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中国文化在精英文化定位下的衰落--兼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_大众文化论文

如何促进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中国文化在精英文化定位下的衰落--兼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_大众文化论文

我们该如何推进大众文化价值观研究中国文化的问题在精英文化取向的下滑——兼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众论文,文化论文,精英论文,互动论文,该如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文化本位看雅俗之争

现代文化生态当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既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两种文化类型。这两种文化类型区别在于:精英文化可以称为严肃文化,也可称为高品质文化、高雅文化,它是社会主流文化当中代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倡导一个社会优秀文化品质和以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内涵和特征的文化活动。精英文化在历史和现代的交叉当中,在学术活动和日常生活交叉当中,体现出既具有历史传承又具有前瞻开拓的一种文化品质。大众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消费和娱乐,但它的确又包含一种表达基本的、普遍的民众精神和情感的内涵。它表达的是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娱乐趣味、生活情态、情绪和情趣。大众文化的目标重在普及,而精英文化的目标重在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和文化创新。相对于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的目标在于创新和提升;相对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则在于普及,在于一种惯性的消费、享受的持续。两者之间的基本差别会造成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在价值取向、文化样态、文化活动生产、传播、接受过程当中的差异和冲突,但这对两种文化类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整体文化生态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当然也是相互矛盾的,但绝对不是水火不容。在矛盾和冲突中,大众文化促进精英文化的创新,使精英文化更具生活性和所谓的“草根”意味;反之,精英文化也对大众文化具有更新和提升作用。假如没有精英文化的张力和促进,大众文化会把自身保守颓废的消极一面张扬到极致;同样,假如没有大众文化的广袤文化土壤,精英文化的发展也会缺少资源和张力。

从普通受众来说,他们有两个方面是相对被动的:一方面,有供给才会有消费,更深刻的表现是大众的文化欣赏趣味,很大程度上是被大众传媒所制约、塑造、诱导、限制的;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把文化弄得低俗娱乐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但老百姓的需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多层次的,发展变化的。当今中国广大的农村老百姓,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现代化的大发展,他们的欣赏情趣和文化品位,在提升、丰富,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现在的大众文化是单一化地走低俗娱乐路线,这是对民众欣赏水平的低估、误解和误导。例如最近几年的大片,拍摄技术手段在提高,宣传声势在扩张,但是大片的电影艺术、审美价值实际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退化。大众电影臆想地认为,老百姓就是简单地需要一点刺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大众文化生产者、制造者的不负责任;另一方面是他们唯利是图,还有就是他们缺乏应有的文化品质。

所以在雅俗之争、精英与大众之争中,要以文化本位看问题,也就是立足于传统而着眼于未来。中国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电影资源,但是如果从中国两岸三地整体来看,大陆电影越来越退步,娱乐电影我们拍不过李安,艺术电影我们拍不过侯孝贤。本来我们在大陆,应该是近水楼台、得天独厚的享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的文化制造者缺少对文化的认知和相应的素养,所以他们只能利用一些简单的文化符号,但是这些文化符号却不能变成一种有生命力的艺术原动力来支撑他们的创作。他们只是利用一些历史的僵尸来简单传达一种现代的消费欲望。当下大陆电影中,即便是宣扬主旋律的电影也常被娱乐化、被简单化呈现。现在电影的营销也常常是靠电影外的营销手段进行炒作,来赢得可怜的、虚假的票房,这是非常遗憾的。

此外,从文化生态层面看,我们也没有建立良性的文化生态。我们把娱乐当成了单纯的娱乐刺激,一种官能的愉悦,这是现在中国电影,甚至整个文化生产中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国外的精英文化有他们自己的领域、圈子和阵地,但是现在所有的中国文化,只有通过娱乐的渠道才能进入大众的视野。比如现在的学术著作、严肃的文学作品等,如果没有相应的一些低俗的炒作,就很难有市场。我们的文化生态还没有建立起一种精英和大众良性互动的环境,这就造成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敌对和恶性循环,这对两种文化模式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真正理想的文化生态应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状态。现在中国文化的问题不是大众文化过盛,而是由于有关方面依法监管、合理引导上不作为,也由于文化生产者缺少一种文化本位的底线坚守,放任了文化产品的低、伪、劣生产。其结果便是,只剩下大众文化一曲高歌,精英文化虽然形式上还存在,但它是虽生犹死的、没有力量的、没有建构能力的。

健康的文化生态需要健康的文化批评

怎样建立一个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互动的、共存的、良性的生态呢?我觉得精英文化要对大众文化有一种共时的理解和关注,但同时精英文化要有立足于传统、着眼于未来的文化认知,并且保持独立的文化批评。通过文化批评,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保持积极的张力关系。

