求。其实,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我们是有用的。比如信息论、控制论都是外国先提出的,还有未来学的著作,如《大趋势》、《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等,都对我们有过重要启发。

信息制作困难表现在文献信息制作上。文献信息制作技术落后,影响文献质量。现代人读书,越来越讲究装帧、排版、印刷等方面的质量。由于我们生产水平限制,很多印刷厂印不了高级精装书,若印精美书籍,有的甚至到香港或国外印制。在文献出版过程中,还受到资金投入、出版社服务等方面影响,有些甚至还需要等政府有关方面审批才能出版,造成文献信息生产周期长,时效性差,常常错过需求高峰。本来是社会急需的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文献,由于诸多因素干扰制约,等到面世时已成昨日黄花,无人问津。

3 电子信息迅速发展,使用电子信息人数不多

所谓电子信息即利用电子设备获取的信息,包括电子出版物和计算机互联网络上的信息。电子信息与电子设备直接相关,所以在评估电子信息流动数量时,往往看使用电子设备情况。利用电子设备传递的信息是各种信息的总和,社科信息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是要在电子信息系统中准确区分出社科信息,目前还很难办到。因为我们不是研究社科信息的绝对数量,而是研究供求关系,洞察社科信息的需求情况,所以,我们在研究电子社科信息时用电子信息总体情况代替,这样基本不影响得出正确结论。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很快。电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以电信网为依托,电子出版物必须依靠电脑或其它多媒体电子设备。电信业的发展就是电子信息发展的标尺。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电信以全球最快的速度获得了惊人的增长,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44%。90年代以来9年公用电信网的总资产增加30%,达到6000 多亿元。1998年投资1700亿元,新增固定电话用户1800 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1100万户。9年间电话普及率由1%提高到10%以上,是世界上跨这个阶段花费时间最短的国家。同时通信网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用很短的时间实现了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各种通信与信息新业务发展迅速。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电信业发展速度最快。拿中国和印度比,两国在人口、人均收入、经济发展速度都极为接近,中印分别于1993年、1994年主线普及率突破1%。到1998年底中国主线普及率已超过6%,而印度却不足2%。

但是利用电信设施获取信息的人数并不那么多,就是说社科信息用户获得电子信息的并不多。1998年底,我国上网人数为210万, 这一数字已令业内人士欢呼雀跃。1998年下半年,中国网民人数保持着78.7%的增长率,这个速度是惊人的。可是我们的网民占人口比例却相当小。印度电信基础设施不如我们快,但网民却相对不少。印度9.75亿人口,因特网用户已有200多万个,因特网用户浓度也比我们大。 新加坡人口310万就有80万家庭1998年底全部与新加坡综合网相连, 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全面联网的国家。国际数据公司的统计表明,菲律宾现有网民22万,并以半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02年可有30%人口成为网民。韩国目前约有300万因特网用户,预计到2002年将增加到1000万。 日本在1.25亿人口中有1155万因特网用户。香港的600多万人口中有64 万网民。澳大利亚1998年在110万个家庭中约有91.3 万个家庭使用因特网。

同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能够获得电子信息的人数是较少的,而且由于我国电脑网络环境起步较晚,上网用户有不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利用率不高。

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电子信息将成为人们消费利用的信息主体,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社科信息也将以电子信息为主。当前这种电子信息利用率不高的局面将会很快得到改变。我们上网人数不多有几个原因,一是我们网络意识不强,这是带有全民性的问题,多数人生活上、工作上还没有受到网络优势的压力,觉得没有计算机,不使用网络,照样工作、学习和生活。二是网民少,幅射力小,一般市民掌握电脑知识和用网技术比较困难。很多人怕买回电脑不会用,怕出毛病不会修,处于想买不敢买,等等看的阶段。第三是知识分子占人口比例小,电子信息需求的迫切性不强。世界电脑用户发展经验证明,电脑用户的发展从金融业、经济部门开始,但利用网络获得信息的最多用户还是个人和家庭;而个人运用电脑一般从知识分子开始。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教授史坦福对9个州的899个家庭调查,利用电脑在家工作的男性拥有大学学历的27%,一般家庭拥有大学学历的男性占20%。电脑和网络有多种用途,但其中最大的用途是获取各种信息。知识分子认识网络和学习运用网络技术都是社会中最快的阶层,向网络寻求知识,寻求其他信息的愿望最强。全民文化水平是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网民少,全民文化水平不高和现有网民不多构成了社会网络环境不发达的局面。

当前,城市中的大多数家庭没有上网的行动,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经济条件,而是因为没有感到网络如同电话、汽车、家用电器那样急需,再就是不会用。根据这个结论,要在中国发展网络用户,关键是加强电脑使用技能培训。电脑生产厂家、销售电脑行业应联合行动,举办各种免费学习班,先培养用户,才能迅速扩大销售,进而推动社会更广泛地利用电子信息。

标签:;  ;  ;  ;  ;  

社会科学信息供求关系的分析与研究_社会网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