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的取向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启示论文,高考试题论文,语文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教育测量的角度看,命题的变化意味着学科能力标准的变化,意味着价值标准取向的变化。因此,分析评价2001年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必须注意其命题的两个大的背景:从社会思潮看,自1999年5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计划、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21世纪教育框架以来,创新教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思维的创新、价值观的创新、方法的创新业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从学科发展看,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2000年逐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推行新的评价制度。依此,教育部于2001年1月将1997年的试验本语文教学大纲加以修订于3月颁布实施,并着手编订《语文学科能力标准》。相应的,在总结2000年高考命题的基础上,2001年《考试说明》也作了积极稳妥的调整。在这种形势下推出的语文高考试题就具有了一种新的能力评价标准与取向,因而也就为2002年备考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参照。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2001年命题具有下述鲜明的特点:
(一)文学性。重视考查文学欣赏能力,检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情况,是今年高考题的显著特点。全卷共28题,这部分题目就有8题,计30分,占总分数(不计作文,下同)的33%,这一比例是相当大的。从具体要求看,有文学常识的识记,古典诗歌、现代诗歌的欣赏,现代散文的评价与赏析;从测试角度看,2001年试题将外国散文的鉴赏引入现代文阅读,诗歌欣赏则侧重对意象的体味,难度明显加大。
文学性的增强,从根本上说是语文教育理念的改变。长期以来“工具说”一直主导着语文教学,并由此出现了两个倾向:一是重思想轻文采,二是重现代轻古典。中学日常教学离文学越来越远,人文色彩越来越淡甚至近乎虚无,语文被扭曲为思想教育的工具,语文价值偏离本体。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大纲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第一次确定了语文特质。语文,是交际工具,负载文化而又自身是文化,而文化的语言载体就是文学作品,因此新大纲规定:课文要“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文学作品中,我国古代作品约占50%”。在具体安排上,新教材的第二册全部是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高三2/3是文学作品,着重培养理解、评析文学作品的能力。将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放在如此显要的位置,是建国以来教材编写的第一次。2001年的《考试说明》在涉及到“鉴赏评价”的地方,都将“初步”二字去掉,扩展了考核内容并将文学作品在现代文阅读部分非常突出地单列了出来。这一变化是与新大纲、新教材重视文学欣赏、强调文学性是一致的。明乎此,2001年试题文学鉴赏部分题多、面广、难度大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语用性。从1999年起,高考题的第五大题由往年主要考查识记能力(名句、文化常识)兼及语言表达,转变为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层级上升为“应用”。今年的第五大题,又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第25题体现了语言运用“简明”的要求,又测试考生思维的严密性。第26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又有辞格运用的要求,句式比较复杂,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要求较高。第27题考查语段压缩能力,这是今年的新题型,要求考生准确筛选,恰当组织。从考查角度看,要求简约句子,仿写句子,压缩句子;简洁地表达,平实或者艺术地表达,准确而简明全面地表达,从三个侧面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际上语句衔接、成语使用等题目也属于同一类型。它们共同指向“运用”,体现了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趋向,也体现了中学生学习语言重在积累语感、模仿语言、运用语言的特点与要求。
从1978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以来,语言的考查就一直在高考题中占极大比重,拼音、字形、词义、句式、辞格、标点无所不包,但这些题目准确地说考的是语法修辞知识,而不是语法修辞的运用,因而便是静态的知识识记,而不是动态的能力应用,是相对独立的割裂的知识点的辨析,而不是全面综合联系的语言表达。因此,中学语文的语法越讲越细,高考的语法越考越刁钻,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根本的是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对。语言能力应当包含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前者是静态的基础的,后者是动态的根本的。依据传统的语言学理论,语言知识应当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当然也就是考查的重点。