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研究_比较优势论文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研究_比较优势论文

两岸的产业合作与分工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80年代以来,随着台商投资的增加,两岸之间已开始形成互补型的产业协作体系。而要实现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的优势互补,关键是要发挥两岸产业现有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层次合作,发展多类型产业。为此,必须坚持结构升级、平等互惠和优化配置原则,以利于促进两岸的产业合作与分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两岸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的宏观考察

五十年代,两岸产业均以农业为主。1952年,台湾农业产值在三大产业中占32.2%,农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95.3%,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一半多。以稻米、蔗糖生产为主的“米糖”农业,构成这一时期台湾经济的主要特征。同期,祖国大陆农业产值占45.4%,农业劳动力占83.5%,二者较台湾高出13.3个百分点和32.1个百分点,台湾的农业生产率比较高。1965 年, 台湾工业产值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占30.2%,比祖国大陆同期的比例低;而第三产业比重高达46.2%,较祖国大陆高出19.1个百分点,出现向“两极化”发展的趋势。由此造成工业化尚未达成,服务业却出现“早熟”现象。

从六十年代中期起,台湾开始经济转型,由以往的“以农业培育工业”转向“以工业扶持农业”和“以贸易促进工业”,确立起以工业尤其是出口加工业带动整体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格局。此后,台湾的工业比重持续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至1986年,台湾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产值占47.6%,达至历史最高点;相应地,农业产值快速下降,1978年降至10%以下,目前仅占3%左右。 而第三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异军突起,开始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新支柱,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长期落后的经济面貌,祖国大陆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侵略资本,确立起了以国营经济为主的工业化经济发展策略。但由于对农业投资长期偏少,轻、重工业投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呈现出强烈的“二元结构”的反差特征,致使产业关联度差,结构效益长期在低水平下徘徊。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力度,增进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化,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目前,祖国大陆的三大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30.4∶49.0∶20.6发展为1995年的18∶49∶33。此间,农业产值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三次产业比重出现较快的反弹,结构协调效益比较高。但农业在祖国大陆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九五”期间,祖国大陆农业发展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稳定增长,到2000年,粮食产量达到4.9—5亿吨;二是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消除贫困现象,并使农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0%。〔1〕显然,要实现上述目标任重而道远, 祖国大陆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总之,两岸三次产业之间的升级运动,是按一、二、三次产业顺序逐级转型的。由于两岸产业构成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第一、三次产业存在着明显落差,反映出两地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层次,彼此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是可以形成结构优化型产业协作体系的。

二、两岸产业比较优势地位变化及其比较

要实现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两岸产业现有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重组,这就涉及到两岸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问题。

(一)农业结构比较。农业在两岸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

首先,从农业内部结构看,两岸农业虽然均以种植业为主,但祖国大陆比重较高。1994年台湾渔业比重占24.5%,祖国大陆仅8.2%, 彼此相差16.3个百分点。牧业比重两地较接近,台湾仅比祖国大陆高2.6个百分点。台湾的林业产值比重很小,但由于实施森林保护措施,产值一向比较稳定。祖国大陆自1985年后,林业产值直线下降,目前仅占3.9%。可见,在两岸农业结构中,台湾渔业、畜牧业较发达,祖国大陆则以种植业为主,各自产业的优劣势地位明显,互补性强,双方进行合作的基础好。

其次,从农业的外向度看,台湾比较高。目前台湾农业外向度已超过40%,农产品出口亦由以往的米、糖、香蕉、洋茹、芦笋等传统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水产品、食品蔬菜、花卉及肉制品为主。祖国大陆农业参与国际市场交换率低,目前大多属于自给自足型,其农产品出口主要以罐头类、茶叶类、水产品等一些初级产品或粗加工品为主。

再次,从农业现代化水平看,台湾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各种作物的插、扦、收割、脱粒和干燥等机械化水平较高。同时,现代化农业广泛普及,种源更新快,土地产出率高,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比较先进。近年来,祖国大陆农业发展较快,一些新型的生产模式也有所发展,目前农业科技对大陆农业增长贡献率为35%。〔2 〕但另一方面,祖国大陆农业也存在着科研成果商品化率低,产品品质不高、创汇率低下,各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其人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足台湾同期的1/10,当前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的局面, 尤其现有耕地的2/3仍是中低劣田,尚需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予以解决。