现在严肃艺术、严肃文化是被抑制的,不仅是被边缘化,而且像是被做了变性手术一样,它的表达很大一部分被转化为一种对娱乐的附庸和陪衬。中国文化要健康发展,必须要张扬精英文化的批评立场。批评的权利来自哪里?我认为批评的权利来自于理想,来自于对一个健康和谐美好的社会和相应的文化建设的理想追求,这是精英文化最重要的职责。但是,现在我们的文化活动没有把这种理想的精神和相应的品位作为一个标杆来建设。没有理想的坚守和坚守理想的文化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严肃学者,为什么介入大众文化批评呢?原因在于现在传媒的力量太大了。大众在接受和欣赏文化产品时,面对的是大众传媒机器的超级影响力和主导力,大众的选择性是很低的,甚至是被迫选择或者是被选择的。什么叫“被选择”,就是被大众文化所诱导,甚至被误导。我认为,我们不应对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做绝对的区分。作为文化学者、文化批评家,我们应该有一种基本的视野:整个社会整体的生态是一种和谐健康、持续向上的发展。向上的发展不是所谓的追求曲高和寡,而是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和谐,让我们的心声越来越宽容,让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有一种从容和关爱,这是整个文化所需要的东西。这种理想性的文化追求需要以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式去传达和表现出来。在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中,不容许歧视、不容许羞辱、不容许伤害性的暴力、色情的表演,这是贯彻人类世界的普世价值,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生产的底线,但是在中国,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无敬畏的破坏、无底线的娱乐以及暴力色情泛滥成灾。

这种局面不改变,就无法期待我们的大众文化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未来,当然我们更不能期待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有真正的承继和创新。正是在这样一个缺乏好的文化价值导向,不把高雅当做高雅,不以低俗作为低俗,似是而非的雅俗共赏中,我们优秀的东西、健康的东西被瓦解、被践踏、被败坏了。最近几年来,我们呼唤大师、呼唤创新,就像等待戈多一样,因为我们在整体上没有建立一个良性的文化生态和引导机制,现在中国的文化在整体上属于一种丛林蛮荒的时代,畸形繁荣的背后是一种单向的以经济效益和廉价的宣传效益为主导的文化制造。

现在中国文化的问题在于精英文化本身出了大问题,精英文化自身处于一种低迷状态,更进一步讲,是处于濒临堕落瓦解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精英文化在精神价值上当然无法成为社会文化前进的向导。精英文化尽管处在一种现实关注中,却缺乏批评介入的能力。现在,精英文化和精英群体,不仅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作用式微,而且声誉很差,有人甚至认为,几乎接近于“文革”后期的“臭老九”地位。我认为,这并不完全是公众偏见。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趋势,是在经济发展、政治维稳的大格局下形成的,实际上表现一种社会底层拒绝精英文化的潮流,反过来影响并造成精英文化内部本身的一种下滑,从精神取向到文化能力都在下滑。大众文化的恶性发展,反过来影响精英文化,使之受到腐蚀。这可以视作当代中国社会的新的反智主义趋向。这个趋向,总体上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精英群体的自我下滑和瓦解,是一个重要根源。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我们讲学者的天职是追求真理,坚守诚信是学者的精神底线。但是最近几年来,不但学术生产在功利主义驱使下泡沫化,而且学术造假层出不穷、愈演愈烈。最严重的是,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被揭露之后,不仅遭到当事人的抵赖和反击,而且普遍被其所属机构和团体庇护。这就是学术共同体瓦解,学界利益共同体主导学术生产的后果。因此,当精英文化丧失现实批评力量,不能成为大众文化质量提升的推力,相应产生的不仅是大众文化的低俗泛滥,而且也是精英文化自身的堕落和低俗泛滥。今日中国文化之所以难现精品、产品过剩、泡沫泛滥,精英群体的堕落和沉沦是根本原因之一。精英群体实际上放弃了文化理想和现实坚守,不能与大众文化构成当代文化生态的张力的两极,是当下中国文化整体下滑和低俗化的根源所在。

总之,精英文化本身不是在保险箱里生存,它和大众文化息息相关。我不认为当下大众对精英的低评价是一种偏见,我认为精英文化自身有很多问题,需要检讨。知识精英不能斤斤计较于我们的名利以及有限的个人家庭的生存,我们应立足于传统,着眼于未来的历史承担。精英文化应在与大众文化的张力中反躬自省,每一个精英个体都应该有这种自省意识。因此,精英文化需要经历一次重建文化理想的自我新生运动,以此重建它在文化生态中的批评力量。如此,我们才可寄中国文化新生的希望于未来。

标签:;  ;  ;  ;  ;  ;  ;  

如何促进大众文化价值观的研究中国文化在精英文化定位下的衰落--兼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_大众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