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_经济学论文

促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_经济学论文

推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学论文,理论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繁荣和发展经济学,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展开了热烈讨论,近来这方面的探索正在向纵深发展。本文拟对推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谈点浅见,以求教于经济学界同仁。

一、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思路分析

经济学理论体系如何创新,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建立全新的本土化的中国经济学体系。认为中国经济学应扎根于中国本土,主要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形成反映中国经济实践的“中国经济学”。二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主张对原有经济学进行改造,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同时充实我国经济学界取得的特有新成果,使它的逻辑推理更加严密,理论构架更加完善,从而能够较好地解释和指导现实经济活动。

我认为,就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来说,建立全新的本土化的中国经济学体系,时机尚未成熟,将会遇到一些无法克服的困难。

1.本土化“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角难以确定。完善的经济理论,一般产生于成熟的经济运行实践,它以成熟的经济体制为基础。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水平。经验表明,不成熟的经济实践,很难形成成熟、规范的经济理论。如果“中国经济学”把研究视角对准现实经济,由于经济发展促使经济体制不断变化,过了若干年后,这个理论可能早已过时了。要是把研究视角调整到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就需对目前的经济活动进行抽象,去掉某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这样又会脱离现实,可能还会产生与现行政策不一致的提法。

2.本土化“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硬核”难以形成。根据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框架”理论,一个完整的或成熟的理论体系,必须有自己特有的“硬核”和相应的“防护带”。硬核表现为无可辩驳的事实或不可证伪的公理,通常由若干个最能反映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凝聚而成,它显示该理论的本质特征。硬核具有坚韧性、独立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一旦形成便不再轻易变动,不容许被反驳或遭否定。若是硬核遭否定,则表明整个理论体系已被抛弃。防护带由一组假说或假设构成,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或现实事例进行检验或反驳。它附着于硬核四周,起到保护硬核的作用,使硬核免遭经验事实的冲击。对照科学研究框架理论,不难发现,以往的“中国经济学”,主要围绕着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转圈子,它一方面要解释和指导经济运行实践,另一方面实践中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也要不断充实到理论中来,这就很难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核心概念的产生和凝聚,无法形成坚韧的理论硬核。于是,整个理论几乎都属于可以经常遭反驳的防护带,这怎能建成科学的体系呢?

3.本土化“中国经济学”难以升格为普遍通用的经济学。从世界经济运行状况来看,由于自然资源、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存在显著差异,决定着各国采取不同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例如,就市场经济体制来说,美国实行垄断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日本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新加坡选择“第三条道路”混合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等等。如果各国都以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形成经济学,那么就有“美国经济学”、“日本经济学”、“新加坡经济学”等等。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产生以国名命名的经济学,西方各国的经济学家尽管有不同观点的争论,但他们共同拥有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如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等,这些理论都不带有某个国家的名称。所以,冠有国家名称的本土化的“中国经济学”,不符世界通用的经济学规范,也很难升格为一般理论经济学。

因此,通过改造和完善原有经济学构架,建立有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相对来说可行性较大,当然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以下几个问题。

二、不宜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理论经济学课程,即政治经济学。这门课,一般都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又分成两块:一是垄断前资本主义部分,内容基本上属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缩写。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部分,改革前主要按照列宁《帝国主义论》进行编写,现在已有很大突破,但描述性的内容多,理论性不强。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是总结各个时期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大多依据中央文件的精神来撰稿。因而,在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框架及其结论等方面,不能保持前后的一致性。(注:卫兴华:《关于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几个问题》,见陈德华、陈恕祥、简新华、王冰主编:《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7页。)把经济学分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是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首先发明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学与前苏联教科书有了很大差别。但是,对前苏联教科书发明的划分法并不否定,也很少引起怀疑,大多只是尝试打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部分的逻辑体系。我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前苏联教科书发明的划分法,缺乏学科分类的科学依据,应当抛弃。理由是:

