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观上达到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和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中起着极为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国企文化健康向上发展繁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不断向高度、广度、深度“三度空间”延伸和拓展的全过程。人是推动国企文化“三度”发展的根本主体和力量源泉,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人,就是做人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这两种软实力在推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国有企业的理念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向更高、更广、更深“三个维度”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三个维度;思想政治工作;国企;文化
一、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提升国企理念文化发展的高度
一是可靠的政治导向。理念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长期影响而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这种导向正确与否十分重要。国有企业理念文化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其建设必须遵循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必须体现国有企业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才能培育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理念文化,这样的文化才具有时代的先进性。
二是正确的价值导向。国企理念文化发展的高度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之中。必须要通过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遏制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如文化虚无主义、文化理想主义、文化功利主义、文化愚民主义和文化专制主义,加强多形式、多维度、多载体的教育培训和精神疏导,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国有企业全体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自觉行动和精神力量。
三是远大的战略导向。高度就是要高瞻远瞩,没有高度,就不可能有战略眼光。国企理念文化建设的高度就是要把企业的战略眼光迅速完整地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满载着企业战略导向性去宣传、去启发、去教育、去培训、去带动每一级组织、每一个人,切实把企业战略目标分解成企业的行为规范,激发起职工的工作热情、斗志和奋发努力的精神,并变成职工的实际行动,这样也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工作服务,从而避免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脱节、两张皮”的问题。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动功能,拓宽国企视觉文化发展的广度
一是有力的辐射带动。企业视觉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显性要素,是企业形象的表征。企业视觉文化建设是以视觉传播为媒体,将企业文化中的隐性要素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符号,如企业标志、服装、服务和广告等宣传媒介,充分传播和展示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和精神风貌,展现企业的外在美,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公众的信任,从而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然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人来完成,来体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业,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可以通过打造每一个人的品牌入手,推动国有企业视觉文化建设,宣传和塑造公司良好形象,具有极强的文化辐射力、带动力和渲染力。
二是浓厚的氛围带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有企业良好“软环境”氛围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理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促进,更重要的是离不开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来推动。一个企业如果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四有”员工队伍,他们会自觉地维护企业的形象和荣誉,就能为企业视觉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按照企业的期望和要求,得到无形的约束和规范,企业的形象、知名度就会得到不断地提升。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和手段,着力培养出一支“四有”员工队伍,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是和谐的人文带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其中心工作就是紧紧抓住人是企业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这一根本,把职工置于主人的地位,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既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更注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协调好人与人、人与企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团结友爱,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帮助。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加以方向性的引导,发挥正确的指导作用,营造出一种融洽相处、乐观向上的人文环境。与此同时,还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活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地开展,丰富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文化含量,创新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手段,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和良好条件。通过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整合为一个系统,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和谐有序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企业生产力,迸发出国有企业强有力的人文带动力。
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挖潜功能,勘掘国企行为文化发展的深度
一是扎实的基础挖潜。企业行为文化建设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为其提供坚强的组织基础。企业行为文化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从领导体制、组织机构来说,作为国有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只要有企业党组织存在,就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运作。事实证明,这种机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的组织基石。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同样需要各级党政工团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这样,既为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又使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一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国有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深度的内涵挖潜。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一样,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生变量,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起着“变量增效”的重要作用。然而,很多国有企业的行为文化建设往往集中在开展热热闹闹的企业文化活动、忙于对外宣传企业形象和品牌,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对外宣传的手段,流于形式,疏于深化,出现了以简单易行的企业文化活动代替艰苦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倾向。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深化和提升企业行为文化建设的内涵,为企业行为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三是强大的力量挖潜。企业管理制度属于企业行为文化的范畴,企业行为文化蕴藏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执行力。这种执行力的挖掘与开发,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从管理制度来说,第一,管理制度在施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企业改制时,一些制度不可能马上到位,一些人可能一下子转不过弯来,难免不理解,会产生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服和疏导,以确保制度的有力执行和企业的稳定发展。第二,管理制度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相对于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来说具有滞后性。靠制度的强制是行不通的,强制执行只会适得其反,无益于企业的管理和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只有靠思想政治工作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和疏导来化解矛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提高执行力,确保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第三,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到“四有”“三同时”,即:有计划安排、有目标任务、有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有检查考核机制;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文化力量,执行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梁颖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文化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导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