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警水电第一总队三支队 广西省南宁市 530222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竣工资料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观音岩水电站右岸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简称“C2标”)竣工资料归档范围、竣工资料收集、归档要求及竣工图编制方法、资料的组卷方法以及竣工档案的移交等进行介绍。
关键词:观音岩水电站;C2标;竣工资料;管理
1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竣工资料是指水利水电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1)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技术资料有利于积累经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高施工质量和整体施工水平;
(2)根据业主单位的要求编制竣工资料时,结合本单位编制一套自己可用的资料管理办法,有利于竣工档案的移交。
2竣工资料的收集归档范围
观音岩水电站C2标竣工资料包括从施工开始到工程竣工所形成的全部综合类、原始记录类、质量控制类、声像类资料、竣工验收文件和竣工图等进行归档。
综合类主要以综合性管理文件、施工管理文件以及施工蓝图。主要包括:开工报告、工程技术要求、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纪要,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质保措施、安全措施)、设计通知单、工程联络单、变更通知单、变更决定。
施工原始记录类主要包括对钢筋、水泥、粉煤灰、外加剂、铜止水、橡胶止水等原材料进场物资报验以及砂浆、混凝土试验报告,钢筋连接(焊接)试验报告,锚杆、锚筋桩检测记录、报告,压实度检测记录、报告,击实试验报告,弯沉值检测记录、报告,筛分试验报告,施工日志,质检记录,位移、变形观测记录。
质量控制类主要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报验表、分部工程验收记录、竣工验收记录、单位工程验收记录,交工验收记录、完(竣)工验收记录,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表,外观质量评定表等。
声像资料主要包括建设过程中拍摄的隐蔽工程,关键节点,重要工序,施工质量等的照片及影像资料。
3竣工资料的归档要求
3.1资料的制作要求
(1)各类资料统一采用A4纸(297mm×210mm),纸张大于70g/㎡;对大于A4版面的折叠成A4幅面,留足装订边界,装订边界不小于25cm;对小于A4版面的文件依次排列粘贴在A4纸上,不覆盖原文上的文字,且也不影响记录内容的查看,粘贴时留足了装订边界。
(2)各类资料字迹清楚,图像(样)清晰,图表整洁,各级签字手续齐全、无漏缺;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包括拟写、修改、补充、注释或签名),如: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
(3)归档的原件为原始记录,对于由易褪色的材料形成的文件材料,制作复印件,并与原件一起归档,排列时,复件在前,原件在后。
(4)各类记录表格、验收签证等归档时,签字栏签署全名,不采用简称或印章代替。
3.2资料的内容要求
工程文件的内容真实、完整、准确、规范、系统,与工程项目实际相符合,不出现伪造或与实际不符;其深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3.3资料的填写要求
资料文字填写按简化汉字书写;字迹工整、清晰。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1、2、3、…、9、0);单位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并以规定的符号表示(如:MPa、m、m3、t等)。
合格率: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如果恰为整数,则小数点后以0表示。例如;95.0%。
表头填写:①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名称,按项目划分确定的名称填写;②单元(工序)或分项名称、部位:填写该单元(工序)或分项工程名称(中文名称或编号)、部位用桩号、高程等表示;③单元工程量:填写本单元主要工程量。④评定日期:年,填写4位数;月,填写实际月份(1~12月);日,填写实际日期(1~31日)。
质量标准中,凡有“符合设计要求”者,注明设计具体要求(如内容较多,可附页说明)、凡有“符合规范要求”者,应标出所执行的规范名称及编号。
设计值按施工图填写,实测值填写实际检测数据,而不是偏差值。当实测数据多时,可填写实测组数、实测值范围(最小值~最大值)、合格数,但实测值应作表格附件备查。
在记录、试验报告、验收签证及评定表中列出的某些项目,如实际工程无该项内容,应在相应检验栏内用斜线“/”表示。
4竣工图的编制方法
(1)在工程完工(或竣工)时编制竣工图,竣工图按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做到准确、完整、清晰、规范、修改到位,技术数据可靠,真实反映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实际情况,各项签字手续完备,并用红色印泥逐张加盖竣工图章。
