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地质条件复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岩土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其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准确的地质数据信息,为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地基处理方案时提供参考。本文阐述了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必要性及其内容,对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方法及其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岩土地质勘察;意义;内容;方法;策略
1 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意义
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是整个工程勘察项目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勘察工作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项目提出合理的评价,对施工建设场地的环境特征、地质特征和岩土地质条件等进行科学的判定,以此为依据编制施工勘察文件。总的来讲,岩土工程勘察可以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预可行性阶段、施工图纸设计规划阶段、初步结构设计阶段、勘察阶段和补充勘察阶段等,而整个项目的开展,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通过调研和测绘;然后,确定得出岩石土质的基本特性,并且对施工项目的地质条件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施工场地的土质样品进行调查;运用室内试验测试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对工程施工场地的状况进行勘察;最终,使用定性或者是定量等方式,对施工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状况进行合理的判定,为不同的施工阶段编制出相应的施工检测勘察结果的报告文件。
2 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内容分析
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内容主要包括:(1)科学计算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对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行计算之前,要向施工部门索要建筑总平面结构图和施工地所在的整个地形的平面结构图,并且要评估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的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地质的形成原因及分布位置、施工地的地质类型。要查看地形中岩石的种类、厚度和结构。通过这些指标来计算地质的稳定性和承载力。(2)确定液化指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若是施工场地位于地震设防区,就应该确定施工场地的类型。地震强烈的分割度一般为 6 度,当大于这个度数时,就必须对其进行划分。对饱和沙的地震液化进行判断时,抗裂度必须要大于 7 度,经过各种计算,就能确定液化指数。(3)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有地下水的情况,当出现这种状况时要详细观察地下水位的上升情况,了解其渗透性。比如某办公楼在勘察过程中遇到的地下水,属于潜水型,勘察期间在机钻孔附近采用挖坑法测得素填土层中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6-0.8米,稳定水位埋深为0.8-1.0米,该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米左右,主要靠大气降水,丰水期地表水体的侧向补给。(4)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水时,应该对其深度进行详细了解,同时要测量水中所含有的元素,进而能够判别土体的类型。(5)建筑物的总荷载决定了地基的开挖深度,在对地基进行开挖之前,要对施工地岩石的参数进行详细了解,并对桩基的稳定性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的结果采取最佳的措施。除此之外,还要观察建筑周边的环境,及时发现能够对建筑材料造成威胁的因素,并及早进行预防。
3 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方法及其策略
3.1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的方法。主要有测绘与勘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工程地质测绘。(1)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2)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各种适当的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常与地质测绘配合使用,也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勘察方法应根据勘察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主要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借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3.2工程建设中加强岩土地质勘察的策略。(1)全面准确收集相关资料。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应该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考察,再结合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有效掌握施工瓶颈与施工优势。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随意性,使得勘察成本更具合理性。在实际勘察中,可根据地质湿度、颜色、状态等指标对其进行分类细化,辅助室内资料的系统整理,为其提供最原始的参考资料。在多个钻机同时工作的时候,应先对其中一二个钻孔进行统一编录,避免野外勘察资料产生难以定性、难以描述、难以分析的问题,最终给后期资料的整理工作带来工作难度。(2)科学确定岩土地质参数。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中,岩土参数的主要检测内容包含有土质颗粒的设计参数检测、风化岩石的参数检测、积土的参数检测等,而主要的检测项目则有土质的承载力、土质的稳定性、变形指标等,针对上述重要参数进行确定,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稳定的施工有着巨大的价值。(3)合理划分界面。界面划分主要内容包含有岩石和土质的风化状况、岩石土体界面等;同时,针对地质构造以及软质土层的判定,也是岩土地质界面划分当中的重点环节,技术人员还需要很好的把控岩土工程不良土质、不良地质界面之间的划分。如果出现混淆不清的状况,会进一步的导致勘察结果和数据分析报告不合理。(4)充分应用最新勘察技术。科学应用新的勘察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勘察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强勘察的质量和准确性。现阶段许多勘察项目之中均采用硬件、软件一体式的勘察技术设备,并且通过连续加密测试的技术方式,准确并且可靠的获取工程地质勘察的界面,合理的解决了传统技术之中存在的界面划分困难的问题。传统的钻探技术方式,在界面划分工作当中常常会遇见阻碍,进而导致划分不准确、漏判等,而通过信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的改进钻探技术之中的不足之处。因此不同的技术方式、新的技术设备可以对传统的方式起到补充的作用,保证最佳的测量结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地基的稳定最为关键,在开挖地基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要对地质岩石进行勘察,为了充分发挥岩土地质勘察的作用,需要加强对工程建设中的岩土地质勘察方法及其策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封政宇等.关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重要性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
[2]梁凯夏.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7(02)
[3]陈学林.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控制质量因素的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7(11)
论文作者:杨连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土质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参数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