1.前苏联教科书的划分法缺乏科学性。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出现的。前苏联为了显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除了按照《资本论》的体系,编写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外,还以自己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编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苏联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发展和创新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而是为了总结三十多年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同时回答国外共产党人对前苏联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斯大林认为,“外国同志们都想知道,苏联怎样挣脱资本主义的镣铐,怎样以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全国经济,怎样达到和农民建立友好关系,怎样使不久以前还是贫弱的国家变成富强的国家,什么是集体农庄,为什么虽然生产资料已经公有化了,但还没有消灭商品生产、货币、商业等等。外国同志们想知道这一切及其他许多东西,并不单纯出于好奇,而是要向我们学习,并为了自己的国家来利用我们的经验”。(注: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5页。)不难看出,这本教科书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前苏联的光辉业绩,解释前苏联的经济政策,推广前苏联的实践经验,论证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正确性。因此,它把大量笔墨用于对前苏联现实问题的具体描述和对策化阐释,缺乏基本的科学抽象和理论深度。同时,章节的设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前苏联出于政治宣传的目的,把政治经济学分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进而在社会主义部分中,大量采用类似于政治宣传品和政策宣传材料的做法编写教科书,缺乏理论内容的稳定性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只能算是一本解释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通俗读物,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体系。可见,前苏联教科书的编写方法不可能具有普遍适用性。

目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从具体内容看,与前苏联教科书已有天壤之别。但从体系结构看,仍然沿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划分法,特别是社会主义部分并没有摆脱前苏联教科书的主要缺陷。一是缺乏一门学科发展必需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内容增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文件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几乎中央每开一次重要会议,就得赶快跟着修改一遍,具有明显的政策宣传学特征;二是章节安排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不同年份有差别很大的版本,不同版本有差别很大的章节结构。不难看出,不管是前苏联教科书,还是我国现有的各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远远没有成熟到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自己的专有术语。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术语,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术语。专有术语是一个学科区别于另一个学科的重要标志,是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构件。恩格斯在《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中指出:“一门学科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学科的术语的革命。”据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以往的政治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进行相应的术语革命,形成能体现自身特色的一系列专有术语。然而,数十年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术语创新,一直收效甚微,不得不大量沿用和照搬已有的经济学术语。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能真正体现自己性质的术语,仍然只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按劳分配原则等极少数几个。此外,就难以发现本学科独创的全新术语了。这说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很难成为也没有必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马克思没有按照社会制度差别建立理论体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依据理论思维逻辑的顺序,而不是按照社会制度的差别来建立理论体系的。马克思运用科学抽象的力量,按照由分析到综合的方法,第一卷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阐述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心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马克思在阐述经济理论时,许多方面涉及到资本主义以前社会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思想,也有不少地方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以社会制度的差别,把理论分成资本主义以前部分、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以后部分。马克思总是在理论思维进程的基本框架下,分析不同社会阶段的各类经济现象,批判和吸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思想家的各种经济学说。同时,在理论思维进程的基本框架下,阐述自己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不宜把经济学理论分成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部分。

4.社会制度不是划分学科的典型标志。目前,在我国所有的社会科学中,除了政治经济学外,其他学科,如哲学、管理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科学、统计学等,都没有按社会制度的差别而分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例如,我国哲学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三大类,没有资本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哲学的分类。我们也没有听说过管理学(资本主义部分)与管理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分类吧!其他学科,不分成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照样可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照样可以解释社会主义,为什么经济学就不行呢?经济学应该与其他学科一样,把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容,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一般原理的阐述中。

三、基本框架:运行、发展和制度

在有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中,坚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经济关系,以揭示经济关系的运行变化规律为主要任务。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理论顺序,从体现经济关系的基本概念入手,构建一个新的分析范式,形成在一般原理基础上体现中国特色的核心概念,并使之逐步凝聚成理论硬核和相应的防护带。进而紧扣经济关系的理论逻辑发展线索,通过经济运行、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三个部分,进行系统的理论创新,建立起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经济学框架。在整个理论框架的安排上,中国特色将主要体现在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两个部分,因为中国的体制改革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大量案例和研究成果,同时中国从贫穷落后状态一步步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也积累了大量促使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成功经验。