(2)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可直接在原施工图(须是新图)上用红色印泥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3)只有一般性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及符合杠改或划改要求的,在原图(须是新图)上修改,并在每个修改部位用红色印泥盖上“修改章”,注明修改的依据(设计变更通知单、监理通知单、文件编号),并用红色印泥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4)凡涉及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变更或图面变更面积超过25%或不宜在原施工图上修改、补充的,重新绘制竣工图。重绘图按原施工图的编号编制,末尾加注“竣”字,用红色印泥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并将原设计院下发的施工图作为修改依据放入修改完成的竣工图后面进行归档。
(5)对无原图的(新增加的图纸),应根据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和相应的规范进行编制,其图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编制并在图号尾加注“竣”字,在新图图标内注明“竣工阶段”,用红色印泥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6)对重新绘制的竣工图和无原图而按照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编制的竣工图,均在每张竣工图的说明中陈述该张图的来历,即:本图是依据原施工图xxxx(原图号)和xxxx设计变更通知、xxxx工程联络单及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重新)编制而成。
(7)竣工图编制完毕后,按单位工程或者专业对每套竣工图均编写竣工图编制说明,叙述竣工图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情况(包括修改内容、原因及提出单位)等。
(8)所有竣工图均加盖竣工图章,并按《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10609.3-89)要求,统一折叠为297mm×2l0mm(A4纸)图幅、“手风琴”式样、图纸标题栏露在右下角。
5资料组卷原则和方法
5.1组卷原则
组卷遵循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5.2案卷和案卷内文件的排列
(1)综合类资料按时间、问题和重要程度排列。案卷内同一问题(事件)的请示、批复、合同、协议,来往文电相对集中在一起;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批示在前,报告在后;主件在前,附件在后;正本在前,定稿在前。
(2)竣工图按专业,图号排列。
(3)设计变更通知单按照分部分项工程、专业、图号,年度排列。
(4)案卷内出现图文混排的,文字材料在前,图样在后。
(5)对已按形成规律系统排列的资料,沿用原来的排列顺序,不必另排。
5.3案卷的编目
(1)编写案卷页号
1)依据卷内文件材料排列顺序编写页号,凡有书写内容的页面(包括原有的封面、目录)均编写页号。同一卷内文件编写连续页号(指装订的案卷)。
2)页号编写位置:单面书写的文件材料在其右下角编写页号,双面书写的文件材料,正面在其右下角,背面在其左下角编写页号;图纸的页号编写在标题栏外右下角。空白页不编页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案卷之间不连续编页号,同一问题一卷装不下,可分为两个以上的案卷,每卷均重新编制页号。
4)成套图样或印刷成册的文件材料,自成一卷时,原目录可代替卷内目录,不重新编写页号;与其它文件材料组成一卷时,排在卷内文件的最后,将其作为一份文件填写卷内目录,不重新编写页号,但需同时在备注中注明其实际页数。
5)页号一律才用铅笔编写,待确定移交装订时进行打码,并擦掉铅笔痕迹,保持局面清洁。
6)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
(2)编写卷内目录
1)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01开始依次编号,标注卷内文件材料件数的顺序。一份文件编一个号,文件的附件不编顺序号。
2)文件编号:填写文件的文号、图纸的图号等。
3)责任者:填写文件材料形成的单位的全称或通用简称,不得使用“本厂”、“本局”、“本公司”等名称;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应填写甲乙双方的名称;以个人名义制发的文件材料,填写作者名称。如“江南水利水电公司观音岩项目部”写成“江南公司”。
4)文件题名:填写文件标题或图纸图名的全称。题名不随意更改或简化,没有题名的或标题不能揭示文件内容的,根据内容拟定拟写文件题名,重新拟写的题名加“〔〕”。
5)日期:填写文件形成日期(文件材料落款处的日期),日期以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015年8月2日”写成20150802。原始记录以每册记录中的最早和最晚时间为该册的编制日期;竣工图以每张竣工图章中的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发日期为该张图纸的编制日期;厂家资料、专题报告以封面的原日期为该册/份的编制日期;设计修改通知单以每份通知单上送出时间为该份通知单的编制日期。
6)页号:填写每份文件首尾页上标注的页号,即填写每分文件的起止页,中间用“-”隔开(指装订的案卷页号填写),如“18页至20页”写成“18-20”。
7)备注:文件材料有特殊需要说明时填写。
8)卷内目录排列在卷内文件材料首页之前。
(3)填写备考表
1)备考表内说明:填写该案卷在组卷和案卷提供使用过程中需要特殊说明的问题,如不同载体文件的数量、文件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如果没有需要说明的情况,就不填写。
2)立卷人:由负责整理文件材料人签名。
3)立卷日期:填写完成立卷的日期。
4)检查人:由负责案卷质量审核者签名。
5)检查日期:应填写审核的日期。
6)互见号: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需另行保管的档案保管单位的档号(如:既有纸质文件,又有照片,照片的档号为纸质文件的互见号),档号后面应注明档案载体形式,并用括号括起。
