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董仲舒教化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徐彩霞1曲立超2
(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2.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摘 要: 西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人民的身心具有规范作用,有助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及社会秩序。通过简要分析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主要目标、原则及成就,论述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具体内容,阐述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当代研究价值。
关键词: 董仲舒;教化思想;当代价值研究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较为重视教化的作用,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提出,标志中国传统社会中教化体系的确立,是儒家文化学说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里程碑。西汉时期董仲舒的生活环境,对于教化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动乱促使董仲舒在教化层面思考教育的方式。另外,西汉初期的思想文化环境较为宽松,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提出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环境支持。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主要包含人性修养、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等内容,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
一、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目标及原则
1、教化思想的主要目标
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主要目标包含培养人性修养、培养国家人才、维护社会稳定三个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较为重视对于人性的培养,认为人性修养是最为主要的教化方式。通过人性修养的培养,将有效的激发人性中优良的品德,扼制人性中邪恶的思想发展。提高个人修养的方式主要包含“积习渐靡”、“内视反听”、“有为、自得”等方面。其次,董仲舒教化思想较为重视选拔贤才,通过教化活动为国家及民族的发展培养人才,借助教学的方式培养人才,实现教化思想的实践发展。最后,教化思想作为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制度化的推广路径,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帮助个体适应国家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扭转社会风气,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如汉代时期推行教化,社会形成了忠良、孝悌、仁爱、节俭的良好风气,有助于构建出友好的社会关系,缓解社会中的阶级矛盾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长效发展。
在J监测点使用水平仪进行观测,选取距离基坑较远的一点(30 m以外)为参照点,将参照点与标点上标尺的差值作为对应的相对高程(图2)。
2、教化思想的主要原则
道德教化是董仲舒教化思想体系的重点内容,强调儒家文化中的“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思想理念。在西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之中,通过“三纲五常”对一定的道德教育活动进行了规范,继而实现教化的目标。董仲舒教化思想坚持“三纲五常”的原则,通过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内容,进行体系化、系统化的总结,实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有效传承。董仲舒教化思想坚持“三纲五常”为指导原则,在汉代至清朝统治的近两千年时间内,基于社会各个层面进行渗透,对人们的心理层面及民族思想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三纲五常”理念的指引之下,“忠、孝、仁、义、智、信”等优秀的品格,成为人民自我完善的主要目标,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及思想活动起到教化的重要作用。
3、教化思想的主要成就
汉代中央集权的统一化发展,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传播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及发展契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教化思想,对推进民族文化进步、社会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首先,董仲舒教化思想为君王、官吏、民众等不同层次的人民,提出自我完善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社会全体成员作为教化的主要对象,初步构建了中国古代历史中,完整的教化思想体系。董仲舒教化思想有效的稳固了汉王朝的统一发展,儒家思想在汉代社会中构建起了良好的社会发展基础。其次,董仲舒教化思想在儒家学说的传播发展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儒家学说的明确化、正规化、合理化的发展,确保儒家学能够满足时代进步发展的切实需求。最后,董仲舒教化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理念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和谐统一发展,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影响作用。中华民族的统一观念,对后世的建设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当代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深刻影响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主要包含个体功能及社会功能,其中社会功能具体划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及文化功能。首先,在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响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稳定社会发展秩序的重要路径。通过教化活动将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培养人们遵守社会规章制度及行为标准的意识。董仲舒认为社会政治的建设发展,主要的内容在于民心,通过教化活动能够实现治国任务。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人们群众的价值观念及精神世界受到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及民众的安居乐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借助经济规律的自我调控能力,将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人们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建立良好的道德素质,确保社会公民积极参与至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事业之中。
二、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具体内容
1、君王教化的内容
董仲舒教化思想具有制度化、常态化的主要特点,在针对各级官吏的管理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化效果。首先,针对官吏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君臣伦理、让利于民的思想为主导,通过教化活动,培养官吏公正、清廉的精神,提高官吏的工作能力及政治修养。其次,董仲舒教化思想的运用,针对不同官吏类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教化方式。例如,针对中央官员的政治监督,主要为相互制约的教化方式,对地方诸侯进行教化,主要采取限制的策略,引导诸侯王建立尊卑意识,通过限制诸侯王的权利,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官吏教化的内容
董仲舒教化思想之中,认为君王是教化活动的主要实施者与参与者,君主的行为举止、意识观念正确,才能影响社会民众自主接受教化,进一步巩固国家的政权,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首先,君王的教化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赋予君主双重角色、灌输德政思想。君主作为教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对社会民主进行教化是为政第一要务,通过教化活动培养民众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其次,针对君主的教化工作开展,需要坚持以德为政、以民为本的主要思想,采取的教化方式为正面规劝结合侧面强制的策略。通过君主教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为社会教化活动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
三、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当代研究价值
1、对思政教育功能的影响
茹毛饮血时代人类生命健康水平极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水平也很低下。最早的古人类不知道怎么利用火,他们采集到的植物、果实都是生吃的,甚至连林中捕猎到的野兽、河里抓来的鱼虾,也都是生吞活剥,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茹毛饮血”。生的食物往往腥臭难闻,而且伤害肠胃,所以人们非常容易生病,寿命也都不长。
2、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影响
董仲舒教化思想对人们的人格塑造具有较高得要求,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教化思想的主要目标之一。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事业,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在董仲舒教化思想影响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基于继承传统文化道德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有效的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理念,坚持将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需要夯实人才培养的队伍,积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董仲舒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将着重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通过完善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有效的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工作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化思想的影响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将具有层次性与针对性,基于教育对象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对思政教育方式的影响
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当代研究,将有效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首先,基于董仲舒教化思想,将确保学校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化活动主要通过道德理念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及思想观念,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教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高等院校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高等院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其次,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响之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重视榜样对于人们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化工作的质量与效果。通过榜样的引导作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自身的道德品质对受教育者进行启示及引导。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及工作能力,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影响接受教育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有效性。最后,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影响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在教育方式上应注重多样性与系统性的有效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化合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人民群众的行为举止及思想观念进行约束。
这种萧散空灵,含蓄内敛的小楷特点并不是呆滞的含蓄,而是带有一种拙而有趣的字态,王世贞曾评王宠书法:“虽结法小疏,而天骨烂然姿态横生”[2]。这种拙趣主要受明中期刻贴的影响,整幅作品笔画应势而变,或端或长,笔画之间的短处无不体现这种拙趣。
结语
西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主要以提高人性修养、培养人才及社会稳定三个方面为主,对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及竞争更加激烈,坚定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对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当代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艳玲.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思想意蕴及当代价值[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7,19(02):41-44.
[2]常会营.董仲舒《春秋繁露》礼乐教化思想及现代价值[J].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2(03):40-53.
中图分类号: D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508(2019)06-0117-02
收稿日期: 2019-01-13
作者简介: 徐彩霞(1984-),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教育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理论。曲立超(1984-),吉林长春人,吉林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标签:董仲舒论文; 教化思想论文; 当代价值研究论文;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论文; 吉林师范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