第四, 从农业增长速度看, 祖国大陆农业发展较快。 据统计,1978—1994年间, 按当年价格计算, 祖国大陆渔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27%,成为增速最高的行业。畜牧业次之,年均增长率为20%;林业和种植业居第三、四位。台湾的农业基础比较好,现代化水平高。近年来,因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除渔业、牧业有一定发展外,种植业尤其是林业已进入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向外转移投资已迫在眉睫、在所难免。

(二)工业结构比较。对工业构成的分类,两岸有所不同。

祖国大陆将工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大类,然后细分为食品业、 纺织业、 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40个行业;台湾则分为矿业、制造业、营建业和水电燃气业四大类,制造业再分各种行业。其轻重工业的划分标准也不一,在此只能作趋势性的分析。

1、轻重工业。五十年代以来, 台湾工业结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轻工业为主、轻重工业平衡增长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三个发展阶段。1995年,台湾的重工业比重增至64.4%,产品出口率占工业品出口额的2/3。祖国大陆的轻重工业结构变化较大。五十年代初期以轻纺工业为主,后因偏重于重工业,造成轻工业比重下降,至七十年代降至最低点。80年代以来,经过结构调整和优化,祖国大陆的轻工业比重较快上升。据统计,在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中,1994年的轻重工业比重为47.1∶52.9,其工业化过程,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指导下,沿着“重—轻—重—轻”轨迹,走了一条曲折的结构调整道路。由于结构演进关联度差,导致投入产出效益较为低下。若以产值利税率衡量,1986—1994年间,祖国大陆的工业产值利税率由18.44%降至9.61%,1994 年的工业利税率10.21%,工业增加值率28.63%,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14.76元,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仅1.55次/年。〔3〕长期以往,这种结构对祖国大陆的工业发展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2、工业行业结构。就制造业内部结构看, 两岸都有以下的一些发展特点。一是食品、纺织、成衣等传统工业比重下降,而电子、化学和机械等新兴工业比重上升。据统计,1986—1996年6月间, 台湾的成衣及服装制品、皮革制品和木竹制品行业的生产指数均急剧下降,其中木竹制品业降幅高达151.18点。〔4〕同期,祖国大陆的金属基本工业、电力、电子机械器材业和非金属矿制品业等产值比重上升。二是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比重尽管下降或波动,但其重要地位仍不容忽视。以纺织和成衣业为例,目前仍占台湾制造业产值的8.14%和产品出口额的14%;同时,也是祖国大陆工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1994年上述行业产值仍占制造业的13.96%。三是新兴产业占有比重大。目前, 两岸的电子电器业、机械业和化学业发展较快,其中电子电器业已跃居台湾各业之首,并成其第一出口产业,发展势头仍相当稳健。四是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路子不同。50—60年代,祖国大陆工业以纺织、食品、机械、化工和冶金行业为主,目前已发展为机械、纺织、化学、食品和电子工业为主,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台湾产业则处于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阶段,两岸行业发展的阶段差大,互补性较强。

(三)第三产业结构比较

发展理论认为,产业发展一般都要经历(按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划分)“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和“三、二、一”四个阶段。按此衡量,目前台湾产业已进入第四阶段,祖国大陆则位于第三阶段。据统计,去年台湾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60%,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相差无几。祖国大陆的第三产业比重为32%,尚比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低10个百分点左右。近年来,台湾大力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先并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素质的消费性服务业,促其内部结构转型,形成以金融保险业、商业为主同运输仓储通信业、社会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祖国大陆服务业仍以商业、运输通信业为主,但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发展很快,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服务型产业将迅速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三、两岸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态势分析