在教学理论上又错误地认为知识点掌握得越全面,学生的语言能力越强,将知识与能力这两种不同状态的概念简单地等同起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多年来对语言知识的检测大大超过了对语言表达的检测。加之我们现行的教学语法体系和修辞学理论基本上立足于西方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忽视汉语语义、语用的因素而偏重四方语言意义上的“句法”的因素,忽视汉语充满感受和体验精神的特点,忽视汉语学习的特殊之处主要不是“知”的积累,而是“感”的积淀,从而使得学生掌握的多是静态的语法名词,能识记,却不能很好地运用,造成了学与用的脱节。对这种不良倾向,许多人虽多有察觉,高考命题也有所修正,但总归是修修补补,根基未动。新大纲则第一次提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这一转向意义非凡。从本源上说,它吸收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的“言语”理论,认为语言是从具体言语中抽象出来的交际规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静态的、形式的、全民的,是语言学的对象;言语是人们运用规则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个人的意志和智能的行为,是动态的、内容和形式统一的、个体的,是心理学的对象。任何言语交际活动都必须以一定语境为条件,当语境进入言语分析成为重要的因素时,语言科学就从静态描述转向了动态研究,转向了语言表达的研究。新大纲要求学生“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品味文学语言”。换言之,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指对语言的感知、运用能力,是语言思维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语言与用语环境相契合等方面的综合运用。2001年第五大题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语言观念的转变。
(三)现代性。高考的本质是常模参照考试,以选拔人才为己任,因此命题指导思想必须有前瞻性,必须有助于引导中学教育适应时代与未来的要求。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上。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简洁明了地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并且第一次“重视培养学生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现代阅读理论全然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已经习惯了的以指导写作为目的“读写结合。”
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注重“揣摩”,前者注重“筛选”。“揣摩”,指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妙;“筛选”,指迅速把握书面材料中关键性语句,经过读者头脑的加工,形成对读物内容的认识。
现代阅读理论将阅读定位于获取信息,认为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出关键性的语言信息,结合读者头脑中贮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的思考。阅读能力包括:(1)认知能力,指根据语素和上下文去推导词语的意义,它包含言语理解能力和必要的背景知识。(2)筛选能力,指把关键性的信息找出来。它包含两种类型:一是理解性筛选——逐字逐句逐段直至全篇,一是检索性筛选——根据阅读目的找到信息(检索速度的高低对高考答题影响很大)。(3)阐释能力,指对原有信息进行解释。阐释包括三个方面:A、对具体的材料能够抽象化、简约化;B、对抽象的概念能够具体化;C、对隐含的信息能够明示化。阐释的实质是语言的转化,强调的是要求考生把文本语言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4)组合调整能力,指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信息,按分类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组合强调信息的归纳分类,调整注重信息的顺序变化。(5)扩展能力,指对主观色彩浓厚的信息进行再解释。
2001年高考题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突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强调信息的吸收、归纳、释放,注重对学生阅读心理过程、阅读潜质的测试,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尽快转变阅读教学观念。
(四)开放性。命题的开放指题目致力于启发、鼓励、倡导学生思维的开放,致力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最突出的表征就是尊重和关怀人的个性。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创造的第一前提,不从众不趋同,才能产生独到新颖的见解。今年的作文题就很好地体现了个性化的特征,鼓励和提倡学生把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写出来。同时,从“发展等级评分”所列的几个评分点来看,命题从能够考虑到的多方面对具有创新色彩的表达进行了肯定,且不求全责备,只要有“一点突出或多点达到要求者均可评至发展等级满分”。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和评分标准无疑会对今后的中学语文教学产生重要的历史性影响。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人文精神发展的动力源于对人性的关怀和释放,而这种释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诱导交换思维的角度,从而推想出与传统迥异而又合乎逻辑的结论,也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发展,才有蓬勃的生机。