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百货店走出亏损阴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百货店论文,阴影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拓创新,强化特色,我国大型百货商店已逐步走出了前些年倒闭、亏损的阴影,经营效益大幅好转。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今日联合召开的信息发布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统计范围内亿元销售额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店2003年总体盈利,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平均利润总额约为2000万元。
经历了前些年倒闭、亏损的艰难困境之后,我国大型百货商店已走出低谷,出现喜人的发展态势。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今日联合召开的全国大型零售企业2003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商品销售情况信息发布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统计范围内的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场,2003年总体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平均利润总额约为2000万元,亏损面为10.2%,比2002年下降4个百分点。但面临来自其他零售业态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激烈竞争,未来大型百货商店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缩减。
亿元店总体盈利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重点大型百货零售商店的统计,2003年统计范围内的销售额亿元以上的百货商店,销售额总计同比增长6.3%,零售额同比增长8.7%。其中,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百货商店,销售额总计同比增长17.7%,零售额同比增长14.5%;门店数占所统计亿元以上百货商店总数的4.3%,销售额总计占所统计亿元以上百货商店销售总额的15.1%(去年同期为13.7%),零售额总计占所统计亿元以上百货商店零售总额的12.1%(去年同期为11.5%)。
从经营情况看,2003年统计范围内的销售额亿元以上的百货商店总体盈利,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1.1%,营业面积增长8.8%,员工人数同比下降4.4%。人均销售额为58.6万元(去年同期52.2万元),人均零售额为52.8万元,(去年同期45.8万元),单位面积销售额2.1万元(去年同期2万元),单位面积零售额1.9万元(去年同期1.8万元),百平方米人数3.5人(去年同期4人)。其中: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的百货商店,利润额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利润总额的13.6%,利润额合计同比增长31.1%;营业面积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场)营业总面积的16.9%,营业面积合计同比增长19.1%;员工人数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场)员工总数的15.4%,员工人数合计同比增长10.2%。人均销售额为62.9万元(去年同期54.5万元),人均零售额为45.6万元,(去年同期40.6万元),单位面积销售额2.1万元(去年同期2.1万元),单位面积零售额1.5万元(去年同期1.6万元);百平方米人数3.3人(去年同期3.8人)。
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20亿元以下的百货商店,利润额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利润总额的53.1%,利润额合计同比增长19.2%;营业面积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营业总面积的25.9%,营业面积合计同比增长25.8%;员工人数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员工总数的15.4%,员工人数合计同比下降4.4%。人均销售额为82.4万元(去年同期72.1万元),人均零售额为76.6万元,(去年同期62.5万元),单位面积销售额3.3万元(去年同期3.1万元),单位面积零售额3.1万元(去年同期2.7万元);百平方米人数4人(去年同期4.3人)。
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百货商店,利润额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利润总额的24.1%,利润额合计同比增长93.2%;营业面积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营业总面积的23%,营业面积合计同比增长9.2%;员工人数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员工总数的22.1%,员工人数合计同比下降8.9%。人均销售额为62.8万元(去年同期55.9万元),人均零售额为58.4万元,(去年同期52.1万元),单位面积销售额2.1万元(去年同期2.3万元),单位面积零售额2万元(去年同期2.1万元);百平方米人数3.4人(去年同期4.1人)。