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地位变化,主要是透过国际市场的竞争体现出来。近年来,祖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发展很快,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并在国际市场与台湾产业展开一定程度的竞争,形成市场占有率此消彼长局面,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竞争态势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据统计,1986—1996 年第一季度, 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由5.37%降至3.7%,祖国大陆产品占有率则持续成长,并于1992年超过台湾。在日本市场,祖国大陆产品市场占有率由4.49%增至10.35%, 而台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始终在5%以下徘徊。〔5〕下面,我们以美国、日本市场为样本,具体分析两岸产业竞争态势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一些特点。

(一)美国市场

两岸的产业竞争主要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纺织和服装业。据台湾学者分析,1991—1993年间,台湾占美国针织、钩织衣服与女用套装的市场进口额比率由10.31%降至8.48%,祖国大陆由20.33%增至23.69%。主要原因是台湾加强对祖国大陆轻纺产品投资后, 实现产业转移,扩大了大陆产品的出口比率,从而部分替代台湾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具有较强的产品竞争优势。在电脑零部件项目,1993年祖国大陆占美国进口市场的比率2.6%,同期台湾高达14.8%。 目前祖国大陆市场占有率比较低,但比重提高很快,说明台湾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占有比较优势,但祖国大陆也在迅速发展之中。印刷电器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产业,近年来,台湾在美国进口市场的占有率明显提高,三年间增加11.4个百分点。 祖国大陆已开始起步,1993年虽然仅占美国进口市场1.65%,但已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后发展的潜力较大。〔6〕至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如鞋靴、 衣裤用品、节日庆典或其他娱乐用制品、灯及照明设备等,祖国大陆已在美国进口市场占有绝对的比较优势;台湾则在车辆零件及附件、眼镜、工作母机、螺钉和螺帽产品、电脑及运动器材等产品拥有相对的优势。由此可见,台湾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较祖国大陆高,但此间亦有交叉,目前有些祖国大陆产品已经达到或赶上台湾产品的水平,只是业已存在的产业发展阶段差难以在短期内填平。

(二)日本市场

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1994年台湾产品在日本市场被祖国大陆取代的金额已占其出口总额的54.6%,市场占有率由1988年的4.67%降至3.9%,祖国大陆产品则由5.27%升至10%。台湾产品在日本市场被祖国大陆取代份额,按商品的特性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 )按投入要素密集度分类:高劳力密集度商品21.23,中劳力密集度商品13.08,低劳力密集度商品1.17;高资本密集度商品6.6,中资本密集度商品19.25,低资本密集度商品9.63;高技术人力密集度商品1.25,中技术人力密集度商品6.07,低技术密集度商品28.16;高能源密集度商品0.61, 中能源密集度商品26.39,低能源密集度商品8.47。(2)按十大产业部门分类,台湾被祖国大陆取代份额较高的商品主要有:非耐久消费品、食品加工业、机械设备、中间产品B类和耐久消费品, 被取代份额的比率分别为:20.82、6.03、2.40、2.17和2.165。(3 )按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品分类,台湾重化工业、非重化工业、高科技产品和非高科技产品被祖国大陆的取代率分别为:5.82、29.66、4.46和31.02。〔7〕

综上所述,祖国大陆产业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台湾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产品。目前祖国大陆某些产品以比较优势地位挤占国际市场,已取代或部分“侵吞”台湾产品的市场占有额,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但因其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超过产业之间的竞争性,相互之间的合作前景仍十分广阔。

四、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的行业选择

从目前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来说,台湾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比较高,相互之间的配合较合理,结构转型显得顺滑而有序。另一方面,台湾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为主与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优势正在消弱,并有渐为祖国大陆取代的势头。在这种“阶梯型”的产业发展格局中,进行单一层次的产业分工是不现实的。只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层次协作,发展多类型产业。采取既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又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的传统产业;既要发展战略型的后备产业,又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

根据上述目标模式,考虑到两岸产业各自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两岸的产业合作与分工可选择以下行业有重点地进行。

1、石化工业。根据台湾学者测算,在台湾工业部门中, 以石化工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最大。目前,石化工业在台湾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是台湾发展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面临着原料短缺、下游产业纷纷外移和市场供求严重失衡等问题。