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新大纲、新考纲的指导下,在依托新教材的基础上,2001年试题侧重于四种能力的考查:文学欣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现代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和2002年备考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重视文学欣赏能力的日常养成。高考强调对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文学素养、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观照的结晶,是人生体验的艺术表现,因此文学欣赏就应当把作品当作人生去读,当作艺术去读,而这并非只靠做几套模拟题就能奏效的,归根结底,还要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既须“投入”,也须“跳出”。
以诗歌鉴赏为例,“投入”法有两条渠道,首先,通过“诵读课”,使学生在平仄的抑扬顿挫、韵脚的回环应和、叠音词的声情并茂、骈偶句的节奏和谐等大量语感熏陶中感受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其次,通过诗歌“自读课”让学生“含英咀华”,心入诗境,忘却自我,在诗我合一的妙境中尽享诗情的沐浴。读诗的兴趣,赏诗的愉悦,非自读、自语、自养不可,越俎代庖只能造就永远不能自立的低能儿。
“跳出”法,即通过上“讨论课”让学生走出“情”境,进入“理”境,对诗歌进行“庐山”之外的观察。这种讨论课是由“个人谈体会——众人作评论——老师作总结”的方式进行的。最终要落实到对古典诗歌原作的理解上:品其言而明其法,析其章而悟其艺。(见《现代语文》2000.4,赵谦翔文)
(二)重视语用学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阐释。语用学认为,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指对语言的感知、运用能力,是语言思维的逻辑性、连贯性和语言与用语环境相契合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因而,其考查侧重于语言应用的规范、连贯、得体,侧重于语言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等方面。具体地说:(1)规范。指语言表达要符合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成分系统和结构系统的规则。可分为:A、词汇的规范。正确使用普通话书面词,不生造词语。B、语法的规范。组词造句符合语法。(2)连贯。指语言(微观到句间、中观到段落、宏观到全篇)表层结构有形(有语音凭借)的“连接”,深层结构无形(表现为语义)的“贯通”。(3)得体,一是能根据对象恰当地使用语言,一是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能注意它们各自的语言特征。这两条,一条说的是语境方面,要求语言表述要与特定的语境相适合,要符合语境要求所派生的种种语言运用规律;一条说的是文体方面,要求符合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
总之,语用学强调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一是侧重于受话人的解码过程,如高考题中的语句衔接题;一是侧重于发话人的编码技巧,如高考题中的选用、仿用句子题。
假如说同义词(近义词)运用、虚词运用、成语运用算是简单表达应用的话,那么衔接连贯、压缩语句、扩展语段、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以及比喻、排比这些积极修辞手段的使用,就可以算是比较复杂的表达运用了。简单语言表达应用题主要用于“纯洁”语言,多采用改错题型,即《考试说明》中的“语言表达(一)”。复杂语言表达应用题主要用于“发展”语言,多采用造句题型,即《考试说明》中的“语言表达(二)”。笔者以为,把“纯洁”语言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同时,学习语言,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效果好。主动学习语言就是通过对话和写作学习语言,被动学习语言就是通过听话、阅读学习语言。
对这个问题,新教材阐述的十分明确,并且配有精当的练习题,在日常教学和备考中必须重观利用新教材。
(三)重视现代阅读观念的建立。从“阅读为写作”到“阅读为获取信息”这一重大转变,是从传统阅读现代阅读的转变。为适应这一变化,在复习中应以“整体性”为原则,以“读懂”为标准,所谓“整体性”包含读文与解题两方面的要求:(1)读文的整体性。即对阅读材料(选文)作宏观理解,整体把握。主要有话题背景、思路结构、主旨基凋。(2)解题的整体性,高考阅读命题注重整体设计,突出考查学生整体理解水平。解题时应把握试题的整体框架,洞察各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互补性,发挥读解的整体效应。进一步说,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高考测试的方式都是因文解题,因题悟文,综合性强,要从整体把握、理解文意入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理解词语和文句,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分析和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如果从局部或一个题目入手,遇到障碍,思路就会发生阻塞,就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贯通文字,获取信息,评价鉴赏。所谓“读懂”是指能够正确解答试题所需的信息,而不必将文章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涵咏”一番。也就是说,高考阅读考查的重点往往不在于深奥含义的认知,而在于对词语的认知,对文句的理解,对文章的概括。因此,不必刻意追求字字落实,句句有着落,在考场上有个别字句不懂是正常的,这并不一定影响答题,关键要看命题的角度是什么,命题点在哪里。
