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助力高职双创人才培养论文

现代学徒制助力高职双创人才培养

张锋,谈敏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江苏 江阴)

摘 要: 目前,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笔者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总结了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以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为平台,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有效结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有效途径。阶段成果显示,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培养双创人才可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良好对接。

关键词: 双创能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需求

一 引言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在2015年首批100所试点高职院校的基础之上,2017年又新增154所试点高职院校,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有254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给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我国全面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除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外,还应该大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型双创人才。

二 高职双创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职生源质量的不断下滑,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比较难以保证,创新创业的教育就更加无法顺利进行了。同时,由于一般双创授课的教师均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真正从事过实际的项目运作,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时,大多是从理论方面进行传授,缺少实际项目锻炼。因而如今的高职双创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创业精神的培养[1]

创业精神是一种豁出去的进取心,是一种冲刺般的积极心理状态,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口号和单纯的课堂教育。对比学校双创教育的如火如荼,高职毕业创业学生凤毛麟角。这一现状使得现在的高职双创教育呈现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境遇。

三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途径

无论是国内学者的研究还是不同高职院校实践案例的探索,笔者发现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来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本研究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应用研究探索,以期通过实践过程的梳理,对于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反思和改进。

第四,从上述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研究进一步拓展,则体现为东方主义视域下的明治文学家/文人(如:夏目漱石、内藤湖南、依田学海)的中国观(包括中国形象)或战争观研究。如:李雁南、泊功、宋刚等学者的研究。[56-58]

1.1 电视台记者在准备进入电视台,成为电视台编辑记者之前,要充分认知这个职位,认知这个职位赋予编辑记者的重要使命,并根据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性格特征等因素对自己进行定位。编辑记者是一种对编辑者本身的、洞察能力、协调能力、价值观取向和敬业精神等要求极高的一项职业。记者是电视台节目的主要制作者和加工者。记者只有了解了这项工作的要求,肯定自己能接受和胜任这份工作,并能全心全意的为这项工作付出时,才能达到记者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此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基础之上,借助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系部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高职双创人才的培养[2]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背景下,系部专业在完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企业需求的调研前提下,明确了面向安防工程行业和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向,依托聘请的企业专家和系部专业教师共同组建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委员会,确立了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共同建立课程标准、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审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标准。

(一) 教师行业兼职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只有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动态对接,才能发挥其职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功能。系部专业通过和江阴安防协会合作,与校外某智能化技术有限公司深度校企对接。

同时通过现场生产学习,能够发现企业生产现场中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既能够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又能够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可以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为以后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学生可以在生产一线利用较多的实践资源,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业意识起到了启蒙培养作用,而这些资源恰恰是学校无法满足的。专业教师通过行业兼职也知道了行业“需求侧”的发展变化,从而可以积极快速地做到学校“供给侧”的改革和调整,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双创意识[3]

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场所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室,还扩展到了企业生产车间现场,有效实现了“校中厂”——校内模拟企业生产环境,情境化教学;“厂中校”——企业实际生产制作操作,沉浸式实战,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

专业老师根据合作协议,在公司落实兼职工作岗位,专业教师不仅在该公司所属的培训学校兼职授课,而且还全程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在与企业的对接过程中,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与运营过程,可以轻松而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

该智能化技术有限公司主营四大系列产品:监控产品(各种规格摄像机、DVR录像机、矩阵等)、小区智能化产品(楼宇对讲可视非可视产品、停车场设备、巡更系统等)、防盗报警产品(家庭报警、电缆报警、报警中心系统等)、配套产品(电视墙、控制台、支架立杆、摄像机及各种器材的外壳等)。下分:五金车间、注塑车间、喷涂车间、电子车间、电子组装车间、电子老化车间六大车间。同时该公司为保证每个产品安装质量稳定、使用性能可靠,还成立专门了培训学校,凭借安装技术培训带动品牌开发应用,深得客户好评,拥有良好的企业管理系统。

(二) “双师”联合授课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好的师傅是成功的一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需要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即“双师”联合授课。

根据合作协议,校内导师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任务;企业导师一般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有效弥补了校内导师实践经验的不足。

仿真1中只分析了一种布站方式下算法对远近目标的定位,接下来给出另一种布站方式下算法的定位性能,并分析布站数量对目标定位精度的影响.定位场景如图4所示:利用接收站Rx1、Rx2和外辐射源Tx1、Tx2、Tx3,对位于[5,5]Tkm处的目标进行定位.仿真结果如图5所示.