石化工业也是祖国大陆确定重点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1990年投入产出延伸表资料:石油加工业对祖国大陆33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总计为0.6348,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4344、货运邮电业0.0839、化学工业0.0304。化学工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046,其中对本行业为0.2691、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0.0496、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0.0399。近年来,祖国大陆加速石化工业发展步伐,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企业规模小,规模效益不高;同时,也存在着上、下游产业配合欠缺及加工能力严重不足问题。若能与台湾石化工业合作,建立起上、中、下游产业一体化体系,对促进祖国大陆石化工业发展和缓解台湾石化工业面临的问题都是有益的。在具体合作上,可采取后向整合运作的程序,以石化工业中、下游产品合作为突破口,促进上游产业的联结,共同推动这一主导产业的发展。

2、电子工业。台湾电子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外向度均较高, 目前产值已占到制造业产值的22.9%和产品出口总额的1/5以上。〔8 〕另据台湾学者对出口产品显示性比较利益指标的分析,台湾电子产品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均有上升,并成为次强出口竞争力产品。〔9〕但是,台湾电子工业发展也不平衡,主要是中间产品发达,高、 低级电子产品的发展有限。祖国大陆则相反,其电子产品的结构特征表现为“两头高、中间低”。目前祖国大陆电子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如台湾,但在一些高精尖技术却遥遥领先,市场需求旺盛,发展后劲足。两岸电子产品的优劣势地位明显,有利于携手合作,增创新优势,促进电子工业更上一层楼。

3、轻纺工业。目前,台湾轻纺工业比重占8.7%,因生产成本上升,发展已不具比较优势,正加紧步伐向外投资,“整厂输出”现象也相当普遍。为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台湾轻纺工业的出路在于加速产业升级,实现资本密集化和技术密集化,以提高附加价值比重。祖国大陆的轻纺工业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1995年纺织成衣业产值占制造业的14%,但出口额高达上百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10%以上,发展势头良好。〔10〕台湾如将一些适用型的纺织业转移过来,充分利用祖国大陆熟练劳动力和原料优势,结合自身的信息灵活、产品转型升级快的特点,就有可能再创纺织业的“第二春”。

4、机械工业。根据1987年投入产出表计算, 祖国大陆机械工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分别为1.1474、1.5553,均超过社会平均水平14.74%和55.55%,与其它产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近年来,祖国大陆机械工业发展较快,目前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并在重型机械、大中型铸件的生产和技术上占有优势。台湾机械工业的产值比较小,仅占到制造业产值5%,但其产品销路好, 半成品及零组件的生产发达,1995年机械产品出口额占台湾出口总额近1/5,是其重要的出口行业之一。由于两岸在技术、市场、劳力和产品构成上存在互补性,若能进行合作,就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迅速提高机械工业的发展水平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金融业。目前,两岸的金融合作已经开始, 并在一些环节上有所突破。如1995年7月份, 台湾“财政部”就提出三阶段开放两岸金融往来方案。近年来,台湾当局放宽两岸金融往来限制,允许证券、期货和保险业在祖国大陆投资,同时,开放其海外金融机构赴祖国大陆设立办事处;祖国大陆也准许符合条件的台资财团申请开办银行。〔11〕当前,要利用祖国大陆人民币逐步走向自由兑换,并使利率市场化和实行资讯公开的有利契机,打破两岸金融间接往来的局面,通过加强两岸海外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接触,加速两岸金融业务交流向直接交流发展,不断提高合作层次,增进合作效益。

6、旅游业。台湾的旅游设施较为完备,目前境外游客达200多万,其中九成是外国人。据统计,1990—1994年间,祖国大陆接待外国游客的年增长率高达31.23%,其旅游外汇收入已由1980年的6.17 亿美元增至1994年的73.23亿美元。〔12〕95年底,澳门国际机场开通, 实行两岸空运“一机到底”模式,对双方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大。要充分利用港澳地区的地缘优势,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和联合促销活动,不断充实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进一步完善双方的旅游供给体系,不断提高两岸在国际游客中的“知名度”,使旅游这一无烟产业成为两岸创汇的重要来源。