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百货商店,利润额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利润总额的9.2%,利润额合计同比增长44.9%;营业面积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营业总面积的34.5%,营业面积合计同比增长8.7%;员工人数合计占所统计全部亿元以上百货商店(场)员工总数的33.2%,员工人数合计同比下降3.9%。人均销售额为32.8万元(去年同期30.8万元),人均零售额为31.3万元,(去年同期29万元),单位面积销售额1.1万元(去年同期1.2万元),单位面积零售额1万元(去年同期1.1万元);百平方米人数3.4人(去年同期3.9人)。
创新经营求特色
曾作为我国零售业主导业态的大型百货商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的发展达到高峰,随后由于受连锁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快速发展的冲击,以及由于经营商品品种、档次的雷同且大型百货商店数量超过市场需求而造成同业内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大型百货商场的经营状况一度处于困难的境地,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01年统计范围内的大型百货商店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约6%,亏损面达31%。
为了应对新零售业态带来的经营困难,一些大型百货商店对商品经营比重进行调整,避开与新型零售业态的正面竞争,错位经营。比如,减小竞争力较弱的商品经营比重,增加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商品经营比重。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大型百货商场服装的经营比重由2000年的22.4%上升到2003年的24.5%,通讯器材类由1.2%上升到3.7%,化妆品由3%上升到3.5%,汽车类商品由1.4%上升到3.1%,同时,生活电器类由16.6%下降到13.5%,音像器材类由11.1%下降到7.3%。
百货店的特色在于商品经营的档次和特色,为此各大百货商店结合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变化特点,把商品档次向中高档提升,增加名牌商品比重,增加利润较高商品的经营比重,扩大店中店比重,做大优势品牌、强势商品的经营,从而也带动了企业品牌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提高利润率,许多大型百货商店在总体商品档次提高的同时,大打时尚牌,如时尚服装、高端家电,做足商品的前期市场,打好时间差。
同时,为了扩大利润增长点,大型零售百货商店积极挖掘内部营业空间,扩大经营面积,并改变售货方式,大部分商品采取开架售货,减少单位面积售货员数量。据统计,统计范围内的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店,2003年营业面积同比增长8.8%,员工同比下降4.4%,百平方米人数为3.5人,接近于连锁超市业态水平。一些大型百货商店利用大型百货商场的信誉,纷纷增加食品、日用品超市区、增加销售额。
在经过市场竞争大型百货商场数量相对减少、错位经营也使同业内及与其他业态竞争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大型百货商店改变先前打折促销增量不增额、利润损失较大的做法,降低打折让利幅度,虽然销售额增长速度较以前有所减慢,但利润增长较快。
依然面临挤压
虽然大型百货商店经过近几年经营策略的调整,经营效益有所好转,但从我国零售业市场的发展来看,大型百货商店将面临其他相关零售业态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更激烈的竞争,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缩减。调查分析认为,大型零售商店未来的发展变化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销售额增长速度大幅低于其他优势业态。从大型百货商店销售额增长速度看,呈缓慢增长或下降趋势,增长速度远低于其他优势业态。据统计,2003年统计范围内的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型百货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6.3%,零售额同比增长8.7%,其中销售额在5亿元以下1亿元以上的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3%,零售额同比增长3.5%。2003年零售业前100家企业中,主要以百货店业态发展的企业销售额增长速度为11.2%,低于专业店连锁经营企业46.1个百分点,低于连锁超市业态企业17.9个百分点,低于在百货店基础上重点发展连锁超市业态企业14.6个百分点。大型百货商店的销售额增长速度相对如此之低,其竞争力是难以提高的。
人均销售额低于连锁超市及专卖店业态。调查显示,统计范围内的亿元百货商店,2003年人均销售额为58.6万元,比2003年零售业前100家中超市、百货店加超市、专业店业态的企业人均销售额低8万元。调查分析认为,在销售额增长速度远低于这些业态的情况下,大型百货商店的人均销售额与这些业态的差距还将继续拉大,这将影响大型百货商店经济实力的增强。
大型百货商店现有经营品种将进一步受到快速发展的专业店、大型购物中心等的竞争。目前大型百货商店的商品经营结构是前期在与新型零售业态的竞争中调整的结果,但这种调整远没有到位,也不意味着就此可以远离其他优势业态的竞争。随着专业店、Shopping Mall的快速发展,大型百货商场现经营占比重较大的商品,如服装、家电、与超市场档次相同的食品、通讯产品、办公用品等的经营压力将会更加加大。
但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从我国居民消费层次、个性变化特征等方面看,大型百货商店还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其市场重点应放在中高档商品,无论是服装、食品还是其他商品,应在中高档市场空间内去发展,消费对象也应主要面对中高层收入群体。因为中挡的商品将主要被大卖场和专业店所占据,低档商品将主要在商品交易市场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