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芳

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利沙坦酯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93.85%、89.23%,与对照组的81.54%、75.38%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阿利沙坦酯;高血压;心绞痛;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91-01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有冠心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一般采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水平,还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阿利沙坦酯是一种口服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经过胃肠道吸收后,可以在体内水解酯酶的作用下变成有活性的代谢产物EXP3174,选择性的结合血管紧张素1受体,产生降压以及改善心绞痛的作用[1]。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们采用阿利沙坦酯治疗了65例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得到的临床疗效十分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所有患者的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心绞痛诊断标准均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妊娠期高血压、感染性疾病、糖尿病、肾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以及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中研究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1±9.6)岁。对照组男37例,女28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1.8±9.4)岁。两组的一般情况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治疗,150mg/次,每日1次;研究组口服阿利沙坦酯治疗,80mg/次,每日1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疗效。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幅度超过10mmHg且降至正常水平,或是DBP虽然未降至正常水平,但是下降幅度超过20mmHg;有效:DBP降低幅度未到10mmHg但是已降至正常水平,或是DBP降低10-20mmHg但未达正常水平,或是收缩压(SBP)降低幅度超过30mmHg;无效:未达到有效的标准。②心绞痛改善情况。显效:在同等劳累程度下,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处理分析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5%,与对照组的81.54%比较,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和冠心病均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两者往往合并存在,加大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绞痛类型,指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患者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以及缓解方法均比较固定。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包含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具有毒副作用低、降压一致性较好、适合长期服用等特点[2]。厄贝沙坦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可具有抗心衰以及逆转血管重塑的功效,但对于部分患者难于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阿利沙坦酯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阿利沙坦酯为非肽类前药,口服在胃肠道吸收后,被酯酶完全水解成唯一的药理活性代谢产物-exp3174,可以与AT1受体选择性地结合,但不会产生与AT1受体阻断无关的作用[3];另外,该药物的代谢途径为非肝脏代谢,可缓解患者的肝脏负担,其原形和代谢产物80%以上经粪便排出,剩余的经尿液排出,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绞痛有效率分别为93.85%、89.23%,与对照组的81.54%、75.38%比较,均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静,高中亚,苏宁.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阿利沙坦酯治疗的效果初步评定[J].饮食保健,2015,2(15):27-28.

[2]王俊,童程程,唐海沁.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3):247-249.

[3]赵阳媚,赵海洲.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34):40-41.

论文作者:刘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