7、交通运输业。目前,台湾正在筹建“亚太营运中心”。 为配合这一发展规划,台湾“交通部”已草拟完成“两岸通航准备工作方案”,并将之定位为“特殊航线”。初期采取局部通航模式,由双方航空公司以自有或租赁航空器经营。〔13〕并研拟营运特区形式突破两岸直航限制。1996年4月份, 台湾“交通部”宣布开放祖国大陆货柜可直接进出台湾,祖国大陆交通部和外经贸部也相继颁布《两岸航运管理办法》和《两岸货代管理办法》,已向两岸直航迈进重要的一步。祖国大陆位居港澳台“三角地带”最重要的一翼,两岸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要统筹规划,做到合理布局和共同发展,使双方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网络化、现代化和配套化,加强沿海之间交通设施建设的对接,为将来实现全面“三通”作好准备。

8、农业。近年来,台湾农业景气低迷,需要另寻出路, 其中包括与祖国大陆农业进行合作,以持续发展。1992年,台湾“农委会”提出了“两岸农业发展及技术交流计划”,1996年4 月份又开始规划未来六年两岸农业交流方案。首次提出两岸农业实质交流,计划进行两岸农产品贸易与投资及建立区域性农业合作,建立“示范点”等。目前台湾对祖国大陆农业投资的项目主要有水产养殖、蔬菜加工等,合作范围已由种原引进发展到资金、技术和管理,并开始延伸至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领域。但应看到,两岸的农业合作仅是个开端,合作层次较低,地域有限。台湾的蔗糖业、花卉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水产养殖和远洋渔业等农业企业较发达,资金雄厚、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并有较完整的运销体系和市场网络,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祖国大陆要加强同台湾这些领域的农业合作,走高产优质和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促进农业技术化、生产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使传统农业积极向现代大农业全面转轨。

五、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的原则

在两岸产业合作中,要达到结构优化、优势互补,诱发具有综合优势的产业链尽快形成,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结构升级原则。要围绕科技进步,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提高产业合作的技术档次,促其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变,以增进各类产业之间的连锁强度。同时,要不断提高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专业化协作为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商品的技术含量,逐步实现产业之间的全面互补。

二是平等互惠原则。当前两岸之间的产业合作,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的产业,应限制其转移;已经转移的,要限定时间促其早日转型。同时,要制定相应政策,明确资金取向,减少投资盲目性,促进产业合作向整体协商方向转化。

三是优化配置原则。两岸产业合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利益,又要照顾区域整体产业的利益,不宜企求面面发展,搞“大而全、小而全”产业。要在明确产业比较优势和发展取向后,以效益优先原则,根据现有产业特点和区位差异,合理地布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发挥沿江、沿边和沿交通干线经济的聚合效应,通过重点投资,逐步实现两岸比较优势产业的有机扩散,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比较合理、有序的产业发展链,以利于尽快形成松散型的产业协作体系。

四是多层合作原则。目前两岸产业的比较优势不一,在产业政策及结构重建上要互相配合,共同扶植优势产业,避免过度竞争,为此需要采取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相结合的模式。祖国大陆产业调整重点应放在结构失衡等突出问题上,通过产业合作与分工,加速基础产业尤其是紧缺型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及现代金融保险业发展,诱导产业新增长点的形成和协调发展。台湾经济发展重点应放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选择电子电器、化学材料、塑胶制品和金属制品业为发展重点,并将一些已处于成熟而在祖国大陆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如轻纺产品、食品业、金属基本工业和机械设备业等转移到祖国大陆,以利于区域内产业的整体升级和共同发展。

六、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前景展望

随着港澳地区回归祖国日子临近,两岸的产业合作与分工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台湾经济将保持发展。近年来,台湾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经济发展出现“内冷外热”格局,目前这一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台湾发展的前途在祖国大陆,这是公认的事实。1995年因李登辉“私人访美”和“务实外交”的积累效应,造成当前两岸关系的紧张,但尚不足以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据报道,1995年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总额达10.92亿美元,比1994年投资额增长14%;两岸的贸易额超过200亿美元,1996年1—7月份也达到97.42亿美元,就是这种趋势的佐证。〔14 〕随着“亚太营运中心”规划的启动,台湾经济将重新步入新的发展期。

