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_徐君政

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_徐君政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广东梅州 514021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供电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因此,供电企业需要积极“更新换代”供电系统。本文通过供电系统运行情况,对供电系统中电子自动化技术设计分析策略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叙述。

关键词:供电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1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分层分布式与集中式控制技术均含有优点,同样也都具有不同的缺点。分层分布式具有可靠性高、组态灵活、控制难度低、成本较低的优点,并且在局部模块发生故障时,其他模块均能够正常运行,进而能够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该控制方式的数据传输问题,需要进行一些复杂的控制,防止数据包的丢失以及数据缺失,从而造成供电系统不能够稳定的运行。目前针对这种情况往往采用统一的数据协议,在遇到数据丢失等情况时,使数据进行重新发送,进而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集中分布式由于其采用集中控制方式,为此需要将所有传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进而能够保障信息处理的正确性。采用该控制方式的供电系统往往采用硬接线技术,这种技术成熟,并且具有很快的响应速度,除此之外,还有设备易于维护,控制简单的优点。但是,该供电系统往往采用大量的电缆,为此,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安装,尤其是一些长距离的电缆,电缆的长短对于电信号的传输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较长的电缆传输的电气数据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进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数据若不能正确的传输,将会对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

2供电系统的控制要点

2.1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监控技术

这种自动化监控技术系统可以收集大量数据,有着完整的监控信息,能够方便运行维护,某一位置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符合现代供电系统的实际需要。层分布式自动化监控技术在逻辑上划分为三层,即间隔层、通信层以及站级监控层,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监控技术的间隔层终端的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部件精巧,并且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安装,使得操作和控制难度有效减小,并且还能够减小成本。

2.2现场总线监控

现场总线监控能够保证系统设计更有针对性,保证不同的距离可以有着不同的功能,能够参考实际的间隔情况进行设计,也拥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除此之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通过网络连接,如此保证组态灵活,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任何装置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组件运行,不会引起整个系统瘫痪。

2.3集中式自动化监控技术

集中式自动化监控技术的特点是系统设计十分简单,运行维护也十分简便,对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也不高。主要是将强电信号转换为弱电信号,通过4-20mA标准直流信号,采用空接点的方式,依靠电缆硬接线,将电气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一对一地接入DCS的I/O模件柜中,从而有效地监视和控制电气设备,且其响应速度特别快。当前,硬接线技术业发展的比较成熟,设备运行环境也较好,便于对其进行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供电系统中电子自动化技术具体应用方向

3.1电气工程中监控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供电系统也正在不断发展进步,目前许多供电网络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电力事业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电气工程的主要特点,在众多的供电网络中,电气工程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全面应用自动化技术,努力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提升供电网络的运行利用率和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将自动化技术充分应用到供电网络中,除了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外,还能够提高供电系统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我国的供电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在我国供电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主要是按逻辑划分为主,进行逻辑分层,通过对供电系统的具体划分分为电气的针对性和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另外,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供电系统中,主要是因为这样能大幅度减少人员的使用,增加了使用的时间,并对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增强了供电系统对于各个供电网络和电气单元的控制,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供电系统之中,能够快速实现电气工程与供电系统中的供电网络之间的调整的转换,具有结构简单、形式复杂多样、功能稳定等优势,努力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3.2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要点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供电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自动化调度主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县级调度、地区调度、省级调度、大区调度以及国家电网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依靠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电网调度系统中的打印设备、服务器、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工作站等联系起来,实现对电网数据的实时采集、电力负荷的预测、状态估计以及电网调度运行的安全分析和监控。

3.3计算机技术在供电系统中的控制要点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计算机。供电系统与计算机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还有效的提高了电能的生产效率以及电能质量。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中,电网的调度控制、变电站的自动化以及电网的智能技术都是供电系统控制之中的要点所在。电网的调度控制就是通过计算机与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网络系统连接,对发电站、变电站等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并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不同区域电能的调度。变电站作为电能转换的场所,在供电系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变电站主要是将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进行电压转换,进而保证电能远距离的传输以及用户电压的稳定。在自动化的实现方面,变电站是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的,为此在变电站工作过程中,应该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采用先进的控制理论与技术,从而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网络化控制。智能电网技术是将电网建设成为数字化、网络化的一种智能技术。

3.4智能电网技术的控制要点

智能电网技术主要是针对供电系统的全局进行控制的技术,是现代供电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中最广泛的应用技术之一,涵盖了用户、输变电、配电、发电以及调度的各个环节。智能电网技术是现代自动化、数字化电网建设的全局智能控制技术,其创建的自动化供电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智能化电网的雏形,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供电系统在应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应该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需求,采用具备可靠性、双向性、实时性等特征的计算机技术,同时采用先进的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形成具有信息管理功能的管理系统,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做好准备工作。

总结:供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方面,自动化技术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在供电系统中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使二者完美结合,有效提升供电质量和对供电系统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凌安飞.关于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

[2]杨田.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深入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

[3]]张宁,王皖亮.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5(27).

论文作者:徐君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论文_徐君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