学生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开展实践训练,进行创新实践,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利用这些企业实践资源,可以随时开展创新研究工作,并对创新成果进行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得以快速提升,有了初步的双创体验[4]

(三) 申请创新项目参加创业大赛

创新源于实践,只有依托实际项目的开展,才能够实现有价值的创新,而创新成果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创业。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深入生产现场,实际锻炼学习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角下解读方志敏精神,首先要明确方志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体的方志敏精神,因其产生的特殊背景,故必然有其独特魅力。当年革命走到低谷时,共产党是怎样起死回生的?怎样把握形势、凝聚力量、制定策略?这与革命者不畏曲折、果敢坚定的毅力;头脑清醒、艰苦创业、务实求新、团结群众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可理解成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竞赛,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竞赛体系,竞赛项目包括各地和国家举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地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能够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热情,在参与竞赛的同时,可以不断地优化自身创新创业项目,同时也可以学习并借鉴其他参赛人员的创新方法,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双创能力。

学生通过申请创新项目,参加创业大赛,能够对已有知识提出疑问、发现新问题,从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各级各类创业创新活动为载体,学生可以获得了创业经验的实操实战能力,这样才要改变目前双创职业教育“说教大于实践”的窘境,让高职学生愿意来勇敢尝试创业实践,进行双创实操实战[5]

高职院校的传感器课程承袭自高校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各种传感器原理及其常用测量电路的讲解,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课堂讲解为主;在理实一体化课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传感器开设的教学实验,也主要是对各种传感器的原理进行验证,学生即使清楚了解了相关传感器的原理,而对传感器的应用仍然了解不足。

“四种形态”用党的纪律和规矩衡量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其鲜明特点是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发现不守规矩现象马上管,看到违反纪律行为及时处理。这一特点让大多数党员干部在有倾向性问题、刚刚出问题的时候就能得到及时的提醒、纠正,可以有效地防止党员干部“带病”工作,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党员干部由违纪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因为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这既是对党的事业负责,也是对党员干部严管之下的关心爱护。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了解到B公司的经销商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经销商的筛选、培训管理、窜货管理以及经销商日常业绩评估四个方面。下面笔者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方案:

四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效果及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效果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18届的62名毕业生的去向情况为例,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18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调查

其中,与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有35名,占56.45%,与专业不相关岗位就业的毕业生有7名,占11.29%,,升学(专升本)的毕业生有12名,占19.35% ,创业的毕业生6名,占9.68% ,还有待就业毕业生2名,占3.22% 。

虽然创业学生只有6名,但是其中有4人从事智能安防等信息传输类行业,2人从事与电子产品相关的实体销售均与专业相符,相较于以往创业学生更多从事电商微商有了质的提高。同时在就业毕业生中与所学专业相关岗位工作的有35人,占比56.45%,提高了学生的在初次就业岗位工作的持续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满意度。

同时,通过双创大赛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有效结合,研究学生立体化培养策略。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江苏省三等奖2项,无锡市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阴市优秀奖1项等各级各类荣誉[6]

五 结论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双创人才的培养其根本在于理顺企业、学生和学校这三者之间,于企业,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调动企业的合作热情;于学生,要通过高质有效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于学校,要通过情境式教学科学转换学科教学,创建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内容。

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同时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双创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荣,王庭俊.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76-78.

[2] 王蕾.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三层次”递进培养模式[J].中外企业家, 2017(10):204-205

[3] 丁雷.现代学徒制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2):94-96.

[4] 刘大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41):34-35.

[5] 陈洪祥.现代学徒制“双创”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16):42.

[6] 郭昊坤,谈敏,马青.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96.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ZHANG Feng, TAN M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Jiangyin Jiangsu)

Abstract: At pres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riented towards employment,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pplication talents with certain innovation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quality. Tak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ultivat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with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s and competitions as the platform,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re effectively combined to cultivate effective ways for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e results of the stage show tha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 can achieve a good connection between talent training and enterprise needs.

Key word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Talent training ; Corporate demand

本文引用格式: 张锋,等.现代学徒制助力高职双创人才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19,6(71):47-49.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1.014

基金项目: 2018年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以工程项目为导引、工程现场为依托的电类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讨》,项目编号:2018-JG-DZ-01。

作者简介: 张锋,男,江苏高邮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单片机控制技术应用与电子技术教学与高职教育研究;谈敏,女,江苏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应用与嵌入式控制技术教学与高职教育研究。

标签:;  ;  ;  ;  ;  

现代学徒制助力高职双创人才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