其次,祖国大陆经济将在“快车道”上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随着“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实施,祖国大陆经济在实现初步工业化的基础上,将加速发展步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走集约型的发展道路,促其经济全面、快速增长。

再次,两岸经济的逐步融合已成趋势。为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目前两岸都在加紧体制调整步伐,以推动各种经贸法规自由化,适应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要求。台湾入关势必面临调降关税压力,造成对钢铁、金属制品、纺织、机械、家用电器和汽车零件等运输工具业全面的冲击,促其加速外移,增加岛内厂商对祖国大陆货品需求,使两岸产业内贸易快速成长。〔15〕此外,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台湾也面临着解除对祖国大陆经贸限制的诉求,放弃现行的祖国大陆政策已不可避免。这样,两岸经贸关系将出现良性互动格局,有利于加速产业合作与分工体系的形成。

总之,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将为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注入新的活力,并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合作举措。

一是合作层次将不断提高。由目前自发性的产业合作逐步转向协调型的产业合作,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不断向资本密集型尤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合作转变,促使产业合作的层次逐步提高。

二是合作区域将由局部走向整体。近年来,祖国大陆为因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冲击,外资政策已转向鼓励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加之跨国公司进入衍生的竞争压力和新税法、劳动法等相继实施,将对台商进入祖国大陆形成制约。另一方面,祖国大陆幅员辽阔,内陆地区资源丰富,劳力价格低廉,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及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拉近,台商在内地投资获益匪浅,增强了它们在内地置业的信心,促其投资将进一步扩散至祖国大陆的各个角落。

三是合作领域将会扩大。目前,两岸的产业合作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今后,随着祖国大陆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以及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台商投资的一部分将向第三产业转移。由于台湾“亚太营运中心”的启动,尤其是台湾的两岸航运特区之类变相的“三通”措施开始运转,估计下个世纪初,两岸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全面发展,其产业合作也将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合作相结合的轨道,一、二、三次产业合作将全面发展。

四是合作方式将趋向多样化。在产业合作初期,两岸主要进行零星合作,随后祖国大陆建立台商投资区,两岸的产业合作也进入以行业性合作为主阶段,并以“策略性联盟”为途径,建立和发展起若干个跨国合资企业,共同开拓祖国大陆市场。随着港澳两地的相继回归,祖国大陆企业将以此为依托,通过与侨商、港商甚至是外国公司的结合,以第三国或地区名义在台湾岛内进行间接投资,开辟岛内合作或发展海外投资,实现经济资源在两岸范围内的有效配给。

当然,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的前景还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密切相关。最近一个时期,由于台湾当局公然制造“两个中国”,实施“戒急自忍”的大陆经贸政策,引起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和僵持,已明显影响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两岸产业分工和合作的深化。台湾当局必须尽快改变其“驼鸟”心态,以适应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迅速发展的要求,否则,将为历史潮流所抛弃。

当前,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的重点应放在机构建制、体制衔接、促进直接“三通”和吸引大财团投资等突出问题上。这是使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逐步深入,进而促进两岸经济一体化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保证。

注释:

〔1〕〔2〕《人民日报》1996年4月20日,第二版。

〔3〕〔12〕《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第400页、第560页。

〔4〕台湾:《工业生产统计月报》1996年第8期,第8页。

〔5〕台湾:《经济前瞻》1996年9月版,第5页。

〔6〕台湾:《贸易周刊》1623/1624期,第21—29页。

〔7〕〔9〕《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5年10月号,第27页;1995年9月号,第61页。

〔8〕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5年8月号,第174页。

〔10〕《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4月8日,第3版;1996年7月19日,第2版。

〔11〕台湾:《联合报》1995年7月10日、1996年1月13日;《国际经贸消息》1996年7月15日。

〔13〕〔15〕台湾:《经济日报》1995年12月22日、1995年10月20日。

〔14〕《国际贸易》1996年第10期,第62页。

标签:;  ;  ;  ;  

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研究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