5.4案卷封面和脊背的编制
案卷封面包括案卷题名、立卷单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档号等。
(1)案卷题名:由立卷人拟写的能够反映卷内文件主要内容的概括性标题,要求简明、准确揭示卷内文件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名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专业、系统、组件、部件、阶段和文件材料名称等(简言之,由三个要素组成:项目名称、内容特征、文件名称;例:“右岸大坝土建及金属安装工程2012年06月至2012年12月施工日志”);是总结、计划、报表的必须写清楚年代;案卷题名以不超过50个字为宜。
(2)立卷单位:填写负责卷内文件组卷的单位名称。
(3)起止日期:填写案卷内文件形成时间最早那份文件的日期和文件形成时间最晚那份文件的日期。如:2012年06月01日—2012年12月31日应转换为汉字形式。
(4)保管期限: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
(5)密级:依据保密规定填写卷内文件材料的最高密级。
(6)档号:由目录号(即项目代号)—分类号—案卷号组成,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7)案卷脊背:填写保管期限、档号、案卷题名、正本或副本。案卷题名从左到右竖排打印并与案卷封面上的一致,“正本”、“副本”填写在脊背最下端,横排打印。
5.5案卷的装订
(1)单张零散的文字材料(如:施工记录表、验收签证等)归档时,才用三孔二线左侧竖向装订成册(上下孔与上下白边的距离各为7.5cm,各孔与左白边的距离1.25cm);单份文件可用不锈钢订书针左侧竖向或左上角装钉。对装订的文件材料,要去除会生锈的金属物、塑料,留有2cm装订边,没有装订边的补加,对破损文件用防虫胶水进行修补,幅面过小的用A4纸裱衬,大于A4纸幅面的文件折叠为A4纸幅面,使卷内文件大小整齐。
(2)若归档前已装订或印刷成册的文件,组卷时不须重新装订,不编页号,可作为一份文件;不装订的案卷,在每份文件材料的右上角加盖档号章,并填写档号、序号。
(3)装订好的文件不出现倒页、错页,漏页或漏订,装订线不压字影响查阅;案卷装订保证文件材料右边和下端整齐。
(4)案卷为图纸的不装订,按国家标准GB/T10609.3—1989《技术制图的折叠方法》,统一折叠为A4纸(210mm×297mm)图幅、“手风琴”式样、图标栏外露右下角,并按卷内目录次序顺序排列。
6.竣工档案的移交
(1)在最终完成竣工档案的整理,并验收合格后,向业主档案室办理档案移交。
(2)在移交竣工档案时,如数向业主单位提交相关资料,包括《移交目录》、《案卷目录》、《竣工档案编制说明》和《工程竣工档案审核签证单》。
1)《竣工档案编制说明》,其内容包括: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情况和档案数量,竣工图编制情况、质量、分类组卷方法及整理中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2)工程竣工档案《移交目录》,一式二份,移交双方签字确认后,各执一份。
3)工程竣工档案《案卷目录》,一式二份。
4)工程竣工档案审核签证单》,一式二份,依次由竣工资料的编制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业主档案部门对竣工档案的完整、准确情况及案卷质量进行审核、鉴定,并签署意见。表中数量一栏与移交目录、案卷目录的案卷数填写相一致。
7竣工资料管理的措施
7.1工程前期
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岗位负责制,并配备专职资料管理员,负责资料的管理工作。各科室(部分)资料设专人负责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了管理的规范化。加强与业主、监理做好沟通工作,推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借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氛围。
7.2工程中期
纸质版、电子版文档做好结合,实现一一对应。报送文件时,防止编号重复或缺漏。退回的文件应及时处理,按监理要求重新申报,不需重报的文件要及时释放文号;退回文件单独存档,做好记录。
资料存放分类清楚。往来文件按照图纸、监理文件、业主文件、设计变更、会议纪要、工程报告等类别、按文件编号存放;验收资料按不同单位工程分柜整理,确保同一单位工程的开挖、支护、浇筑等资料真实、齐全、完备。各类资料做好闭合,以确保后期竣工资料归类清晰。
7.3工程后期
与业主、监理及时沟通,严格按照竣工资料管理办法,做好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管理类资料分为进度控制类、质量技术类、变更设计类、安全文明类、合同管理类、竣工验收类等。同一类别按相近问题集中组卷,卷内材料按相近事由、时间排序。案卷题名的编制简明扼要,书写准确。
电子文档的储存、保管保证载体的有效性和保存的环境。属于归档范围的照片档案,按顺序排列电子底版并对照片内容进行简要命名,并刻录存储光盘。
8结语
竣工资料收集是贯穿于工程建设始末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与工程同步,竣工资料真实地反映工程竣工后的实际情况,具有永久和长期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各种程序责任者的签章手续必须齐全。收集好竣工资料,能够真实地保证和反映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 具有可预控性和可追溯性的目的。
论文作者:罗红1,殷崑雁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文件论文; 案卷论文; 资料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日期论文; 档案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