1.经济运行。经济运行部分,属于基础性理论,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中抽象程度最高,理论性最强的内容。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微观经济运行。采取个量分析方法,研究个量性质的经济运行及其变量,主要分析市场主体的行为,探索交易过程涉及的各种人际关系,在微观层次阐述商品、货币、资本、价值、价格、劳动、生产、工资、成本、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学基本范畴,以及相应的基本原理。二是宏观经济运行。采取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总量性质的经济运行及其变量,分析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社会总服务怎样配置,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等。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整个国民经济如何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做到持续适度增长,优化经济结构,确保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增长发展。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促进经济迅速增长,摆脱贫困落后状态,是一个世界性实践课题,对它的研究,应该成为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之一。已有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核心竞争力培育、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劳动力转移、宏观调控、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外贸易等方面作出了深刻分析。但是,由于以往研究发展经济学的著名专家,大多长期生活在发达国家,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状况,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感性认识,得出的理论结论和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脱离发展中国家实际,不仅难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而且有些理论还产生了消极作用,这使得发展经济学在理论经济学中的学术地位受到一定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理论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经济持续、高效、快速发展之路,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践,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我国学者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发展实践带来的产业和就业人口变动趋势,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演变状况,生产方法和新产品式样变化走向等,总结自己如何摆脱贫困,怎样推进工业化,走向现代化,提高城市化,可望产生一系列发展经济学的新观点、新原理和新对策。进而探索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机遇、发展环境、非均衡发展、阶段性发展、周期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可望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为世界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作出贡献。所以,应该把增长发展理论作为有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内容。

3.制度变迁。制度是经济主体共同遵守,并按一定行动方案处理经济关系的规则,它可以对经济关系进行合理调整和有效保护。制度创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活动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长期以来,制度变迁形成了社会进化的必经之路,而且从此成为理解历史发展的关键。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根据各种具体的制度安排展开的。所以,制度也是重要的经济变量,它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影响社会资源配置,影响企业经营绩效。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性市场制度以后,制度背景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制度变迁表现为人们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善,整个过程很少发生剧烈变动,较少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的制度变迁与此不同,至少有两次引起剧烈变动。一是建国初期,抛弃了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选择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促使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完全改变。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对计划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到90年代初,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抛弃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与原有模式有明显差别的新模式。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尽管属于一个剧烈变动的制度变迁过程,但实现了顺利平稳过渡,这在世界上尚属首例。所以,此次制度变迁形成的丰富材料和大量案例,特别是解决制度创新难题积累的各种经验,不仅为经济学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必将具有世界性意义。如果通过这些经验精心提炼出新的经济学理论,其学术水平有望达到世界领先。因此,制度变迁,应该成为有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成为体系的必备构件

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有过辉煌的经济业绩,产生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例如,古代名著《周易》有这样一段话:“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注:《周易·系辞》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6页。)其大意是,通过按一定期限组织集市的方式,招来各方老百姓,汇聚各地物产,让大家做完买卖后回到各自的住处,使参与市场活动者得到各自想要的物品。它说明,我国太古神农氏时就已出现经常性的商业贸易,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

到殷商,我国城市中居住着相当数量专门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市场。周代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商者的大量增多,商人成了与士、农、工并列的四大社会阶级集团之一。国家还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委派专职官员管理市场。《周礼》明确记载着市场管理者的职责:“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注:《周礼·地官·司市》,《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4页。)。

一些先秦思想家专门研究过产品营销问题。范蠡提出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市场营销待乏策略,总结了贵出如粪土、贱取如金玉的买卖原则。白圭提出了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竞争方法。尽管重农抑商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市场贸易和商业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晋代的傅玄指出:“夫商贾者,所以伸盈虚而获天地之利,通有无而壹四海之财,其人可甚贱,而其业不可废。”(注:傅玄《傅子·检商贾》,全晋文(卷四七),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这告诉我们,商人靠了解各地货物余缺而获得收入。他们起着互通有无、平衡各地物资的作用,虽其社会地位相当卑微,但他们从事的商业却是社会不可缺少的。

我国古代经济思想,不仅对本国经济发展产生过重大推动作用,而且也对世界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据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或多或少受到司马迁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注:扬格:《市场之道:司马迁与看不见的手》.太平洋评论,1996,(2)。)法国“重农学派”的理论,在不少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烙印。(注:谈敏:《法国重农学派的中国渊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甚至美国“新政”时期有关“农业调整法”的条款,其思想源头就在于中国古代的“常平仓”理论。(注:李超民:《“常平仓”、华莱士与“农业调整法”》,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精辟深邃的古代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经济理论的源头之一,应该成为理论经济学体系的必备构件之一。

标签:;  ;  ;  ;  ;  ;  ;  ;  ;  ;  ;  ;  ;  

促进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