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前,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的重要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施工单位和投资单位的重视。在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仍然较为落后并且存在一些明显问题的情况下,要真正实现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就必须首先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有效改善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分析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1 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顾名思义,建筑施工安全是指在建设工程进行过程中维护人员、建筑项目本身、施工条件和环境的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不仅包括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了建筑物本身的安全与施工条件、施工环境安全建设和维护。
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首先,保证施工安全,不仅有力保护了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并能有效提高建筑效率。伤亡事件的发生给施工从业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积极探索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由此可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施工安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如果施工队伍安全意识培养与施工安全管理落后于其快速发展的脚步,重大事故的发生是很难避免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社会舆论的抨击,从而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2.1 安全管理工作不被重视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往往片面重视施工效益,忽视包括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内的其他工作,造成施工中安全管理效果下降,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如果安全管理工作不被重视,那么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自然会下降,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设备老化、材料实效等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严重时自然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通过调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管理工作不被重视导致的,很多施工单位甚至完全不进行安全管理,更加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工作不被重视的情况,目前在建筑施工单位中普遍存在,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也违背了我国建筑行业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2.2 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秩序,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相对完善了一系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件,但是安全责任从上到下呈现下降的趋势,一到施工现场那些完善的制度就变得形同虚设,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能够做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多数是应付各级各类检查时,走过场,流于形式,才想起与之对应的管理条文。当然安全管理人员更不会贯彻安全制度和明确责任制、考虑时间、项目因素,更不会考虑到人员变动因素,还有安全责任,因此不能够对所发生事件及时弥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施工进度停留,从而也影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预算。
2.3 施工技术设备不够先进
在建筑施工中,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不仅能够增加施工的质量,加快施工的进度,也能够显著增加施工的安全性。目前,我国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设备越来越重视,很多单位都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单位为了节省资金而仍然沿用老旧的、安全性能差、工作效率低的施工技术设备,因而较为容易由于施工技术设备落后而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施工技术设备,施工单位也应当重视对于施工技术设备的科学应用,如果应用方式不科学,也会使施工安全性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一些企业没有按照规定给员工配备一定的防护措施,从而使员工在危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导致其健康受损。同时,一些高危险性的企业缺乏警示性的标语、安全性设备,员工在严重污染、粉尘超标、废气、高压、高温条件下,不仅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而且,没有工伤保险,不能享受工伤待遇。从而导致了伤亡事故的不断发生。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3.1 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如果施工现场人人都可以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发地加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那么必然会使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大大提升,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增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在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的安全意识培训,通过列举安全事故案例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通过教授安全管理知识和应急处理知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意识;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场地张贴安全标语,时刻警醒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醒每一位施工人员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第三,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意识淡薄的施工人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如果其安全意识长期淡薄,必须及时将其从岗位上撤下来,以免由于其安全意识不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2 加强安全组织机构的建设
对于每个施工单位而言,都应该尽一切努力加强自身的结构建设并实质性的提升自身战斗力。与此同时,安全机构的组织建设工作同样重要,它也直接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最好的方法就是机构中的各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真正做到处处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对于安全机构的管理人员的挑选,最好是选择那些精通相关业务且责任性强的人来担任要职,这些人才能够有效的将责、利、权贯彻落实到位,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将安全管理工作引向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完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提。为了完善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积极审视和分析目前的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对安全管理制度中不合理、不科学、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进行完善,最好能建立一套及时反馈安全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反馈机制,让施工人员可以充分参与到制度的完善过程当中,随时对安全管理制度中有待商榷的地方进行反馈,有效实现安全管理制度可行性的增加。当然,相关的施工单位也应当积极学习其他先进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学习经验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具有足够的安全管理实效。
3.4 强安全监督,规范施工
安全监督不规范属于事故发生的其中一个根源,应当切实加强现场监管。监理工作者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与法律条例,不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并进行指导,使各个流程均能够根据相关规程进行,比若说科学使用塔吊、合理搭设脚手架、做好临时用电的安全防护等。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违法操作活动,应当会同业主单位限期让相关方进行整改,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施工工作者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施工人员心理状态问题、作业环境不良、危险源的存在以及不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有其他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所需要做的是健全建筑工程当中的施工管理制度,做好安全培训工作、改善工作环境、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等。降低生产事故的频发,提高政府形象,给招商引资带来积极影响,提高工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使建筑工程行业也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建琦.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危险因素分析[J].科技展望,2014,15:34.
[2]杨海超.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4,17:158.
论文作者:温道中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论文;