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的发展_旅游产业论文

论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的发展_旅游产业论文

浅议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西论文,我国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新世纪实现旅游强国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就是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这项战略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必要性

1.1 旅游产业的地域关联性

旅游是一种空间消费行为。旅游产业具有强烈的地域关联性。地域合作对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成败存亡的重要意义。

我国东西部若孤立开发旅游,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重复建设,降低全国旅游开发整体效益,或导致东西部之间旅游开发的无序竞争,两败俱伤,市场份额分散。且东西部之间的旅游产品和线路的互补性,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角色互易性均无法实现,因此,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势在必行。

1.2.我国东西部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性

我国是东西部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显著的国家,旅游发展的条件也存在极大的差异。我国的国情加强了旅游产业的地域关联性,加强了东西部合作开发的必要性。

若东西部旅游开发不实行合作,则东部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能过度,旅游客流,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可能过度拥挤,超出东部旅游地容量,东部旅游环境可能恶化,旅游发展空间可能受限。而西部旅游开发可能资金不足,科技和人才不足,旅游开发可能停留在低水平上,造成西部开发比较脆弱的旅游生态遭受破坏,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或浪费。

只有实行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我国的东西部地域差异才会成为促进东西部旅游产业互补互促,加快我国旅游产业总体发展速度,提高旅游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动力,而不是成为扩大东西部旅游发展差距,降低全国旅游开发效益,使东西部旅游开发失衡的阻力。

2.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可行性

2.1.东西部资源的互补

从总体上看,东部旅游资源种类多,规模较小,开发广度和深度较大,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比西部丰富;而西部则旅游资源种类较少,比较稀疏,规模较大,开发广度和深度较小,自然旅游资源比东部丰富。东西部旅游资源的上述差异性,导致东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开发规模、开发速度、开发力度、保护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互补性,成为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最根本的基础。

2.2.东西部补互为旅游市场

东西部巨大的差异,是东西部之间游客旅游的最根本动力。我国境内旅游方兴未艾,东西部之间的游客对流是我国境内旅游的最主要形式之一。

西部居民向往东部的旅游动机有海洋生态游、商务购物游、科技科学游、产业观光游、都市观光游、现代娱乐游、历史文化游、文化艺术游等。东部居民向往西部的旅游动机有山地生态游、荒漠生态游、牧业生态游、森林生态游、冰川峡谷游、民族风情游、宗教文化游、体育探险游、科学考察游等。东西部旅游动机的互补性很大。

2.3.东西部旅游交通的发展

江河东流,自古以来就赋予我国东西部之间舟楫交通之便,现在仍然是游船水上旅游信道。建国以来,我国贯通东西部的大铁路建设成绩菲然,贯通欧亚大陆的大铁路,让火车开上世界屋脊的高原大铁路,突破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入川铁路等等,为我国的“东方快车”式的陆路旅游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之间的民航线路越来越多,客机已突破了“空中禁区”,降落在青藏高原上。东西部旅游交通的沟通为旅游合作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

2.4.东西部适游期的互补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且高低相差很大,这就为东西部旅游适游期的互补提供了条件。盛夏,东部平原地区的不少旅游胜地因天气炎热而处于旅游淡季,而西部的不少山地、高原正值旅游旺季,成为避暑胜地。春夏之交,东南部一些地方因洪涝灾害而影响旅游。夏秋季节,东南部沿海受台风侵袭频繁,而西部却是旅游旺季。冬春季节,西部许多地方寒冷风大,而东部许多地方可以作为避寒胜地。东西部适游期的互补也为旅游合作创造了条件。

2.5.东西部社会经济的互动

东西部社会经济的互动,也为东西部旅游开发提供了条件。从人力资源来看,旅游产业是人力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旅游信息技术再发达也摆脱不了人对人的服务。东部服务行业就业劳动力来源相对匮乏,部分由于东部愿意从事熟练性服务性工作的劳动力来源不足。西部不但拥有较多的剩余劳动力,而且愿意从事熟练性服务性工作的年轻劳动力来源充足,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西部民风淳朴,能满足劳动力从事旅游服务的要求。相反,东部旅游管理人才富余,而西部严重缺乏。不只是旅游饭店、旅行社管理人才缺乏,景区管理,旅游规划,产品开发等人才更加缺乏。东部旅游院校集中,旅游人才的培养能力也富余。从财力来看,东部政府、企业、民间的富余资金,正是西部旅游开发所必需和急需的。西部旅游要高起点超常规发展,需要科技文化兴旅,十分需要从东部引进现代科技文化。

