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娟
(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在停机坪机位设计中,近机位因能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旅客登机(到达)服务,近机位比例从而成为衡量机场总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因受制于机场基础设施等因素,近机位的数量是受限的。组合机位的设计,则是在机场基础设施规模一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强飞机停放的灵活性,来满足不同时期航空公司飞机数量和机型的需求变化,使同样的基础设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组合机位;近机位;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行,这样就对机场的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近机位能够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旅客登机(到达)服务,而且能缩短旅客的旅行在途时间,因此航站楼提供的近机位比例通常是衡量机场总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由于受制于机场基础设施航站楼的规模以及飞机的几何尺寸等因素,近机位的数量是受限的。因此,在航站楼规模一定的前提下,组合机位的出现,增强了飞机停放的灵活性,满足了不同时期航空公司飞机数量和机型的需求变化。
2 组合机位定义及意义
2.1 组合机位的定义
所谓组合机位,是指同样的机坪位置,在不同的时期(可以是不同的运营期,不同的航班季,甚至每天)提供不同的飞机停放数量和机型。
2.2组合机位设计的意义
由于近机位能够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旅客登机(到达)服务,而且能缩短旅客的旅行在途时间,因此航站楼提供的近机位比例通常是衡量机场总体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世界范围内,吞吐量比较大的机场,一般都提供高比例或者100%近机位。高比例的近机位,从旅客角度而言,能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服务,但从机场角度而言,往往带来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
(1)近机位数量增多,要求航站楼提供更多的登机口和登机桥位,同时由于机位宽度和安全间距等方面的要求,近机位越多,则航站楼的建筑体量将会越大。
(2)高比例近机位往往占用更多土地资源,增加机场投资
对于客流量非常大的枢纽机场,要是供足够数量的近机位,一座航站楼已不能满足需求,往往需要采用卫星厅的形式,而为减少旅客步行距离和登机时间,通常是采用捷运系统将主楼和卫星厅连接起来,捷运系统的造价和运营成本相对比较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机场投资。
如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机场,拥有两座主航站楼,六个相对独立的指廊,跨度较大,指廊和主楼间用地下捷运连接。
(3)高比例近机位对机场站坪运行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相比较远机位,近机位飞机从降落至滑行靠桥,行走距离更长,对滑行道、联络道等设施的设计要求更高,对机场的站坪运行调度水平要求也更高。
由于存在着以上制约因素,因此并不是所有机场都适合做高比例近机位方案,要根据机场的具体情况来具体选择。
广州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南方航空的基地,从机场和航空公司运行水平及条件来说,具备运营高比例近机位的条件。因此,在广州白云机场扩建航站楼设计中,考虑到扩建后的广州白云机场的功能定位,为更好地服务珠三角服务全国,提高旅客出行质量,扩建航站楼的机位按高比例的近机位的目标来设计。
机场停机坪的布局与规划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飞机的几何尺寸,主要由机身长度和翼展确定。飞机的停放方式也影响着其停放机位的大小及操纵飞机进出机位时所需的面积。机位尺寸还取决于为飞机服务的各项设备所占的范围,通常,以机翼右前方预订为存放车辆和设备的服务区。
此外,确定机位尺寸时还需要考虑停放飞机与相邻停放飞机、滑行飞机或建筑物之间的净距要求。
参考国内外类似机场的运行经验,在实际运行中,一般大型飞机机位可以停放小型飞机的机位。比如,由于E类飞机只是翼展比小E类飞机大些,其机长相同,故这些机位也可混合停放E类与D类的飞机,这样,既满足了大型机位的需求,又控制了指廊规模。
3 组合机位示例
3.1机位设计理论依据
3.1.1 飞行区指标Ⅱ
按使用该机场飞行区的各类飞机中的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轮侧边的间距,分为A、B、C、D、E、F六个等级,两者中取其较高等级,如表3.1所示:
表3.1 飞行区指标Ⅱ
3.1.2机坪停放飞机净距
机坪停放飞机的净距应不小于表3.2中的规定值
表3.2 机坪停放飞机的最小净距
当飞行区指标Ⅱ为D、E、F并且机头向内停放时:
对于具有依靠目视停靠引导系统进行方位引导的机位,机位上停放的飞机与任何邻近的建筑物、另一机位上的飞机和其他物体之间的净距可适当减小;
航站楼(包括固定的旅客廊桥)与机头之间的净距可减少至3.75m。
3.2组合机位示例
图3.1中所示,登机桥固定端间距为60米时,就有多种机位布置方式:如停放2架E类飞机;1架E类、2架C类飞机;C、D、E类各1架,1架F类加1架D类或者2架C类飞机。
图3.1 组合机位图例
4 结论
在停机坪机位设计中,组合机位可以增强飞机停放的灵活性,满足不同时期航空公司飞机数量和机型的需求变化,可以提高站坪使用效率和登机桥的靠桥率,进而提高机场的运作效率,使同样的基础设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MH5001-2013,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2]王志清,商红岩,宁宜熙.民航旅客登机流程的系统化研究.航空公司管理.2006年7月No.189.
[3]纽弗威尔,欧都尼著,高金华等译.机场系统:规划、设计和管理.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宋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机位论文; 飞机论文; 机场论文; 组合论文; 旅客论文; 航站楼论文; 比例论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