在散文阅读中,尤其是从2001年的答卷情况看,大多数考生并非一点也不会做,实际上很多考生抓要点还是比较准的,但一旦形成文字,总是缺这少那,有一种“不到位”的感觉。我们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解题思路的不规范,这类试题的解答应采用理解性筛选的方法,其目的在于了解文本的全部内容,因此所筛选的是文本最关键的部分,也是作者所传递的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命题者设题之所在。所以,在读这类文章时,与以往我们所熟知的科技类说明文阅读的“快而准”不同,要“稳而全”,要一遍遍地读,不要企求一下子就答对、答好。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对阅读材料的宏观理解,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再理解词语和文句,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解答此类题准确地筛选信息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还应正确表述。一定要按照题目要求的内容、条件、角度作答,词句稍偏就会被扣分。因而,规范的语言是准确表述信息的保证。上述解题过程可以表述为:找要点——搭架子——细加工。“找要点”就是筛选关键信息,“搭架子”就是大致构建语句,“细加工”就是依据题干调整语句。许多考生丢分多半是得到一点印象就匆匆答题,不去深入思考,不去细致加工,本来可以答对的题,只因少走了一步答错了,本来可以答完整的题,只因少走了一步答残缺了。这是每个考生都应好好吸取的教训。
(四)重视作文评价新体系的建立。“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标准的提出,明示了高考作文改革的新思路,其意图是鼓励冒尖,鼓励创造,鼓励思考,鼓励个性特色。我们应当转变观念,构建作文评价新体系。
首先,应重新审视作文教学的价值观。作文教学不单单是技巧的传授,不仅仅是为了架起通往高等学府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个体素质的培养,即思想的锻炼、情操的陶冶,从而筑起达到崇高境界的坦途。换句话说,就是要弱化作文教学的功利性,淡化作文教学功利性的外在价值,强化其非功利性、注重个体人格和精神的内在价值,让学生以真、善、美为终极追求。以往那种将学生纳入精心策划的思维模式中的作法,最终只会教给学生一些“屠龙之术”,学生不免落得——“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后果。许多大学生写思想汇报能够洋洋洒洒,但对一篇短小的散文却手足无措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此正确的做法应是少教一点八股文法,多教一些文德文品,多教一些思维方法。要谈其文,知其人,论其世,明确作文与做人的关系,让学生先知文品而后晓章法。彻底抛弃那种假、大、空的文风,彻底清除那种“拉大旗做虎皮”,用政治吓唬人的恶习痼疾,还中学生作文以清新、自然、率真的风格。
其次,要重新审视作文教学的目标,作文教学的对象是个性各不相同的学生,绝不能用同一的、凝固不变的标准去束缚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人。应鼓励学生大胆求疑、大胆想象,给学生心灵拟驰骋的空间,让其充分弘扬个性,以适应学生个体素质完善的需要。一句话,作文教学不应模式化,而要多样化,让学生各展其长。
最后,要重新审视作文教学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支配,作文教学由培育人的审美情趣,培养人的个性思维,启迪人的生命感悟异化为获取分数的手段,且仅仅以获得分数的手段而存在着。很自然的,怎样能在高考及各类考试中获得高分便成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及唯一评价标准。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大讲“模式”,学生大练“模式”,教师尽授“秘诀”,教师不允许学生自己“乱写”,学生不敢违背师训而各抒已见……久而久之,“模式”有了,“套路”有了,“写法”有了,然而,想象力没有了,个人见解没有了,创新没有了。在师生共同追求作文高分的“集体无意识”驱动下,学生的习作千文一面,千人一腔,整齐雷同,形若“克隆”患了“集体失语症”,模式化文章大量出现。
高考作文命题的转向使得作文教学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成为一种可能,我们应当适应这一变化,重新审视我们背离作文教学本原的种种做法,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从写作的本质讲,能够将自己独特的感受、见解,生动、形象、准确地表现出来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们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社会,应倡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美、创造美。在教学中,要注重个性的培养,要注重感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创造性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2001年高考中出现的优秀作文无一不闪耀着个性的光芒,无一是模式化的产物。
回顾高考改革走过的路,从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看,注重能力,强调创新,必将是高考命题的核心和基本要求。因此,联系2001年高考命题大背景,剖析2001年高考试题,我们应当对高考命题多理解,少跟风,不抵触,明确并尽快适应高考语文试题的学科教育思想的导向:语文学科教学观念要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换,语文学科的能力训练要从以指导答题技巧为中心向以提高思维能力为中心转换,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从急功近利的应试向“终极关怀”的视点转换。唯其如此,才能抛却高耗低效粗放型的题海战术,科学地高效地备战2002年语文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