3.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的对策

3.1.树立全国旅游统筹开发意识

当代旅游开发,观念先行。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有明确的地域空间概念。大旅游的内涵不只限于东部旅游发达地区和西部旅游热点地区,还包括东西部合作开发潜力大的东部或西部的旅游地。大产业不应受制于行政区划,东西部联动才是大产业。东西部互为市场不落实,大市场也就无从说起。统筹规划全国旅游开发,实行东西部旅游合作发展战略,是东西部旅游大规模合作开发启动的前提。这一意识必须贯穿到东西部政府领导层,旅游行业管理层,旅游企业家层次和广大从业人员层次,以及与旅游开发相关的行业。

3.2.实行政府主导战略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是我国当前全国性旅游合作开发战略中的最重要的内容。从合作的规模、力度、深度等方面来考虑,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非政府出面考虑和组织不可。东西部各级政府都应将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摆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去,各级旅游主管部门更必须将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列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政府主导战略应具体化为各种有利于东部旅游合作开发的法律、政策的出台,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项目、保护旅游环境的规划的制定,各级各部门合作机构的建立,人力物力财力调配的政府行为的实施等等。

3.3.以项目合作开发为载体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应以项目开发为载体,只有在具体项目上实行合作,合作开发才落到实处。合作项目应以旅游地开发以及产品开发为首要。有了旅游地吸引力和客流,才能带动其它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地和产品的开发,主要是东西部之间起到互补作用的具有特色优势的大手笔的项目开发。例如,西部山地、峡谷、河源、湖泊、冰川、雪山、荒漠、草原、国家公园等,集中的少数民族风情地区、大宗教文化场所、大历史文化遗址、大现代建设工程、大农业生产场所、大工矿企业,著名科研和科技产业基地等。又如东部海洋生态国家公园、现代都市景观、现代乡村景观、现代化工农业和高新产业基地、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名胜古迹地、商贸中心、对外社会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人工主题公园等。其次是旅游设施的建设,也是指一些大项目。旅游服务设施东部以中高档为主,西部以中低档为主。旅游交通、通信建设以西部为主,要大力开发旅游列车、旅游航空、旅游汽车等旅游交通线路和设备,东部要加快发展旅游航空支线、海上旅游交通的建设。再次要考虑东西部联动旅游线路和项目的开发,如长江游船项目,亚欧大陆桥与古丝路旅游项目,历史文化专线游项目,东西部旅游交通联网项目筹。

3.4.以市场合作开发为纽带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最好的纽带是市场开发的合作,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增强合作的意向和信心。市场合作开发首先是互为市场,互相促进本地居民到对方旅游地去旅游,旅行社在这当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互为市场的合作成功,有赖于互惠政策的合理和落实。其次是互相为对方引进境外游客,主要是东部为西部引进境外游客,包括宣传促销,交通接待组织等。再次是开发合作经营的跨地域旅游产品和线路,提高产品的品位和等级,共同推出促销,例如中国石窟文化之旅,中国古都文化之旅等。

3.5.以企业为合作实体

在微观层面上,东西部旅游开发以企业为合作实体。只有众多的企业合作行为,才能支撑政府合作行为。东西部旅游合作从一开发,就要选择、组建或新建一批重点旅游合作企业,采取资本入股、资源入股、科技入股等方式,实行股分制。合作形成发挥东西部各自的企业优势,取得成效,逐步推广。

3.6.建立地域旅游合作系统

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可以按照合作项目开发的需要,建立一些不完全独立,不完全固定的地域旅游合作系统。例如:以长江游船为主题的沪、苏、皖、赣、鄂、湘、川、渝旅游合作开发区,以黄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青、甘、宁、陕、晋、豫、鲁旅游合作开发区,以中国南方岩溶景观为主题的闽、粤、桂、滇、贵旅游合作开发区,以山海联运为主题的沪、苏、浙、鄂、湘、川旅游合作开发区、闽、粤、赣、湘旅游合作开发区,以都市——生态为主题的京、津、青、藏旅游合作开发系统,沪、宁、杭、甘、新旅游合作开发系统,以境内外旅游合作开发为主题的闽、粤、琼、桂、台、港、澳、滇、黔、川、渝、甘、新旅游合作开发系统。

标签:;  ;  

论我国东西部旅游合作的发展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